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地不多,前些年拋秧我都錯過了。這個星期六,剛好趕上。一大早,不等爺爺、奶奶叫,我便了床,幫著準備各種好趕上。一大早,不等爺爺、奶奶叫,我便起了床,幫著準備各種用具。
草草地吃了早飯,我們肩扛手拎地直奔秧池而去。太陽出來了,早晨的涼風拂過水面,微波泛起,射出萬道金光,煞是好看。幾只黑燕低飛,是要下雨了,還是在覓食?今年的小秧兒長勢特別好,雖說爺爺、奶奶扣著稻種沒有多播(相信科學嘛),但一根根、一簇簇,挨挨擠擠的,一池墨綠,生機盎然。
稻田是爺爺前兩天整理好的,就差拋秧了。聽奶奶說,爸爸小的時候每次移栽都跟著干,那時候可不用秧盤,小秧須一把一把地從秧池里“揪”起來扎成把兒,擔到水田里,然后就是“面朝水田背朝天”的手工插秧,一干就是好幾天,累得腰酸背疼。如今不同了,改拋秧了,不需要為繁重的插秧而愁眉不展了。
我們說干就干??礌敔斈棠虖澭己艹粤?,我想我就多干點兒吧,畢竟也是男子漢嘛!身上沾滿了泥水我也全然不顧。我們細心地揭起秧盤,卷成卷兒,裝到擔中,由爺爺挑到田埂上,均勻擺開。
最有意思的是拋秧了。爺爺說了,拋秧須有風才行,風大了小了都不行,還得逆著風拋。我抓起一小把來輕輕抖開,迎著風往水田方向就是一拋,十多棵小秧兒呼地出手,輕盈地翻了個個兒,穩穩當當地立在了水田里,就像飛天仙女一樣,播下了吉祥和豐收。忽而來一陣風,第二拋可就沒有那么漂亮了:一棵棵就像難舍難分的兄弟姐妹,抱成一團,擠在了一起。爺爺看到了,沒有責備我:“浩兒,剛才不是跟你說了嗎?風大,秧葉被吹到一塊兒,是撒不開的。等風小了再拋嘛!”趁風小了的間隙,爺爺做了個示范。就這樣,水田里很快綠了一大片。奶奶雖是老農,可她也有把持不住的時候,有一把用力過猛,差點連人帶秧一起下了田。我和爺爺笑彎了腰,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天公作美,太陽不火爆。小秧兒在水田里隨風搖擺,像是在伸腰,又像是在感謝我們,感謝我們將它們帶到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時間過得真快,不到三個小時,水田里已經滿是拋撒的小秧兒了。爺爺奶奶卷了褲腿兒下田,整理那些架在麥根上的小秧兒,將它們當寶貝似的撿起來,認真地看了又看,另找一個好去處,給它們安了家。因為是大田,還要理出兩條空行來,便于開溝排水、通風和以后的田間管理。爺爺奶奶說我皮嫩,經不住考驗,我只好在田埂上給他們拉拉繩兒、倒倒茶……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今天的拋秧,讓我領悟到了這句詩的真正含義!
指導老師 蔣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