命題趨勢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主要包括:實驗儀器的洗滌與選擇,實驗藥品的保存與取用,物質的溶解、加熱、蒸發、蒸餾、結晶,萃取與分液,過濾,溶液的配制,酸堿中和滴定等。從近幾年的命題情況看,主要的命題趨勢為:
(1)化學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考查學生在實驗中是否經常注意到實驗儀器的大小規格;給出限定的儀器、藥品和規定的操作步驟,要求完成某項實驗操作考查常見儀器的使用、正誤操作的辨別。
(2)實驗事故的正確處理。如考查學生有無安全意識及一旦出現問題,處理事故的基本能力等基本操作技能。
應試對策
1.了解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對中學化學實驗中常用的托盤天平的感量,常見的燒杯、試管、燒瓶的規格,常用化學試劑(如濃硫酸、濃硝酸及濃鹽酸等)濃度界限等,都應有基本的了解。
2.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儀器的洗滌、試劑的取用、氣體發生裝置的氣密性檢驗,以及溶解、過濾、蒸發、結晶、萃取、分液等),既需要了解正確的操作方法,又能辨認錯誤的操作習慣,還要了解實驗室試劑的分類、配制方法、存放方法以及實驗室意外事故及其處理措施。
試題類編
1.少量下列化學藥品應保存水里的是( )。
A.金屬鉀 B.白磷 c.硫磺 D.苯
2.下列溶液中,在空氣中既不易被氧化,也不易分解,且可以用無色玻璃試劑瓶存放的是( )。
A.石炭酸 B.氫硫酸 c.氫氟酸 D.醋酸
3.下列關于使用托盤天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稱量前先調節托盤天平的零點
B.稱量時左盤放被稱量物,右盤放砝碼
C.潮濕的或具有腐蝕性的藥品,必須放在玻璃器皿里稱量,其他固體藥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盤上稱量
D.用托盤天平可以準確稱量至0.01g
E.稱量完畢,應把砝碼放回砝碼盒中
4.準確量取25.00mL高錳酸鉀溶液,可選用的儀器是( )。
A.50mL量筒 B.10mL量筒
C.50mL酸式滴定管
D.50mL堿式滴定管
5. 實驗室里需用480mL0.1mol的硫酸銅溶液,現選取500mL容量瓶進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確的是( )。
A.稱取7.68g硫酸銅,加入500mL水
B.稱取12.0g膽礬配成500mL溶液
C.稱取8.0g硫酸銅,加入500mL水
D.稱取12.5g膽礬配成500mL溶液
6.進行化學實驗必須注意安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慎將酸濺到眼中,應立即用水沖洗,邊洗邊眨眼睛
B.不慎將濃堿溶液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如果苯酚農溶液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酒精洗
D.配制濃硫酸時,可先在量筒中加一定體積的水,再在攪拌下慢慢加入濃硫酸
7.下列敘述儀器“0”刻度位置正確的是( )。
A.在量簡的上端
B.在滴定管上端
C.在托盤天平刻度尺的正中
D.在托盤天平刻度尺的右邊
8.實驗室進行NaCI溶液蒸發時,一般有以下操作過程,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①放置酒精燈②固定鐵圈位置③放上蒸發皿④加熱攪拌⑤停止加熱、余熱蒸干。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
9.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
A.分液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B.蒸餾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支管口
C.滴定時,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錐形瓶,邊滴邊振蕩,眼睛注視滴定管中的液面
D.稱量時,稱量物放在稱量紙上,置于托盤天平的左盤,砝瑪放在托盤天平的右盤中
10.下列實驗中用錯試劑的是( )。
A.用稀鹽酸清洗做焰色反應的鎳鉻絲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稀硝酸洗去殘留在試管壁上的銅
D.用堿石灰吸收氨氣中的水蒸氣
11.以下實驗能獲得成功的是( )。
A.用含結晶水的醋酸鈉和堿石灰共熱制甲烷
B.將鐵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
C.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溴水出現白色沉淀
D.將銅絲在酒精燈上加熱后,立即伸入無水乙醇中,銅絲恢復成原來的紅色
12.雙球洗氣管是一種多用途儀器,常用于去除雜質、氣體干燥、氣體吸收(能防止例吸)等實驗操作。下圖是用水吸收下列某氣體時的情形,根據下面附表判斷由左方進人的被吸收氣體是( )。
A.CI2
B.HCl
C.H2S
D.CO2
13.現有三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鈉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鈉和單質溴的水溶液,分離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確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餾
B.萃取、蒸餾、分液
C.分液、蒸餾、萃取
D.蒸餾、萃取、分液
14.(1)無水乙酸又稱冰醋酸(溶點16.6℃)。在室溫較低時,無水乙酸就會凝結成像冰一樣的晶體。請簡單說明在實驗中若遇到這種情況時,你將如何從試劑瓶中取出無水乙酸。答案:——。
(2)要配制濃度約為2molI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確的是( )。
A.稱取8gNaOH固體,放入250mL燒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餾水,加入燒杯中,同時不斷攪拌至固體溶解
B.稱取8gNaOH固體,放入100mL量筒中,邊攪拌,邊慢慢加入蒸餾水,待固體完全溶解后用蒸餾水稀釋至100mL
C.稱取8gNaOH固體,放人100mL容量瓶中,加入適量蒸餾水,振蕩容量瓶使固體溶解,再加水到刻度,蓋好瓶塞,反復搖勻
D.用100mL量筒量取40m15mol·LINaOH溶液,倒入250mL燒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餾水,不斷攪拌下,慢慢倒入燒杯中
15.A-D是中學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幾種溫度計裝置示意圖。
(1)請從①-⑧中選出必須使用溫度計的實驗,把編號填人最適宜的裝置圖A-C下的空格中(多選要倒扣分)。 ①酒精和濃硫酸混合加熱制乙烯②電石跟水反應制乙炔③分離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④苯和溴的取代反應 ⑤石油分餾裝置
⑥濃硫酸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氯氣
⑦測定硝酸鉀在水中的溶解度
⑧食鹽和濃硫酸混合加熱制氯化氫
(2)選用裝置D做苯的硝化實驗,D中長玻璃管的作用是——。
16.填空
(1)圖I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與B,B與c刻度間相差1mL,如果刻度A為4,量筒中液體的體積是——。
(2)圖II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處的讀數是a,則滴定管中液體的體積為。
A.amL B.(50-a)mL C.一定大于amL D.一定大于(50-a)mL
17.回答下面問題:
(1)在進行沉淀反應的實驗時,如何認定沉淀已經完全?
(2)中學化學實驗中,在過濾器上洗滌沉淀的操作是——。
18.用已知濃度的NaOH溶液測定某H2SO4溶液的濃度,參考下圖,從下表中選出正確選項( )。
19.某學生利用氯酸鉀分解制氧氣的反應,測定氧氣的相對分子質量。實驗步驟如下:
①把適量的氯酸鉀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錳粉末混合均勻,放入干燥的試管中,準確稱量,質量為ag。②裝好實驗裝置。③檢查裝置氣密性。 ④加熱,開始反應,直到產生一定量的氣體。⑤停止加熱(如下圖、導管出口高于液面)。⑥測量收集到氣體的體積。⑦準確稱量試管和殘留物的質量為bg。⑧測量實驗室的溫度。⑨把殘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凈儀器,放回原處,把實驗桌面收拾干凈。⑩處理實驗數據、求出氧氣的相對分子質量。回答下列問題:(1)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以下是測量收集到氣體體積必須包括的幾個步驟:①調整量筒內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②使試管和量筒內的氣體都冷卻至室溫;③讀取量筒內氣體的體積。這三步操作的正確順序是:——(請填寫步驟代號)。
(3)測量收集到氣體體積時,如何使量簡內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4)如果實驗中得到的氧氣體積是CL(25℃、1.0×105Pa),水蒸氣的影響忽略不計,氧氣的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式為(含a、b、c,不必化簡):M(O2)=——。
20.長期存放的亞硫酸鈉可能會被部分氧化,現通過實驗來測定某無水亞硫酸鈉試劑的純度。實驗步驟如下: ①稱量ag樣品,置于燒杯中;②加入適量蒸餾水,使樣品溶解;③加入稀鹽酸,使溶液呈強酸性,再加過量的BaCl溶液;④過濾,用蒸餾水洗滌沉淀;⑤加熱干燥沉淀物;⑥將沉淀物冷卻至室溫后,稱量;⑦重復⑤、⑥操作直到合格,最后得到bg固體;
回答下面問題:(1)本實驗中是否能用Ba(NO3)2代替BaCl2?——。其理由是:——。
(2)步驟③中加鹽酸使溶液呈強酸性的目的是:——。
(3)步驟⑦的“合格”標準是:——。
(4)實驗測得樣品中無水亞硫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列出算式,不需化簡)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金屬鉀能與水反應不能保存在水里,白磷是非極性分子,難溶于水但易氧化,因此可保存在水中。
2答案:D。解析:石炭酸、氫硫酸溶液在空氣里易被氧化,氫氟酸因能與玻璃中二氧化硅反應而不能用無色玻璃試劑瓶存放。
3答案:C、D。解析:在托盤天平上稱量固體藥品,不是潮濕或具吸濕性的物質也應放在適當的容器內或干凈的紙(稱為稱量紙)上,而不得與天平托盤直接接觸。故選項C是不對的。托盤天平只能用于很粗略的稱量。按國內現有托盤天平的規格,其感量為:0.1g(稱量為100g)、0.2g(稱量為200g)和0.5g(稱量為500g)。任何天平都不可能稱準至0.01g。因此,選項D也不正確。
4答案:C。解析:一般實驗室所用的量筒多是量出式的量筒,它只能粗略地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而滴定管的精度比量筒高得多。要準確量取25.00mL高錳酸鉀溶液,只可選用50mL酸式滴定管而不能用50mL堿式滴定管。因為高錳酸鉀溶液能氧化堿式滴定管的橡皮管。
5答案:D。解析:選取500mL容量瓶配制0.1tml的硫酸銅溶液,經計算需要8.0g硫酸銅或12.5g膽礬溶于適量的水中,故選D。
6答案:A、B、C。解析:按化學實驗的安全操作要求審視各選項,可得出D選項不符合題意。量筒是用來量取液體的儀器,不能用做配制溶液的容器,更何況濃硫酸溶于水,會放出大量的熱。
7答案:B。解析:量筒是無零刻度的計量儀器,其刻量計量自下而上逐漸增大;滴定管可以準確地量取流出液體的體積。滴定管的精度比量筒高得多,它是有零刻度的計量儀器,其刻度由上而下逐漸增大。而托盤天平的零刻度在刻度尺的左邊,其刻量計量自左到右逐漸增大。
8答案:B。解析:安裝裝置一般是按“自下而上,從左到右”的原則進行。
9答案:C。解析:滴定時,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錐形瓶,邊滴邊振蕩,眼睛要注視錐形瓶內溶液的顏色變化情況。
10答案:B。解析:本題以四個實驗操作過程為題材,主要考核學生對萃取過程中萃取選擇的具體要求。酒精是有機溶劑,能溶解碘,但本身能溶于水,故不能做萃取劑。
11答案:D。解析:本題是對有關實驗操作細節的考查。制取甲烷必須用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共熱產生;溴苯需用鐵屑、液溴和苯反應來制取;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溴水產生的三溴苯酚溶解在過量的苯酚溶液中不會出現白色沉淀,只有將少量的苯酚溶液中滴入稀溴水中才能產生的三溴苯酚沉淀;銅絲在酒精燈上加熱后產生氧化銅,反應的方程式為2Cu+O2=2CuO,立即伸入無水乙醇中,發生的反應方程式為CuO+CH3CH2OH→Cu+CH3CHO+H2O,因此銅絲恢復成原來的紅色。
12答案:B。解析:從附表數據可知,HCl極易溶于水,利用題給裝置可防止例吸。
13答案:C。解析:對于液體混合物互不相溶的采用分液的方法分離,互相混溶的采用蒸餾的方法分離。乙酸乙酯和乙酸鈉溶液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乙醇和丁醇互相混溶,采用蒸餾法;溴化鈉和單質溴的水溶液相互混溶,溴單質可用有機溶劑加以萃取。
14答案:(1)可以把裝有冰醋酸的試劑瓶放在溫水中,使冰醋酸熔化后取用;(2)A、D。解析:(1)題目要求配制濃度約為2mol·NaOH溶液100mL,因此在準確度上要求不高,故可用A、D兩種方法加以配制。值得注意的是,配制溶液時,不能在量筒、容量瓶中進行溶解。
15答案:(1)A:① B:③⑤ C:⑦;
(2)減少苯的揮發(或答起冷凝器的作用)。
解析:在第(1)問中列舉了8個選項,其中實驗A、B都采用蒸餾燒瓶,前者是用溫度計測量反應液的溫度,選項中只能是①;后者是用溫度計測量蒸汽的溫度,用于蒸餾出指定的組分,③和⑤都屬于這類實驗。裝置c所測量的實驗只有選項⑦可以采用,如果考生對于溶解度的概念清楚,就不難做出準確的判斷。在第(2)問中所涉及的苯的硝化,是中學化學中見過的演示實驗。由于苯的硝化反應要在50℃-60℃時進行,而且反應需持續一段時間,需對易揮發的苯進行冷凝回流,故本小題的答案應是減少苯的揮發(或答起冷凝作用)。
16答案:(1)3.2mL;(2)D。解析:使用量筒時,以與量取液體的凹液面最低點相切的刻度計量體積。圖中的10mL量筒分度值是0.2mL,因此(1)的正確答案為3.2mL。從滴定管的最大標稱容量刻度處至下端尖嘴處,這部分體積是不確定的。問題(2)中液面處讀數是a,此時滴定管中液體體積除有刻度部分的體積(50-a)mL外,還須加上無刻度部分的體積,因此,最終結果一定大于(50-a)mL,即答案為D。
17答案:(1)在上層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層清液置于小試管中),滴加沉淀劑,如果不再產生沉淀,說明沉淀完全;(2)向漏斗里注入蒸餾水,使水面沒過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復操作數次。
18答案:C、D。解析:酸式滴定管(圖甲)盛放酸液,堿式滴定管(圖乙)盛放堿液,為便于觀察,所選取的指示劑在滴定過程中的顏色一般由淺色向深色過渡,且要求半分鐘不褪。用已知濃度的NaOH溶液測定某H2SO4溶液的濃度時,若將已知濃度的NaOH溶液盛放在堿式滴定管中,則未知濃度的H2SO4溶液放人錐形瓶中,選用酚酞為指示劑,滴定到終點的顏色由無色變紅色;若將已知濃度的NaOH溶液盛放在錐形瓶中,剛未知濃度的H2SO4,溶液放入酸式滴定管中,選用甲基橙為指示劑,滴定到終點的顏色由黃色變橙色。
19答案:(1)將導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試管,有氣泡從導管口逸出,放開手后,有少量水進入導管,表明裝置不漏氣;(2)②①③;(3)慢慢將量筒下降;
20答案:(1)不能;在酸性溶液中,NO3能將SO氧化成SO4造成結果錯誤;(2)保證得到的沉淀都是BaO4,沒有BaS3;(3)連續兩次稱量的質量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