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衛廳升格為省,安倍政府朝強兵進發之際,民間終于響起了對二戰歷史醒覺和反思的聲音。
日本文壇偶像村上春樹不久前公開批評教育界隱瞞二戰歷史:“高中歷史到了1925年,就忽然不教了。”同時,好萊塢二戰電影《硫磺島戰書》也引起極大反響,年輕觀眾在影評網站留言板上質疑:“怎么課堂從不提及這段歷史?”
村上春樹在今年初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專訪時指出,日本60多年以來一直回避戰爭責任問題。他引用高中時的經驗抨擊,日本教師因怕政府或家長責難,一直不負責任地對南京大屠殺等中日戰爭歷史忌諱不談。
村上春樹憶述他為撰寫小說《發條鳥年代記》尋找資料時,才知道1939年日俄沖突的“諾門罕事件”,驚覺當年日軍制度的荒謬。村上春樹慨嘆日本沒有吸取教訓:“諾門罕事件兩年后日本參與二戰,更大規模地重演瘋狂慘劇。”村上春樹批評當今右翼政客利用國民對前景的憂慮不安,作出種種危險煽動:“強硬立場和簡單思維都容易吸引人,當前的朝鮮核武問題和中國威脅論,都成為了讓機會主義者滋長及壯大的土壤。”
反戰片上映引起回響
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就曾被村上春樹形容為“危險人物”及“仇恨中國的煽動者”。石原慎太郎去年開拍的二戰電影《我為你赴死》,就如前年底在日本上映的《大和號》一樣,被指為軍國主義借尸還魂的“樣板戲”。
另一方面,好萊塢從日軍角度拍攝的二戰電影《硫磺島戰書》,沖擊了日本人對戰爭歷史的認知。該片在日本上映后,一直穩守票房冠軍,并引起極大回響。《硫》片不只是對戰爭和侵略的反思,更可被視為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后,電影人向政府及社會宣示的反戰立場。日本觀眾問為何歷史書沒有提及電影中的戰事,有人在網上寫道:“日本人一向沒有正面看二戰,《硫》片冷靜徹底地描述日本二戰,日本導演看了應該會感到慚愧吧!”
呼吁關注日軍戰時行為
偶像組合“嵐”的成員二宮和也,在《硫磺島戰書》中飾演一名憤世嫉俗的青年,無奈被征召應戰,只想保住性命回家見妻兒。二宮在首映禮后表示:“我們這一輩根本不會在學校讀到現代史。”這名年輕偶像呼吁大家將電影當二戰教材,不要繼續被蒙在鼓里。
文壇和影壇對年輕人的影響力一向舉足輕重,以村上春樹和二宮的知名度,也許能喚醒更多日本年輕人關注二戰歷史,吸引他們照照歷史鏡子,看看日軍在戰時究境做過些什么。
《海邊的卡夫卡》諷日人壞腦
繼在《舞·舞·舞》中責備資本主義社會、在《發條鳥年代記》中審視扭曲的日本后,村上春樹在2002年發表的作品《海邊的卡夫卡》中直接面對日本的戰爭歷史,揭露戰爭本質,批判日本民族在二戰后沒有反思戰爭,指日本人就像沒有思想的空殼。
憂民眾被極右政客愚弄
除了公開批評日本政府拒絕面對歷史,村上春樹多次在作品中隱喻戰爭訊息。他的《海邊的卡夫卡》批判當今日本社會,暢銷全球。書中一名主角、老頭子中田,在二戰的時候因意外失去記憶、壞掉腦子,結果“周圍人叫我干什么我就老老實實拼命干什么”,任由參加過殘酷戰役的殺貓惡人瓊尼沃克利用。
有評論家指出,中田其實就是現今日本民眾的象征,他們沒有在戰后清算罪行,過著日漸麻木的日子。中田被惡人利用的情節更反映了村上春樹擔心日本民眾會被極右政客愚弄。村上春樹在書中寫道:“世界上沒有為了結束戰爭而發起的戰爭”,直截了當道出他對戰爭的批判。
(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覃福貴)
海外星云 200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