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現在有許多導游都會在旅途中“忽悠”游客買東西,我就經歷過。請聽我慢慢道來。
那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新疆玩。我們去吐魯番的葡萄溝時,看見有葡萄干賣,而且很便宜,20元一公斤,便買了幾包。可導游卻不屑一顧地對我們說:“這兒的葡萄干有什么好!走,我帶你們去農民家買。”農民一見來了這么多人,開心極了,馬上拿出各種葡萄干,眉開眼笑地對我們說:“我這兒的葡萄干很好喲,吃了能健身養顏,大家都來買哦!”我們一問價錢嚇了一跳,那兒的葡萄干價格最低也要40元一公斤,還有一二百元一公斤的呢,比葡萄溝賣的至少高出一倍。我們團隊好多人又買了許多,這下導游可開心了,臉色也由陰轉晴。可我們上車一嘗,和先前買的葡萄干味道差不多,但價格可差得多了。
到了烏魯木齊的一家玉器店門口,導游又開始“忽悠”了:“這家玉器店里賣的可是正宗的和田玉,去看看吧。”我們一進去,立刻被標價驚呆了,因為那兒的玉器最便宜也要上千元,接近一張機票的價錢,我們便沒有買。然后,我們自己去了一家玉器店,同樣的東西卻只要100元。
我很奇怪,便問爸爸:“為什么導游老‘忽悠’我們?”
“因為現在各家旅行社的旅游費用都很低,但他們不想虧本,所以就一個勁兒叫游客購物,這樣有回扣可拿。”爸爸說。
聽了爸爸的話,我想:假如我是導游,即使虧本我也絕不會去“忽悠”游客,因為每個人都要誠實守信,不能見利忘義。
評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假期出門旅游是小孩子最高興不過的事了。一路觀風景,嘗美食,好不自在逍遙。而林鈞雄小朋友卻是個人小心大的有心人,在旅途中,他注意到了導游忽悠游客購物消費的現象。最值得稱道的是,小作者不僅留心了,而且有了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寫出了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三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