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宜
2006年10月23日,是日本移動通訊業有史以來,氣氛最詭譎的一天。因為,第二天就是日本首次實施“門號可攜制”(手機門號即手機號碼,編者注)的日子。
手機用戶可以帶著門號投靠其它業者,引起日本三大移動通訊商(NTT Do Como、KDDI、Soft Bank)嚴陣以待,其結果牽動著市場板塊變動。
“0元策略”先拔頭籌
2006年10月23日這天,東京3C戰場秋葉原,大批辣妹在做街頭促銷,吸引手機用戶“帶門號投靠”。這天竟來了一位貴客——軟件銀行(SoftBank,以下簡稱“軟銀”)總裁孫正義親自“下海”促銷。
透過在場媒體,孫正義保密多時的底牌終于亮相:“軟銀”打出“0元大作戰”策略,網內互打免費、短信免費、手機免費。去年3月,“軟銀”以1.7萬億日元并購Vodafone,成為日本史上最高額企業并購案。Vodafone一直是日本通訊業“萬年老三”,始終無法拉近與第二名KDDI的距離。擅以奇襲震撼市場的孫正義,通過并購加入移動通訊“三國演義”后,“門號可攜制”正是他必須
把握的首要關鍵。
“軟銀”在新制上路前一天發動奇襲,攻占媒體頭條,令循規蹈矩做宣傳的NTTDo Como與KDDI差點從椅子上跌下來。《鉆石周刊》報道,NTT Do Como社長中村維夫痛批“軟銀”破壞市場游戲規則,廣告上一味強調“0元”,卻未清楚說明須綁約兩年、費用在一年之后將恢復原有標準等限制。
中村維夫反應激烈,有跡可循。網絡最熱的2000年,日本ADSL寬帶龍頭原本是NTT,但“軟銀”在2001年推出Yahoo!BB,孫正義祭出降價割喉戰(月費半價、贈送網絡電話)迅速奪下王座。幾年前痛失寬帶龍頭的NTT余悸猶存,深怕孫正義跨足移動通訊后,更狠的“0元戰略”會再次奏效。
“軟銀”此舉果然先聲奪人。他們撒出1000人進駐100個車站,大打人海戰術營銷戰。因短時間內涌入太多人申請,還造成系統當機,孫正義為此公開向大眾致歉。
KDDI夾縫勝出
這場手機搶奪戰究竟戰況如何?結果令人跌破眼鏡——竟是KDDI勝出!去年11月底,日本各大媒體都公布了這個令人驚訝的數字:NTT Do-Como減少7.3萬用戶,“軟銀”減少2.4萬用戶,KDDI則增加8萬用戶。
這是怎么回事?“軟銀”打出的“0元策略”震撼彈為何失靈?孫正義與中村維夫之間的熱戰,攻占媒體頭條的宣傳效應,為何沒有吸引到顧客的青睞?
根據市場分析,原來,“低價”已不再是吸引消費者的萬靈丹,如今,顧客的消費習慣開始升級,他們要的是往上提升的“加值感”與“滿足感”,而不是降價而已。
在日本三大移動通訊商之中,最能給用戶這種“向上感”的,正是KDDI。
在此次手機大戰中,KDDI能夠在首役勝出,除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道理,更重要的是,KDDI掌握了三大致勝關鍵:
一、創新力與執行力
日本許多新穎的移動通訊服務,往往是KDDI在其移動通訊服務“au”中率先推出,其它競爭者才跟進。au推出付費的數字音樂服務“EZ”系列,去年1月到7月下載次數高達450萬首,而市面上的實體單曲唱片銷售總數是600萬張,兩者的差距愈來愈接近。在線商城“auShopping Mall”、電子書城“EZBook”,半年內業績即成長兩倍。此外,KDDI甚至率先與全球搜尋引擎龍頭Google合作,去年7月開始,au用戶即可在手機上使用Google的搜尋服務。
《日經商業周刊》發表2006年“日本百大智財力企業”,其中根據企業投入研發的經費規模,以及從中產出的效益與價值為評量標準,結果,KDDI高居第十名,而且是前十名之中唯一的電信業,甚至超越日產、豐田、佳能、索尼等知名大型企業。
二、兼顧高端與低端用戶需求
無論是追求頂級功能的高端用戶,還是最普通功能的低端用戶,都能在KDDI的服務中獲得滿足。
KDDI早在2002年8月就率先推出3G業務。在au的2600多萬名用戶中,3G用戶更高達70%。
此外,前幾年在日本通訊市場異軍突起的老人手機“Tu-Ka”,標榜專門針對銀發族推出的簡易2G服務,手機僅有通話功能,數字鍵也加大,迅速成為市場第四大。KDDI看好這個追求“極簡”的消費族群,2005年并購Tu-Ka,除了先進的3G之外,也照顧到一般低端用戶的需求。
三、稻盛和夫“阿米巴經營學”
KDDI創辦人稻盛和夫最知名的獨到企業經營理念,就是“阿米巴經營學”。
稻盛和夫在2006年9月出版新書《阿米巴經營:每一位員工都是當家主角》,其中提到,企業應該實現“全員參與經營”的境界,就如同阿米巴原蟲一樣,把公司每個部門與單位都視為獨立的小企業,讓它們獨自負責經營決策與會計盈虧。在這樣的做法之下,每個員工都能抱持著“我也是經營組織的一份子”的想法,不只是服從與執行上面的指令而已,而是主動地積極投入,貢獻自己的想法與創意。
稻盛和夫的想法是,如果企業內每個單位都能盈利,那么最終整體企業必然是賺錢的。而且,由于單位規模較小,也較能針對市場變遷而靈活進行改革,以避免大企業像大恐龍般難以變革。
重頭戲在“春商戰”
手機用戶大戰,KDDI漂亮贏得第一回合。然而,真正勝負尚未定論,下一回合更激烈的“春商戰”(過年后的市場爭霸戰)已經開打。
屆時,NTI DoCoMo憑著市場龍頭優勢,是否將使出沉穩卻力道十足的策略?
刁鉆而善于奇襲的“軟銀”,在首戰失利之后,會不會祭出破釜沉舟、放手一搏的殺手?KDDI賴以致勝的三大關鍵,效益能否持續發酵?今年春天的日本移動通訊市場戰況,將會非常有看頭。
(責任編輯袁紅)
海外星云 200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