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的力度,就是愛的深度……
他們是一對相濡以沫的恩愛夫妻,但從相戀到結婚,到生孩子,到2007年1月30日,已經10個年頭,做妻子的才等來丈夫的第一個擁抱,一個有足夠力度的擁抱! 美麗的遺憾背后,是一個凄美絕倫的故事。
一千零一個愛的理由
當吳新芬還是安陽市第一職業(yè)中學的學生時,就“瘋”了一般給邊防官兵寫信。 吳新芬對軍營和軍人深深的依戀,緣于英雄故事的滋養(yǎng)。她出生在太行山革命老區(qū)河南安陽縣銅冶鎮(zhèn),從小就熱愛軍隊、崇拜軍人。在她的心目中,這樣的一群男人,至剛至陽至勇,就像太陽的光,將熱量散開去,令萬物生長,使人熱血沸騰,斗志昂揚。她仰慕英雄,曾創(chuàng)下一天向軍營寄出8封、收到23封回信的紀錄。
吳新芬的書信,有17封飛到了西藏某邊防部隊,其中1封讓來自河南禹州的王俊景看到了。
從此,書信把這兩個天各一方的河南老鄉(xiāng)連在了一起。兩人彼此敬慕,又相互期待。她從他那里讀出了西藏高原的厚重和邊防軍人的情懷,他從她那里獲得了扎根軍營、建功立業(yè)的信心和力量。
鴻雁傳書,尺牘情深。幾年下來,兩個人通了好幾百封信。期間,吳新芬被華北水利水電學院錄取,王俊景也在吳新芬的鼓勵下考上了昆明陸軍學院。1997年夏天,王俊景從軍校畢業(yè),主動要求回西藏邊陲;那一年,吳新芬也從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畢業(yè),并參加工作。回西藏前,王俊景和吳新芬相約在鄭州見面。
那一天火熱火熱。王俊景約好11點到,吳新芬9點多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了傳達室。 當王俊景穿著短袖襯衫從陽光中走來時,吳新芬的心突突亂跳,似有萬語千言。但女性的矜持,讓她只是迎著王俊景充滿笑意的目光笑了一下,而那雙即將影響他們一生的手,兩人誰都沒有注意,只是輕輕地握了一下。最大的遺憾是,她后悔沒有好好看看景哥的那雙手。
王俊景很想將她一把攬入懷中,緊緊地抱著。然后,呼吸著存在著彼此氣息的空氣,傾聽著彼此強有力的心跳聲,傳遞著愛的訊號……
但是沒有,這對相愛的人,在短短的相聚后,就揮手作別。這一別,王俊景忽然音訊全無,吳新芬先后往他所在的部隊寫了幾十封信,都沒有任何回音。
原來,1997年9月2日,也就是王俊景與吳新芬分手沒多長時間,他就在執(zhí)行一次排險任務時被高壓線擊中,四肢嚴重燒傷。經搶救,王俊景總算保住了性命,但雙臂已被截肢、雙腿也被燒成黑炭一樣。
俊景仿佛聽到了黃泉路上的淙淙水聲,為了不連累心愛的姑娘,他請戰(zhàn)友代筆給新芬寫了一封絕交信。
1997年10月15日,吳新芬接到來信,瞞著父母,向單位請了一星期的假,連夜啟程趕往成都。到了成都軍區(qū)總醫(yī)院,她沒顧得上去找電梯,順著樓梯一口氣跑上7樓,推開病房的門,她驚呆了。只見王俊景周身纏著繃帶,躺在病床上一動不動,幾十只燈泡烘烤著他嚴重受傷的肢體。這就是她日思夜想、魂牽夢縈,昔日英俊威武、朝氣勃勃的俊景哥嗎?她真想撲上前去抱住王俊景,把心中積聚的思念、痛苦、悲傷都痛痛快快地說出來、哭出來。
“誰讓你來的?”不料,王俊景給她當頭潑了一盆冷水。王俊景心想,自己現在雙手都沒了,后半生連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怎么能拖累心愛的人呢? “我自己要來的,來看看你。” “你不是看到了嗎?現在你可以走了。”
第二天,吳新芬從醫(yī)院接待室借來筆和紙,給王俊景寫了一封信:“俊景……我不是同情,我是愛你這個人。縱使我有一千個離開你的理由,我也會找到一千零一個理由來用笑容接納你,陪你度過今后的歲月。請相信,茫茫戈壁,我是你內心深處那一泓甘泉;冰天雪地,我是時刻溫暖著你的那盆炭火……只要我們真心相愛,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新芬的真誠、火熱的情話,終于打動了王俊景。他開始從絕望迷惘中走了出來,吳新芬又回到了他的病床邊。
假期很快到了,看著病床上的王俊景,吳新芬不忍離去。于是,她義無反顧地辭去了來之不易的工作。
婚姻從腳趾印開始
讀書、念報、擦洗、按摩、扶王俊景到室外鍛煉……這些瑣碎的事情成了吳新芬生活的全部內容。
2000年6月,愛的奇跡發(fā)生了:那天,當新芬端著開水回到病房時,奇跡出現了,此前連一秒鐘都站不穩(wěn)的俊景,竟然能靠著墻站起來了!她的俊景哥站起來了!看著他累得滿頭大汗,疼得直咧嘴,她驚訝得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捂著臉哭著沖出了病房。這一天,讓她等得太辛苦了!在場的人都流下了激動的淚……
2002年,俊景的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吳新芬說:“咱倆結婚吧。”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民政干事讓他們在一張表格上蓋手印,她按上了一個艷若桃花的愛情印記。那一刻,她只覺得自己的肩背猛地一沉,閃念間,有種叫做“成熟”的感覺降附到身上。因為,從此以后,俊景將與她相濡以沫共度一生,照顧好俊景將是她一生的責任。輪到王俊景按指印了,他很為難。稍頃,他脫去右腳的鞋襪,慢慢地伸出腳趾,在印泥里使勁一摁,然后往表格上用力一按,一個巨大清晰的紅指印出現在那張表上。那是一種悲壯!
吳新芬手捧結婚證書,端詳著年輪般一圈又一圈的手印腳趾印,代表兩人注定要一年又一年長相廝守。年輪般的指印,將串聯著兩個人有情有義的一生……
婚禮在西藏山南舉行,那天是建軍節(jié)。他們沒有操辦任何東西,沒有鉆戒,沒有項鏈,沒有香脂水粉,沒有山珍海味,甚至沒有一件新嫁衣。捧著部隊首長捎來的賀禮,看著戰(zhàn)友們送來的祝福,他倆激動得抱頭痛哭……
洞房花燭夜,依然是沒有鮮花,沒有美酒。她只想,即使荊釵布衣,粗茶淡飯,既然她選擇結婚,就要用一生一世去愛她。
王俊景多么想給新婚妻子一個擁抱,一個有足夠力度的擁抱。但是,他不能。 從前,他的臂膀非常有力,因為部隊的生活,讓他磨煉出一雙粗壯而有力的臂膀。今天的他,失去了雙臂,永遠失去了。
紅燭渲染著洞房的氣氛,吳新芬渴望在他的懷里,閉上眼睛,聽著他的心跳,感受著他臂膀的力量,被他的溫暖、他的愛包圍著。然后,她幸福著,安全地幸福著。然而,洞房花燭下丈夫的擁抱,只是一個美麗的遺憾。
婚后,為了減輕部隊的負擔,王俊景向部隊申請回河南老家,部隊同意了他的要求,建議他到洛陽繼續(xù)治療。2002年9月23日,他們在洛陽白馬寺正骨醫(yī)院附近的“通四海旅社”租了一間簡陋的屋子住下。
王俊景雖然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資,但每個月的醫(yī)療費用很高。因照顧王俊景,吳新芬辭職后就無法再就業(yè),經濟上的拮據讓吳新芬焦急萬分。
于是,吳新芬想到了撿破爛。在戰(zhàn)勝了自己的虛榮心后,垃圾箱邊、道路兩旁,常常看到新芬的身影。吳新芬不但撿回自己對生活的自信和勇氣,也鼓舞了傷殘的王俊景。吳新芬用撿破爛的錢,買了一本叫《五體不滿足》的書,書中講述了一個沒有四肢的日本人靠勇氣和信心堅持讀完大學、做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的故事。每天吃完飯,吳新芬就一個字一個字讀給王俊景聽。經過刻苦訓練,俊景終于能用腳代手飛針走線,打撲克、下象棋,她還鼓勵俊景練習書法。
堅強的俊景從點滴做起,沒有手寫字,他就用嘴咬住筆,用夾子夾住白紙在床上練習。等他能用一條腿行走時,已咬壞了300多支筆,寫過的白紙堆起來有好幾米高,終于練出了一“嘴”好書法。他參加全國殘聯書法大賽,還榮獲了三等獎。同時,他還學會了用嘴咬著吳新芬為他制作的工具編發(fā)短信、操作計算機。
就這樣,從小在家里做嬌嬌女的吳新芬瞞著父母,獨自承擔著生活中的風雨。
隱瞞父母8個年頭
2003年,吳新芬懷孕了。分娩前,一向剛強的新芬忍不住哭了。吳新芬感到,這是作為女人最難的時候,最無助的時候。她就想媽媽,特想。
王俊景希望他們母子能夠平安。當時,妻子被推進產房,他特別緊張。一聽到孩子降生的哭聲,淚水奪眶而出。
俊景坐在新芬的床頭,他很想給她一個擁抱,表達丈夫對妻子的感激。他知道擁抱的力度,就是愛的深度。妻子看出了他的心事,就靠在他的胸前,聽著那穩(wěn)定有力的心跳。這心跳仿佛一道微弱的電流,令她似夢非夢,如癡如醉。
孩子的降生給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也更加增添了他們的擔心:怎么向吳新芬的父母交待呢?越拖,夫妻倆越開不了口,沒有勇氣坦白一切。
2004年8月20日,組織批準王俊景回老家河南禹州市朱閣鄉(xiāng)邊樓村調養(yǎng)身體,夫婦倆一下子成了家鄉(xiāng)人的榜樣。吳新芬不僅應邀義務擔任了村小學輔導員和民間調解員,還在當地網站開通“軍嫂熱線”, 與一些渴望了解他們的大學生和軍嫂進行網上交流,同時還利用“軍嫂服務車”做好事。
吳新芬的名字和事跡從雪域高原傳到中原大地,從綠色軍營傳到地方村鎮(zhèn),感動了軍營和村莊。2004年11月,俊景老家的一個記者順著線索,找到了新芬的娘家采訪。新芬隱瞞了8年的秘密,一下子被揭開了。她的父親帶著兒子、兒媳從安陽前來禹州看望女兒一家。 父親的到來,讓新芬又驚又喜,百感交集。
她從1997年與俊景相愛、到結婚、到生孩子,已經8個年頭了,8年來,她一直隱瞞著父母。8年中,最讓新芬愧疚的有兩件事:1998年父親手臂骨折了,弟弟打來電話,希望她能回去看看,她沒有應允;2001年,父親打來電話,說新芬的爺爺去世了,要新芬一定回去。新芬知道,父親是大孝子,自己不回去會傷老人的心。而這時,剛做完帶血管移植手術的俊景因失血過多,已經昏迷了兩天。新芬只好央求俊景父母代她回趟安陽老家,自己再次選擇留下。
多年來,她一直告訴家里,她和俊景在西藏工作,回家不方便。給家里打電話,從來都是用手機。
8年了,開始是不知道如何說俊景的傷情,怕父母不接受。越往后,越沒法說,總想著給俊景裝上假肢,再帶他去見父母,也容易求得父母的諒解。就這樣,吳新芬和王俊景一直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然而,一套假肢價值幾十萬元,這個愿望一直沒有實現。沒想到,爸爸竟然找到了安陽!
“爸,孩子對不起你。”王俊景“撲通”一聲跪倒在岳父面前。
“要是你們早說,或許我還能幫你們一把。”岳父的一句話,卸下了新芬、俊景8年的包袱。 多年來壓在吳新芬和王俊景心頭上的大石終于被搬開了,生活似乎灑滿了陽光。
8年了,夫妻倆的每一頓飯,都是你一口我一口,日子過得平淡而溫馨。 8年間,夫妻倆雖然經歷了無數酸甜苦辣,卻只是付之一笑,把一切看得云淡風清。 2005年兒童節(jié)那天,新芬和丈夫到河南許昌市社會福利院“認親”,資助兩名傷殘孤兒。家境困窘的鄰家的兩個孩子,也成為他們的助學對象。新芬說:“愛是真誠的奉獻,給,永遠比拿愉快。”
2005年8月,吳新芬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省軍區(qū)聯合表彰為“軍民共建雙擁先進個人”,同年9月,她家榮膺“第五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標兵”;2006年3月,河南省授予她“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西藏有關部門還授予吳新芬“西藏青年五四獎章”。
一個等了10年的擁抱
后來,王俊景成了西藏山南軍分區(qū)政治部組群科干事,新芬也辦了隨軍手續(xù)。
2006年夏天,杜鵑花盛開的季節(jié),一個隆重婚禮在雪域高原某邊防連隊舉行了。這是戰(zhàn)友們?yōu)橥蹩【昂蛥切路抑匦屡e辦的婚禮,他們是為這對患難夫妻彌補第一次婚禮的缺憾。戰(zhàn)友們還帶來了鮮花和美酒。
但是,在王俊景內心深處,還是有一點小小的遺憾:他無法與他的妻子深情相擁。
王俊景要裝假肢的愿望更加迫切了。他常常設計著裝上假肢后的生活情景:吃的第一口飯,他一定會拿著勺子或者筷子,先喂給新芬吃。然后,再給她一個擁抱!
然而,裝一個好一些的假肢費用要幾十萬元,王俊景不知道自己的夢想何時才能成為現實。可是,對吳新芬來說,即便這輩子永遠都無法得到丈夫一個實實在在的擁抱,她也無怨無悔。她知道,安裝假肢需要花費近20萬元。為了給王俊景看病,部隊已經花去了30多萬元,他們實在不好意思再向領導提這個要求。
其實,吳新芬心中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有一天能夠為丈夫裝上假肢,讓他重新找回擁有雙手的感覺。 吳新芬非常矛盾,她安慰俊景:“什么叫夫妻,就是兩個人結婚互相攙扶著走好人生的路。這樣一路平安幸福走來,就是最美的生活。盡管你沒有了雙手,行動也不方便,卻依然用你特有的方式愛著我、疼著我。別人擁有的,我同樣擁有,別人沒有的,我也有!” 但是,不能給妻子擁抱,依然讓妻子手把手地照顧自己,俊景常常愧疚,總是難以釋懷。
2007年1月26日,在北京德林義肢有限公司的幫助下,經過幾次測量和模具定型,義肢專家為王俊景裝上了一副肌電感應假肢。 王俊景終于有了新的雙手!
2007年1月30日,河南省禹州市宣傳文化系統(tǒng)迎新春聯歡會熱鬧異常,主持人動情地說:“夫妻之間、戀人之間,最常見的表達愛意的方式就是擁抱。一個輕輕的擁抱,代表的是愛、是溫暖、是深情。可是,我們今天節(jié)目中的這對夫妻卻格外與眾不同:從他們相戀到結婚,10個年頭過去了,做丈夫的卻從來沒有真正擁抱過妻子一次……”
主持人稍加停頓,接著說:“今天,這對夫妻來到了晚會現場,他們就是禹州籍軍人王俊景和他的安陽籍妻子吳新芬。”
王俊景激動地走上舞臺,向觀眾席上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王俊景激動地說:“10年了,沒有新芬,我也許沒有勇氣活下來;有了她,我才有現在幸福的生活……今天,我要還給妻子一個遲到10個年頭的擁抱,向她表達我深深的謝意。”空氣仿佛凝固了,大家都靜靜地注視著即將發(fā)生的一切。只見俊景緩緩轉過身,向妻子靠近,靠近,然后,莊重地伸出“雙手”,將她緊緊地攬在自己懷中……
一雙屬于一個男人和軍人的有力的臂膀終于又回來了,此刻正緊緊地抱著自己的妻子。新芬偎在他的懷里哭了,然后又破涕為笑,她說:“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的臂膀一定還有愛的力量!”
這個擁抱凝固為他們歲月中的甜蜜回憶,定格為他們艱難生活中的永恒一刻,樸實無華,由衷喜悅。 在場的200多名觀眾一起鼓掌,淚水模糊了每一個人的眼睛……樂曲響起,有人在朗誦《此生不渝》:“臂膀的力量爆發(fā)了/只為托起/ 她的夢想/ 小小的夢想/夢中的他倆/似鹿兒一般/自由奔跑在愛的叢林……”
(責任編輯/王九)
E-mail:wangrong9413@vip.163.comTel:(010)5102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