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幼時住南京城南,城南的老房子特別多,有許多老房子動匝都有一二百年的歷史。那高高低低的烽火墻檐口下粉飾的白石灰,固年代久遠而呈現(xiàn)出斑駁不堪的景像。
記得我常常晨起后會不由自主地被對面舊石灰墻上各種各們的圖像所吸引,常常望著那斑斑駁駁的“形象”發(fā)呆半天。那些“形象”既有人騎著馬的、射箭的、摔跤的、行走和站立的,活神活現(xiàn),不但有一個人的,還有大隊人馬的;有時還能看出一些帆船、小橋,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子的鳥呀、動物呀……,可以說應(yīng)有盡有。
有時候你會覺得它似像象非象,但卻越看越象,越看越象因此也就越覺得它好玩。經(jīng)常我都會在懵懵懂懂之中看得入神,心情也會隨這些“形象”浮游起來。著遇到雨天,這些“形象”的樣子,就會發(fā)生許多改變,又會呈現(xiàn)出另外一番景像。至今仍還留存在我記憶中的有:列寧的頭像、戴紅帽的老人、水鳥、騎馬的勇士、村莊上的房子等等。然每次待我回過神來時,其實那上面什么也沒有,就是一條長長的歷經(jīng)了百年的花白斑駁的舊石灰墻而已。
長大后才明白,那原來就叫形象思維。因緣也許就是那時結(jié)下的。








祁恩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