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綁定,注冊真偽查驗
懷著對免費電話的無限憧憬和向往,我登錄到了http://www.koocall.com,不過在這之前得先在官方網站上了解其真實的情況。
果然,餡餅不是白送的。http://www.koocall.com/helphtml/faq.jsp#幫助助項上詳細地介紹了該平臺的運營機制——回呼。用戶在平臺網頁上輸入呼叫對象和自己的電話號碼,點擊“撥打”之后,平臺會自動撥打你的電話,然后根據接聽語音提示中的操作,再轉撥用戶想要通話的號碼,從而達成“平臺主叫,通話雙方都被叫”的模式。在此過程中,如果用戶的電話接聽不免費,那么仍舊將會被通信公司收取費用。而新聞上的聲稱“免費”,只不過是夸大了某一特例,即當用戶用固定電話與另外一個商家固話通話的情況。
不過,能夠把主叫轉換為被叫,也是很節省銀子的,那我就注冊一個ID吧。新問題又來了,平臺要求綁定手機,并且一個號碼只能綁定一個ID。胡亂綁定手機的后果十分嚴重,雖然Koocall機制貌似正規,但是為求穩妥,我還是前往移動賬戶查詢,還好,一切正常。
撥打花費,僅用酷幣就夠了?
憑借以往經驗,我駕輕就熟地登錄上平臺。先在“我要呼叫”欄中輸入朋友的電話號碼,然后點擊“打/查”,再在彈出的網頁中選擇“直接呼叫”,Koocall就會先撥打你的手機,按照語音提示選擇“#”號鍵確認以后,它再連通朋友的號碼,以進行通話。
卻看酷幣哪里來
俗話說:坐吃山空。注冊時平臺贈送的500酷幣是遠遠不夠的。在Koocall的“生財之道”一撥打商家電話獲贈酷幣才是開源的好辦法。但是真正開始撥打之后,Koocall卻屢次讓我吃了閉門羹……一直到了第4個電話,才真正打通。看來,其號碼甄別能力和更新速度還有待加強。
撥打完成之后,返回到我的Koocall賬戶,卻沒有收到任何酷幣,順便再查看了一下移動話單,前3個電話都沒打通,但是移動也分別扣除了我0.2元接聽費用。第4個電話不但打通了,而且超過了一分鐘——Koocall返還酷幣的底限,我的賬戶上卻沒有增加。難道移動扣去電話接聽費用是從接到Koocall來電就開始計算時間,而Koocall返還酷幣卻從接通企業電話開始計算時間?
在我又撥通了某旅行社電話,通話3分鐘之后終于證明了這一猜想。果然,在用戶接到Koocall來電之后,會有30秒左右語音時間,在此時間內,無論轉撥成功與否,手機的接聽費用依然是照算的,但Koocall卻只從為你接通對方號碼開始計算酷幣返還時間。這就是某些用戶反映沒有獲贈酷幣的隱藏原因。
可以看出其兩大適合用戶群:
1 對于需聯系商家、企業的用戶來說,在不清楚對方電話是否收費的情況下,可用固話在平臺上撥打(必須是平臺已收錄電話);
2 對于手機接聽免費或者很低廉的用戶來說,可以借撥打商家電話之機賺取酷幣,以此實現低價、甚至免費的私人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