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今天我把它改動一下,叫“智者樂水,智者樂山,智者更樂積累。”什么意思呢?聽我慢慢道來。
學習語文,光靠課堂是肯定不夠的。課外知識的延伸、拓展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掌握語文書上的知識,又能豐富自己的語文素養。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做學習的有心人。現在,我就以蘇教版六年級教材為例子,教同學們幾個語文課外積累的小竅門。
一、抓住中心思想拓展
例如《早》這篇課文,談的是魯迅先生非常珍惜時間,才做出了一番事業。為了加深對課文中心的理解,我們可以回顧魯迅先生說過的關于時間的名言,如:“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了工作上。”“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擠,總還是有的。”等等。另外,還可以積累一些關于時間的格言警句,如“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你看,這樣是不是更有利于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呢?
二、抓住重點字詞拓展
還以《早》為例,文中出現了這樣一個詞“筆墨紙硯”,一般來說,老師要求我們理解這個詞就行了。現在我們不妨進行這樣的練習:寫出幾個與“筆墨紙硯”結構相似的詞。一下子,我們就可以掌握“琴棋書畫”“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等詞,給自己的詞匯庫多一種歸類,不是很好嗎?
三、抓住人物事物拓展
《我們愛你啊,中國》是首現代詩,贊美了杭州西湖的濃妝淡抹,黃山、廬山的云霧飄緲。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我們可以拓展一些相關的古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朗誦著這些瑯瑯上口韻味十足的詩句,腦海中是否會自然而然顯現出西湖、廬山的美景呢?
又如《莫泊桑拜師》一文。其實,這是一篇很好的幫助我們提高寫作水平的文章,它可以給我們的習作帶來很多啟發。學完這篇文章,你再去閱讀莫泊桑的小說《項鏈》《羊脂球》等,你就更容易理解莫泊桑的作品,對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也更有幫助。
四、抓住文章類型拓展
以古詩為例。《村居》《宿新市徐公店》是兩首描寫春景的古詩,書上另外拓展了一首寫春天的詩《早春》。其實,我們還可以拓展很多,如《春夜喜雨》《春曉》《詠柳》等等。由此,我們可以進行一系列的古詩復習,比如來一個春、夏、秋、冬季節“大比拼”!在古詩文的熏陶中,做一位快樂的“小學者”,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