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6的周燊是吉林省實驗中學初中部的一名畢業生,初中畢業了,大多數的同學都利用難得的假期在忙著放松,周燊卻在家里“閉門謝客”,從早上四五點鐘就開始伏案寫作一直到晚上十點多鐘,期間除了吃飯、上廁所,她幾乎“與世隔絕”,原來她正忙于自己的第二部小說的瘋狂寫作中。我幾次打電話約她見個面,都被她媽媽婉言謝絕了,說周燊的創作正到高潮處,千萬不能打擾。
6歲作詩歌的天才少女
有人說周燊是個天才少女,這一點兒也不過分。她6歲寫詩,10歲時就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彩色的孩子》,并有7首詩歌被編入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材和配套讀本。
周燊的母親汪平說,周燊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很強的創作欲望,尤其對詩歌特別感興趣。“孩子兩歲時,在一次帶她出去玩時,她看到天空中有一架飛機飛過,張嘴就說了三句話:‘飛機領著太陽跑,我給飛機講故事,飛機不聽就走了。’仔細品味一下這三句帶著童趣的語言,還真有點詩歌的味道。”母親說道,“后來為了開發她這方面的潛能,我就給她買了好多書,有漫畫也有童話。”
一頭扎進安徒生、格林童話世界里的周燊就像一條快樂的魚兒,暢游在那個充滿童真、奇幻的世界,再也不想出來了。家里的那些書都被她翻爛了。 “從6歲起,我就有意識地培養她進行創作,不管寫得好不好,都留作紀念。”談及當年的做法,汪平很慶幸。她說,當時也沒想太多,只是后來孩子越寫越好、越寫越多以后,才萌發出了發表和出版的想法。
小學三年級時,周燊的第一本詩集《彩色的孩子》問世了,詩集共包含66首詩歌,是從她6歲到10歲四年間創作的全部400多首詩歌中精選出來的。周燊的詩歌充滿靈性,創作的過程也頗為有趣。一次母親汪平領著周燊出去玩,那天天很熱,汪平就給周燊買了一瓶礦泉水。周燊咕嚕咕嚕就喝起來,誰知喝著喝著,周燊看著瓶子里的水發起呆來,原來,瓶子里的水瞬間給她帶來了靈感,一首清新雅致的小詩《讀海》誕生了:
大海很靜很靜
可以看見里邊的魚兒
如果魚兒身上帶著字
就讓礁石讀寫
大海很藍很藍
藍得讓我產生一個問題
如果海浪上帶著字
就讓海鷗讀寫
大海很美很美
美得讓我無法想像
如果沙灘身上帶著字
就讓海風讀寫
是的
我知道大海是一本
永遠讀寫不完的書
天知道,周燊是從沒見過大海的啊。后來這首《讀海》連同另外兩首詩被選入了小學《語文》教材,其他四首被編入同步課堂讀本。
第一本詩集出版后,極大地鼓舞了周燊的創作熱情,她的詩歌先后在《詩刊》、上海的《小朋友》、香港德《大公報》、《語文報》等報刊雜志上發表。其詩歌、童話等文學作品多次獲全國、省、市文學獎。2004年,13歲的周燊被吉林省作家協會吸收為會員,成為該協會有史以來年齡最小的一位會員。
急速創作《多麥家族》
13歲,周燊小學畢業的那個暑假,她又利用兩個月的暑假時間讓人稱奇地創作出一本14萬字的小說。
周燊說,她平時非常喜歡看一些帶有奇幻色彩的童話故事,看得多了,自己也便有點躍躍欲試的想法。她最開始創作小說《多麥家族》的時候,并沒有想到要寫成一個多少萬字的長篇,但寫著寫著就有點欲罷不能了,一個又一個的靈感在她頭腦中不停地閃現。
那一年的夏天非常熱,小周燊安靜地坐在寫字臺前,一坐就是一天。“對于那么小的一個孩子來
說,這樣的意志力是非常驚人的。”母親回憶說,她經常能夠看到小周燊的T恤、褲子都被汗水浸透。有時父母不在家時,周燊就拿出半個西瓜用勺剜著吃,又當飯又當水。每當母親看到女兒這樣,真是又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女兒讓她看到了希望,擔心的是怕女兒的身體熬不住。
僅僅一個多月過后,一部14萬字的小說就一氣呵成了,算起來每天周燊都要寫至少四五千字,寫作速度驚人。由于小周燊還不習慣用電腦打字,所有的文稿都是手寫的,一共寫了5大厚本。談到《多麥家族》的創作靈感,周燊說:“創作前我并沒有刻意去構思什么寫作提綱,當然寫作前已確定了人與自然的主題和主人公,伴隨著當時的靈感一鼓作氣將故事寫完。在寫作過程中大腦里面就會自然而然地出現一個個畫面,那些畫面感覺就像在演電影一樣,到了后來動漫感覺越來越強烈,我就又給畫面配上了音樂,邊放音樂邊寫這個小說。”
《多麥家族》是一部長篇奇幻小說。小說營造了一個充滿童真想像的奇異的夢想世界——女孩尼爾3歲時,偶然在夢中被豹族的一個偵察兵偷走。她被森林中最強大的豹類多麥家族收留,并結識了另一個女孩西典。在身經百戰的老豹菲其格的精心教導下,尼爾和西典學習到了很多奇異的本領,她們與森林中的豹子休戚與共,被多麥家族認同,成為其合格的一員。在這其間,菲其格帶領她們參加了多次戰斗,并與森林中的各種動物和諧相處,結交了不少動物朋友。為了維護地球秩序與和平,她們開始了一段充滿艱辛歷程的奇妙之旅。 談到《多麥家族》寫作動機周燊說,她看到現在很多人都不愛護小動物,自然界在遭受著人類的巨大破壞,寫這部小說的目的,就是想呼吁人類同自然界和平相處。
《多麥家族》書稿完成之后,很快被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相中,并于2006年5月將該書正式出版發行,同年8月,該書在臺灣被再版上市,暢銷一時。2006年湖北出版社評選出一套“百年百部兒童文學經典系列”,《多麥家族》榮列其中。同年,周燊成為長江文藝出版社的簽約作家。
不學韓客、郭敬明開創“90后”的新局面
《多麥家族》出版后的第三年,正是周燊初三后的暑假,面對難有的閑暇,她又著了魔一樣投入第二部長篇小說《風在左我在右》的創作中去,如今小說已完成大半,內容是描寫一群中學生的真實校園生活。
16歲,已到了“90后”最叛逆、最張揚的時候了,但周燊卻以青春和陽光取代了叛逆和張揚。她說她寫的小說不會像郭敬明的小說那樣,散發著“明媚的憂傷”,她要走前人所未走過的路,讓人們看到“90后”最真實、可貴的一面。不是很健談的她說到這里卻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她說她的小說會以情節取勝。確實,寫作需要不斷創新,我們期待周燊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青春,不一樣的“90后”。
當談及新書出來后是否還想創作的時候,周燊說,這要看讀者是否喜歡,如果讀者喜歡我的風格,我就會繼續寫下去。但是寫作可真的很累啊,我真的很羨慕那種自由自在閑云野鶴一樣的生活。嘴上雖這么說,可她從未停下手中的筆。
當談及是否掌握了什么寫作秘訣時,周燊沉吟了一陣笑著說,哪有什么寫作秘訣,我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頭腦里就是一個一個的畫面,我只不過是把這些畫面記錄下來了而已。據母親汪平介紹,周燊的語言文字功底非常扎實,編輯在編輯《多麥家族》的時候跟她說,他們幾乎沒有對周燊的文字進行改動,只是偶爾改動了幾個錯別字。
樂觀向上,真實自然的商燊
燊像其他的孩子一樣,周燊對這個還未真正變成“素質教育”的教育不太適應。就拿考場作文來說,這樣一個有寫作天賦的女孩卻很少能得到高分。
問她平時都讀誰的書時,周燊說自己讀的書并不多,也沒有固定喜歡的作家,要看書的內容好不好。平時自己還愛看《人與自然》《動物世界》這類電視節目,當然,美國大片也不放過。問她有沒有最喜歡的藝人時,她一臉興奮地說,有啊,周杰倫,他的歌太好聽了,他的《蝸牛》太棒了!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周燊還喜歡照相,喜歡用相機記錄下自己美麗的青春。
這樣的周燊,我們有理由相信,她的路會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