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就像個魔術師,總是能把我們當初愛上的那個人變成一個熟悉的陌生人。
不同的是,在美滿的婚姻中,彼此一點一滴收獲的是驚喜,仿佛兩個人身上都有著無窮的寶藏;而不幸福的婚姻里,卻是兩個人在不停地抱怨,對方身上的優點怎么全都不見了。
仿佛大多數的婚姻都是后者。比如他們,初識的時候,她眼里的他,博學、幽默、穩重,有著寬闊的肩膀以及溫暖的懷抱;而她,也同樣是他眼里的完美女人,性格柔順、心靈手巧。
然而10年過去,已是蒼海桑田。
她評價他:胸無大志、不思進取、辦事能力差,而且不知道體貼關心人;他對她的評價更加不高:早出晚歸不顧家,不做家務,不關心女兒學習與生活,是個失敗的妻子、失敗的母親。
為什么魔術師會厚此薄彼,將人們的婚姻引向如此截然不同的兩條道路?
其實魔術的本質,就是利用我們頭腦中舊有的觀念,讓眼睛欺騙我們,以為自己看到了真相。婚姻同樣如此,你懷著什么樣的觀念去看對方,對方呈現在你面前的就會是什么樣子。你在別人身上看到的,其實只是你自己的期望而已。
讓我們回頭再看前面那對夫妻。
她的心里之所以滿是委屈,因為覺得自己作為女人,像個男人一樣在外面打拼,不但得不到丈夫的寵愛與呵護,反而備受責難,她覺得自己好累好累,為自己的付出感到不值。而丈夫也是一肚子的苦水,說她非但不盡一個女人的本分,還在家里一手遮天,經常指責他胸無大志,使得他找不到尊嚴。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對夫妻的心中,對于婚姻里的女人該做什么,男人又該做什么,都有著自己的期望。而對方沒有按照自己的期望去做,他們就對彼此充滿了責難與抱怨。
類似的家庭矛盾應該說是越來越普遍了,因為隨著女性職業地位與經濟能力的提升,很多家庭傳統的 “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在事實上已經被打破。有的是“女主外、男主內”,有的則是共同分擔家庭的責任。然而夫妻雙方心態的調整卻遠遠沒有跟上相應的步伐,兩個人仍然習慣于用過時的或者世俗的觀念來要求對方、甚至要求自己,這就使得心理常常處于失衡狀態。
當夫妻之間角色預期變得更為靈活的時候,決定婚姻是否幸福的標準,就更多地取決于夫妻雙方是否感覺平等。雖然人們常說,平等的伴侶關系,才真正有益于愛的發展,感覺不平等是婚姻沖突的最大起因之一,但是事實上,夫妻在婚姻之中是沒法找到絕對平等的。
我們無法把每一樣家務以及家庭責任完完全全地平分,首先這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做到了,也會讓我們身心疲憊,甚至陷入斤斤計較的怪圈。而平等的唯一標準,就是雙方內心深處平衡和滿足的感覺。
那么這種平衡和滿足的感覺如何才能獲得呢?難道我們真的那么計較誰多刷了一次碗,誰多洗了一件衣服嗎?其實,人們真正在乎的往往并不是多做了什么,而是這些付出是否得到伴侶的肯定與認可。
比如前面那對夫妻,如果丈夫能夠感謝妻子通過事業上的成功為家庭所帶來的貢獻,而不再責備妻子沒有“盡到女人的本分”,那妻子也就不會心懷委屈;而妻子能夠認可丈夫為家庭所做的奉獻,不再強求他像別的男人那樣非得在事業上有所建樹,那丈夫就不會在妻子的壓力下感到沒有尊嚴。
多看看對方做了什么,而不去挑剔對方還沒做什么,婚姻這個魔術師同樣會為你變出一個全新的愛人,幸福其實距離我們并不遠。
——請參閱本期P28《家的屋檐下,不應有女“強人”》
(責任編輯/付洋)
E-mail:fuyang_0120@yahoo.com.cn
Tel:(010)51026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