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婚姻的根本法則;親密,是兩個人逐漸走到一起的過程,而不是兩個人發生同化以致變得毫無區別的過程。
我請這對夫妻坐下。
妻子大大咧咧地坐到了離自己最近的一把椅子上,丈夫則迅速用目光在屋里搜尋一番,走到靠窗戶的椅子邊,將手揣進兜里,摩挲一番,可能是想拿紙巾,但終究是礙于面子,沒有拿出來。但他還是不放心地用手在椅子上摸了摸,這才遲疑著坐下來。
妻子不滿地瞪他一眼,說:“你能不能利落一點?椅子上沒釘子,扎不著你!”丈夫對妻子的語氣也很不友好:“站沒站相,坐沒坐相,你能不能像個女人一樣,優雅一點兒?”
丈夫細致,但也多疑;妻子干練,但也馬虎。這對性格迥異的夫妻就像刺猬一樣,渾身是刺,互相攻擊著,他們該如何和諧相處呢?
肖莉自述:我和他的性格格格不入
黃偉德能俘虜我的芳心,他真得感謝那個月朦朧鳥朦朧的夜晚和我的那條“大擺裙”。
當時,我們認識沒多久,他相貌平平,是一家企業的技術人員,家庭條件也一般,我對他不是特別感冒。周末的晚上,他約我出去散步。路邊有石凳,我們決定坐下來聊。石凳很矮,我一坐下來,“大擺裙”就鋪到了地上。黃偉德不動聲色,輕輕幫我將裙角提起來,放到石凳上,然后繼續和我探討關于城市環保的問題。他提裙擺的動作是那么的不經意和自然,而在我心里卻掀起了驚濤駭浪,他的體貼入微、細致周到深深打動了我。
結婚后,我卻發現他將這唯一的優點演繹成了敏感、多疑、小心眼。
結婚后的第一個春節,一位在深圳打工的久未見面的高中女同學突然找到我,說她辛辛苦苦掙的5000元錢在火車上被人偷了,她無顏空手回家見父母。我二話沒說,從銀行取錢借給她。她感激涕零,答應兩個月后一定還我。晚上,我和黃偉德說了這事,他怒斥我的愚笨,說“火車上丟錢”簡直就是小兒科的騙局,說“兩個月后還錢”不過是搪塞我罷了,因為我根本無法掌握她的行蹤。黃偉德時不時在我耳邊提這事,我也有些忐忑了。一個月后,我就開始聯系那位女同學,結果一連一個星期,她的手機都關機。黃偉德這下更有話說了:“怎么樣?被我說中了吧!”我生氣地給她發了很多短信,語氣很不友好。兩天后,她的電話打過來,一個勁兒地道歉,說是前段時間和男友鬧矛盾,所以就關了手機,她說她會馬上將錢還給我,還說,如果因為她借錢的事影響了我們夫妻感情,給我的生活帶來不便,她致以深深的歉意。電話這邊的我羞得無地自容。第二天,5000元錢就打到了我的賬上,這以后,她再也沒有和我聯系過。借的錢如期收回,可是一段友誼卻永遠丟失,每每想到這事,我對黃偉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恨得咬牙切齒。
我和黃偉德在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同。我主張花錢買享受、買快樂,可他卻認為吃飽喝足后就應該將多余的錢存到銀行里,以防生老病死;節假日,我提議到外面參加體閑娛樂活動,放松心情,可他卻說在家睡覺是最好的休閑。
當然,這只是生活習慣方面的差異,我還能忍受。我對他最大的不滿是他的不思進取,甘于平庸。
他們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部長跳槽了,經理找他談話,說他人緣好、辦事周到、細致,一定能勝任人力資源部這個崗位。這是多好的一個機會啊!誰都知道,人力資源部部長是企業一個重要角色,與副經理職位只有一步之遙,簡直就是副經理的候補隊員。可是沒想到,黃偉德這個傻蛋竟然拒絕了,還言辭鏗鏘地說:“我是學技術的,我應該發揮專長為企業做貢獻。”當然,“此段佳話”是我從別處聽來的,黃偉德從來不和我說他工作上的事。我氣得牙齒咯咯響,回到家和他大吵一架。黃偉德最后說了一句話:“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咱就認了吧。”我一聽,覺得有戲,心想他可能也后悔自己一時的沖動了。于是,我決定采取“曲線救國”的方式來助他一臂之力。我和經理的老婆套近乎,送了她一套價值5000元的化妝品,請她給“枕邊人”傳話,說黃偉德愿意做企業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果然,沒多久,經理再次找他談話,問他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想法。這實在是命運賜給他的第二次機會!可黃偉德的態度卻非常堅定,還自以為是地說:“愿意并適合做人力資源部工作的可能有很多人,而能勝任我這個技術崗位的也許只有我黃偉德一個!”他簡直是愚笨、幼稚到了極點!
現在,我們已經打了一個星期的冷戰。我們的性格水火不容,我真不知道該如何相處。
黃偉德自述:憑什么就說你是對的,我是錯的
這事說出來真是有些離譜!我不思進取,甘于平庸,這是我自己的事,她肖莉著什么急;我公司的事由我自己來處理,她搞什么曲線救國,讓別人誤認為我口是心非、言不由衷。她實在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當然,這事只是我們日常矛盾中的一個典型例子罷了。我們較勁的事兒多著呢。較勁的最后結果,要么是我被迫服從她的指示,要么是我被定罪為“古怪、落后、封閉”。
當初結婚時,我說買紅木椅,結實、耐用,易打理,可肖莉卻堅持要買布藝沙發,說是舒服、好看、時尚。后來,她也不和我商量,就直接請人將沙發從家具市場拉回來。現在,每次清洗沙發時,她都怨聲載道,而且,沙發現在已經斷了兩根彈簧。事實證明,這回是她錯了。可她根本不肯低頭,還怨我整天癱在沙發上,將沙發坐壞了、坐臟了。沙發買回來難道不是坐的,是擺著讓人看的?她真是不講理。
別人都企盼節假日,而我,最頭疼的就是節假日。我們倆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意見。平時上班,各忙各的,也就無所謂了,可節假日,我們就要發生很多爭吵。我覺得工作一星期,夠累了,雙休日應該在家睡睡覺、曬曬太陽或者看看碟,讓身心徹底放松。肖莉卻斥責我這是豬一樣的生活,她極力慫恿我參加一些休閑娛樂活動,如蹦極啦、游泳啦、登山啦,說是要讓壓抑的身心得到釋放。我說你奔波一個星期,還嫌不夠累嗎?你這是犯賤,“奴隸命”。我們各執己見,但為了家庭的和睦,更多的情況下是我發揚風格,“好男不跟女斗”,我屈從于她。但是我心里非常不樂意,這實在是花錢買罪受。
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爭執、吵鬧,或者是爭累了、吵倦了、互不理睬的冷戰。這都不是我們想要的婚姻生活。我希望兩個人有商有量,平心靜氣地過日子。
咨詢手記:
1.尊重,婚姻的第一大法則
在伊句園的故事中,當亞當第一眼看到夏娃時,不禁驚呼:“哇!她看上去有別于我,我們并不是一模一樣的!”
每一樁愛情都是從吸引開始的,差異產生吸引力。被那些與我們不盡相同的人所吸引,是一件奇妙而美好的事,我們都希望那個人在一定程度上會完善、補充我們,使我們臻于完善。
但是,一旦兩個人走入平常生活中,就會有一種無形的力量,驅使其中一方或雙方都想盡自己的努力,改變對方,使他(她)與自己相像。這種想法可以理解,因為按照常理,與一個和自己想法不謀而合的人相處,要比與一個總是和自己想法背道而馳的人共同生活容易得多。然而,這只是一廂情愿的,對方并不會被你改造。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走進婚姻的目的都不是為了接受“再教育”,不是為了在婚姻中痛苦地被“鞭策”著成長和進步。婚姻是“合二為一”的過程,合“二”才能為“一”,先有“二”,才能有“一”,真正的愛情必須建立在承認“二”的基礎上;而且,這個“一”既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兩個人相容且相融的整體。夫妻雙方都能容許另一方成為一個自由獨立、有所分別的個體,這是婚姻關系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
所以,我們必須學會珍視對方的獨特品質,欣賞對方的差異,擁抱彼此的不同,充滿兩個人聲音的婚姻才是有活力的婚姻。
在本例中,肖莉和黃偉德是兩個性格迥異的人,他們之間到底有哪些差異,這些差異從何而來,其實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處理這些差異。
他們都用愛憎分明的對錯來評判兩人之間的差異如果我是對的,那就表明你是錯的,你就必須俯首認錯,并心甘情愿聽從我的安排;如果說你堅持你是對的,那就意味著否定了我,我當然要辯解、抗議。這樣一來,他們就始終處于一種對立狀態,針尖對麥芒,勢不兩立,互不相容。
事實上,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只是每個人的觀念不一樣而已。為什么不能轉換一下視角,將兩個人都看作是對的呢?兩人都是對的,但一次只能聽一個人的,這一次滿足你的需求,下一次滿足我的需要。這樣,他們爭執的重點就不再是誰要聽誰的,而是誰先放下自己的需求。這就將他們從對立面轉化為同一個戰線,只不過順序不同而已,矛盾的尖銳度大大減少。
2.擁抱彼此的差異
我拿出一幅畢加索的抽象畫,問夫妻二人各自的感受。
肖莉認真瞅了瞅,說:“我覺得是一棵大槐樹,樹上還有小烏。”
黃偉德說:“是一只帆船在大海里航行吧?那個小白點應該是海鷗。”
我笑了,說:“對于這幅畫,你們有不同的印象。你們會堅持說自己是對的,而否認對方是錯的嗎?”
肖莉快嘴快舌道:“抽象畫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是生活中的事情就不是這樣,總有一個更好和不太好的區別吧。”
“說來說去,更好和不太好還是個人的觀點。你認為這幅畫更像大槐樹,我卻認為這幅畫更像帆船和大海。”黃偉德立即反駁。
“有些事情肯定有明顯的更好和不太好之分,比如,你積極上進,做人力資源部部長,日后升為副經理,這不比你做一輩子技術工人更好嗎?”
“誰說做管理者更好呢7我能用自己的專長為企業做貢獻,人盡其用,我覺得就很好。”
“你這是阿Q精神。”
“這是你的認為。”
兩人爭執不下,將目光轉向我,請我當裁判。
我說:“我們回到這幅畫上。藝術的美妙之處就在于其呈現出的想象空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各人保持各人的意見,并尊重別人的意見。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可以從多個角度來看,‘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各人有各人的視角和喜好,為什么不能讓不同的意見共存呢?”
肖莉想了想,說“那就這樣吧,既然咱們對‘休閑’的理解不一樣,那就各自用自己的方式休閑吧。你愿意在家睡懶覺就睡個夠,我喜歡運動,那我就自個兒去找樂,各得其所,互不干涉。”
“尊重彼此的自由是解決兩人差異的一種有效方式,既不委屈自己做出改變,也不強求別人來服從自己。這不是賭氣,而是用一種謙和的、寬容的心態來處理分歧。”
黃偉德很快提出了新的意見:“但是,我們畢竟是夫妻啊,不能老是各自為政,互不理睬,井水不犯河水啊。再說,有時候只能采納一個人的意見,比如,買家具,不可能一家兩套吧?”
“那怎么辦?我的思想觀念代表了新生活、新方式,我認為你應該向我看齊:而且,男人讓女人,也是一種紳士風度嘛!”肖莉有些自得。
“是誰規定男人必須讓著女人,女人錯得離譜,也要聽她的嗎?事實證明,你買沙發是一項錯誤的決定,但你并不認錯,還堅持要買和沙發配套的玻璃茶幾,其理由也是時尚、好看。你實在頑固不化!”
“你才是榆木疙瘩呢!”肖莉立刻反唇相譏。
在有些事情上,這對夫妻也許能做到互相尊重,互不干涉,但是涉及如何做出共同的決定,這兩個固執的人都不愿意讓步。我對他們說:“世上只有兩種婚姻關系:第一,在愛中運作;第二,一切按照規則來做。愛人關系不需要有規則,因為這樣的夫妻遵循的是這條原則——我愛他(她),希望他(她)快樂,因此所有的事情都以滿足對方和讓對方快樂為原則。但是,在缺乏愛的關系中,那就需要訂立規則了。既然你們互不相讓,無法在愛的關系中運作,那就只好用規則行事了。”
我讓他們在紙上畫下兩欄,記錄每一次的決定是聽從誰的意見,這樣,雙方都有公平的機會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肖莉馬上提出抗議:“我們又不是小孩子,不需要訂這種笨規矩。”
我說“你們這種爭執的方式就像小孩子,所以要用約束小孩子的方式約束你們爭執的行為。”
他們對自己的不成熟很不好意思,同意按這種“笨規矩”的方式來試試。
半個月后,肖莉給我打電話,說我訂的“笨規矩”果然有效。他們爭執的頻率大大減少,而且他們也認識到,雙方的時間與金錢等資源畢竟有限,兩人最好能有商有量地分享。
對于個性不同而又無法互相讓步的夫妻,這個方法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