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的自我約束機制,已成為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部門和單位健全內部控制、嚴肅財經紀律、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隨著企業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內部審計的地位、職能、作用、方法等也應發生轉變。
一、現代企業制度下內部審計職能觀點
現代企業制度下內部審計的職能,既不同于我國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內部審計,亦別于西方國家的內部審計,成為一個新的理論熱點。研討會上和相關文章中,專學者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一職能論者認為內部審計只有經濟監督職能;二職能論者則認為內部審計具有經濟監督職能和經濟評價職能;三職能論者認為內部審計具有經濟監督職能、經濟鑒證職能、經濟評價職能;多職能論者則認為內部審計具有經濟監督、經濟管理、經濟評價、經濟鑒證等職能。除此之外,還有將服務、咨詢等也歸結為內部審計職能的觀點。
二、現代企業制度下內部審計主要職能應從查錯防弊向為內部管理服務方面轉變
目前,我國內部審計人員往往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合法性查證及生產經營的監督上,審計的主要職能就是查錯防弊而不是對企業管理作出分析、評價和提出管理建議,審計的對象主要是會計報表、賬本、憑證及相關資料,其主要工作都集中在財務領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經營領域。例如,當對某一銷售收入進行審計時,往往審核其合同金額與客戶付款金額是否相符,所付票據是否齊全,而不管其價格是否合理,認為那是經營部門的事,與財務無關,再如對投資項目的審計中,往往審核投資協議是否完整,企業是否根據投資比例在相應的會計期間對被投資單位的投資收益按照權益法或成本法進行了正確的核算,至于是否應該投資,投資回報率是否合理,合作對象選擇是否恰當,是否有更好的選擇方案,一般不去深入分析。事實上,企業中真正存在的問題甚至是舞弊行為,往往存在這些過程中。再如對審計項目立項時,往往按財務收支審計、離任經濟責任審計、經濟效益審計等常規項目立項,幾乎沒有專門為測試和評價內部控制制度進行立項,只是在查賬過程中發現內控存在的問題,因此,對企業總體的內部控制制度不能進行系統和權威的評價,也就無法發現和客觀評價企業的潛在風險,進而無法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實質性和預防性的管理建議。
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外部制約機制的加強,內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會計電算化的普及,賬務表面的錯弊會越來越少,內部審計職能也必須從傳統的“查錯防弊”轉向為內部管理服務,內部審計的重點也應從內部檢查和監督向內部分析和評價方面轉變。內部審計也不可能只局限于財務領域,它將擴展到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各個領域。
三、建立以“內部審計準則”為核心的行為規范體系
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內部審計機構不再是作為國家審計機關的附屬機構對企業進行監督,而是企業內部管理自我約束機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僅接受國家審計的業務指導和監督。因此,在新形勢下,內部審計應建立起以“內部審計準則”為核心的行為規范體系。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建立,成為當前國有企業改革、國企扭虧的重要內容。從西方發達的市場經驗來看,內部審計是法人治理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如何建立、完善我國的內部審計制度,包括哪些行為應當設立內部審計制度、不同的企業組織形式下內部審計制度的設立與運行是否有所不同、企業規模對內部審計制度的影響、國有獨資企業的內部審計制度如何與財政、審計、稅務等部門的檢查相配合等問題,使得內部審計制度能更好地為企業和市場服務,而不僅僅只是增加企業的運行成本,是當前我國經濟體制建設中一項緊迫的任務。
四、逐步健全內部審計規范,提高審計人員素質
內部審計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和審計規范的完善程度,內部審計不能停留于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而固步自封、裹足不前,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對內部審計人員業務素質和品德操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規范體系有助于約束審計行為,控制審計質量,健全審計理論,提供外界評判的依據。面對現代審計的要求,審計人員必須注重知識的更新和知識面的擴展,必須熟識國家的法律法令和經濟改革的方針政策,必須掌握現代經濟管理的知識,特別要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財會、統計、經濟活動分析、財稅、市場營銷、寫作及計算機知識的定期培訓和審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審計人員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要求審計人員恪守客觀、公正、廉潔的原則,本著對企業負責的態度和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的意識,依據有關法律和經濟活動的原理、原則,實施經濟監督、鑒證和評價,從實質上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現代知識素養和職業道德水準的內部審計隊伍。
五、完善內部審計法規,規范內部審計工作
目前,應加快立法建設,在《審計法》的指導下,制定企業內部審計的法規。在立法的過程中,要注意立法的全面性、科學性、長遠性。做好立法前的調查論證工作,使法規具有嚴謹的邏輯結構及較強的操作性,真正做到與內部審計工作的實際結合起來;要明確內部審計的性質、地位和從屬關系,保證內部審計的合法身份,使內部審計工作有法可依,審計人員有章可循;其次,要加強內部審計法制思想建設,要讓審計行政執法人員的思想觀念首先進入法制式軌道,防止在內部審計監督中可能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避免執法的隨意性。
我國在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一方面給內部審計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另一方面也為內部審計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因此,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同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內部審計制度體系,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