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星
“追星族”是21世紀影視娛樂業的產物。在一個沒有英雄的年代,明星制造商成批量地制造模擬英雄,把一個普通人包裝成一個市場需要的商品。追星,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青少年的一種心理消費,在他們眼中,明星很大程度上不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而是值得夸耀的品牌。有本事獲得一個明星的簽名,就好像有錢穿上名牌一樣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就不難理解一個狂熱的發燒的追星族會搜集偶像的一切個人資料、私人用品、個人事件乃至明星的車濺在他們身上的泥點子。
不看暢銷書
確切地說,是某些所謂的名人傳記。有些暢銷書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這些書只是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我們看到普京在當選俄羅斯總統的第二天,他的傳記就已經擺在了中國各大城市書店的新書專柜上。
如果說作者早在葉利欽辭職前就預測到了普京能當選的話,那么誰也無法預測戴安娜王妃的死亡??伤鲕嚨満蟛坏絻尚瞧冢瑪⑹鏊簧膫饔浘鸵呀浢撲N了。試問,這些書的暢銷是代表了知識的偉大還是彰顯了人格的力量?
不看《讀者》
十八歲的人不適宜讀這本雜志有如下理由:
過于相信文中理想化的生活情境,并將偽善作為洗滌靈魂的溶液,從而產生廉價的感動;
心理敏感,容易對微不足道的生活事件產生強烈的反應,使閱讀趣味單一挑剔,拒絕深入感受曲折和深刻的靈魂體驗;
容易去嘗試一些根本無法操作的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