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英雄八連”三上大寨的故事

2007-04-29 00:00:00
黨史博覽 2007年7期

一場“農業學大寨”運動,使大寨名揚中外。但鮮為人知的是,當年參與大寨農田基本建設的,有一支英雄的連隊——它就是曾經被國防部授予光榮稱號的人民解放軍“英雄八連”。

其實,大寨和“英雄八連”是一種親上加親的關系,二者交往時間之久、接觸之頻繁、關系之密切、感情之深厚,很少有外人知曉和理解。

陳永貴希望部隊幫助大寨培養一些干部,駐太原某軍的領導確定讓八連和大寨結成互幫互學的對子

關于大寨和“英雄八連”的故事,還要從1963年的那場大洪災說起。1963年8月,山西省昔陽縣大寨公社大寨大隊遭受了一場百年未遇的洪澇災害。這是一場令人刻骨銘心的滅頂之災。也就是在這年年底,八連開進了大寨村。

那場連續七天七夜的大雨過后,大寨被洪水蹂躪得面目全非,慘不忍睹。幾十條堤壩被毀,139畝梯田一棵苗不剩全被沖光。400多畝地的苗雖然沒被沖光,但也是東倒西歪淤在爛泥里,收成無望。村里墻倒屋塌,到處是黃泥漿。全村140孔窯洞倒塌了113孔,125間房子全部倒塌的有77間,糧食被淤泡了2萬多斤。幾百口人沒有了住的地方,有100多人擠在學校的教室里。

面對嚴重的自然災害,大寨大隊幾百口人團結在黨支部周圍,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要、三不少”。“三不要”是不向國家要糧、要款、要物資;“三不少”是當年賣給國家的糧食不少、分給社員的口糧不少、集體收入不少。

在大寨的歷史上,1963年是“七災八難”的一年,除了8月份的洪災,還經受了兩次風災,一次雹災,一次霜凍,加上春播時的澇災和洪災前的一次干旱,全年共遭受大小災害達7次之多。就在這樣的大災之年,大寨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奪取了豐收。糧食總產量達到42萬斤,平均畝產達到742斤,僅比上年減少4%;賣給國家糧食24萬斤,社員年平均口糧400多斤,都沒有少于去年;全村的綜合收入比上年還略有增加,實現了“三不要、三不少”的目標。

昔陽縣隸屬于晉中地區,中共晉中地委和晉中行政專署所在地在榆次。秋后,大寨戰勝特大自然災害、大災之年獲高產的消息和報道連續在《山西日報》發表。晉中地委和行署在榆次召開了一次會議,表彰地區的先進單位和典型,陳永貴在會上介紹了經驗。當地駐軍也受邀請派代表出席了會議。這期間,部隊領導和陳永貴開始有了接觸。

“我第一次見到陳永貴是在1963年。”說起這段往事時,胡煒第一句話就告訴筆者,他是在1963年與陳永貴相識的。胡煒1961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63年3月任北京軍區駐太原某軍政治委員,1964年7月任軍長。

胡煒回憶說:“以前我不認識陳永貴。1963年下半年,軍部正在召開一個團以上干部會議。陳永貴到太原來了,我們請他到軍部作了一次報告,講了3個多小時。中午,軍里的領導請陳永貴吃了一頓飯。那次大寨就來了他一個人。陳永貴向我們提出,希望部隊幫助大寨培養一些干部。軍里的領導經過研究,確定讓八連和大寨結成互幫互學的對子。大寨那時候是山西省農業戰線上的一個典型,而八連是我們軍里的典型。從地理位置上看,八連的駐地在榆次,距離大寨也比較近……”

這就是八連和大寨結成“一對紅”的由來。

1963年12月,北京軍區駐山西省榆次某步兵團派出了25人的小分隊,由團政委劉健身率領,背著背包,踏著積雪,來到了大寨。他們此行的目的有三:一、慰問,因為大寨還處在災后恢復階段,首先就帶有一種慰問的性質;二、參觀學習;三、評估,就派部隊到大寨幫助災后重建、并與大寨結成互幫互學的對子等事項進行評估。這一次到大寨的人數不多,時間也不長,僅停留了一個星期就回去了。

8月的大洪災過后,大寨內部發生過一次“先修窩還是先修坡”的爭論。修窩指的是修房子,修窯洞,讓村民先有一個住處;修坡是指修整梯田,恢復生產。爭論的結果,大寨人統一了認識:先修坡后修窩,治坡治窩相結合,把主要精力放在生產上,有了糧,心不慌,也就穩定了人心。

此時大寨黨支部又提出了一個更為大膽的設想:5年恢復土地,10年建成新村。實際上,大寨僅用兩年就全面恢復了生產,1964年糧食畝產達到809斤;3年多一點的時間,全部搬進了新居,結束了住土窯洞的歷史。一直到現在,大寨村民的住房還保持著那一時期的格局:一排排石窯依山而建,石窯之上又蓋起了一排排青磚瓦房,從遠處一看,像一排排樓房,又像一列列火車車廂。這種獨具一格的“似樓非樓”的新式建筑,當時被視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樣板。

劉健身一行在大寨考察期間,被大寨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所打動,同時也被大寨人美好的遠景規劃所感染,感到非常振奮。回到榆次駐地后,他們向師黨委匯報了情況,對八連前往大寨提出了若干建議和設想。

素有“金嗓子”之稱的郭鳳蓮,用昔陽的方言報幕《英雄八連到咱村》,卻被一些戰士聽成了“英雄八連倒栽蔥”

2005年8月27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了座談會。出席座談會的除了抗日老戰士、老英雄、老民兵和部隊代表外,還有4位連隊代表,他們分別來自平型關戰役突擊連、狼牙山五壯士連、劉老莊連和“英雄八連”。

八連誕生于1939年6月,自建連以來,轉戰蘇、魯、豫、皖、浙數省,參加戰役、戰斗120多次,戰功卓著,英雄輩出,善打硬仗、惡仗。1948年12月,八連被華野蘇北兵團授予“英雄連”稱號。1958年7月,八連在軍、師、團的編成內,由軍長謝振華率領從朝鮮撤軍回國,后進駐山西省,團部在榆次。1964年4月,八連被北京軍區授予“英雄八連”稱號,1965年9月28日被國防部授予“英雄八連”稱號。目前,八連是整個武警部隊中唯一被國防部授予榮譽稱號的英雄連隊。

1963年12月15日至16日,北京軍區某軍在榆次隆重集會,熱烈慶祝所屬“英雄連”命名15周年。北京軍區副司令員滕海清中將、政治部副主任黃作珍少將,軍長肖應堂少將、軍政委胡煒少將等到會祝賀。

慶祝活動結束后,八連除少數留守人員外,大部隊由張春禮副團長帶隊,扛著背包,全副武裝從榆次徒步行軍前往大寨。一同去的還有團里一個約20人的業余文藝宣傳隊,以便配合八連開展文藝宣傳活動。前往大寨的八連士兵加上團首長、機關干部和宣傳隊約130人,主要干部如下:連長童錦章、指導員朱水林、副連長陳會山(后接任連長)、副指導員劉旭晨。

成建制的解放軍連隊進駐大寨,在大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大寨村男女老少全體出動,在村口敲鑼打鼓,高呼口號,夾道歡迎。前來歡迎的還有中共昔陽縣委和縣政府的干部。八連指戰員們雄赳赳,氣昂昂,邁著整齊的步伐,唱著歌兒開進了大寨村。大寨招待官兵們吃了一頓飯——小米飯,以后八連炊事班就自己埋灶做飯了。

大寨村里的房子、窯洞被洪水沖垮,還沒有來得及重建,居住條件困難,僅騰出幾間舊房子供團首長、機關干部和連部使用,絕大多數人都集中于一個打谷場上,住在帳篷里。北京軍區專門給八連調撥了10多頂帳篷。按照野戰軍野外訓練要求,八連派出了哨兵,在宿營地周圍巡邏、站崗。早晨起床,司號員要吹起床號,晚上睡覺吹熄燈號,集合吹集合號,開飯吹開飯號。

大寨地處山區,夜間山風吹來,寒冷異常,帳篷難以抵御風寒。村里的大爺、大娘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紛紛議論:“這咋行呢?解放軍到咱村里來,晚上還在打谷場上挨凍!要讓別的村子知道了,還不笑話咱大寨人不明事理……”入夜時分,老支書賈進才帶著村民,給戰士送被子,送火盆。火盆都是各家各戶湊來的,一個帳篷送來一個火盆。有的姑娘還把自己出嫁用的花被子都抱來了。宿營地一陣騷動,戰士們再三表示感謝,把棉被和冒著火苗的火盆給老鄉們送了回去。

第二天,陳永貴就領著八連官兵上了虎頭山。

時間不長,八連官兵便熟悉了大寨:賈進才“三次讓賢”、“好漢組”和“老少組”、三戰狼窩掌、為擋驚馬犧牲的趙小和、“鐵姑娘隊”第一任隊長趙素蘭、“先修窩還是先修坡”、“三不要、三不少”……

與此同時,八連也明確了任務:一、和大寨人一道整修200多塊大大小小的梯田;二、整修一條300多米長的溝,防止發生洪水時再次沖垮梯田;三、在虎頭山上種果樹,以利搞好水土保持。

那條溝修好之后,即被命名為“軍民合作溝”。如今,虎頭山森林公園有一處旅游景點,牌子上醒目地寫著三個大字:“合作溝”。而八連種下的果樹,40多年后的今天早已是枝繁葉茂,每到秋季,沉甸甸的果實便壓彎了枝頭。

每逢勞動休息,虎頭山上就熱鬧了,八連官兵就在田邊地頭和大寨的社員進行聯歡。隨同八連到大寨的業余文藝宣傳隊此時盡展才藝,而郭鳳蓮所率領的“鐵姑娘隊”的姑娘們也正值妙齡,個個活潑可愛。郭鳳蓮具有一定的藝術天賦,素有“金嗓子”之稱。八連和大寨的姑娘、小伙子們聚在一起,你唱一首歌,我表演一個節目,氣氛非常活躍。

八連第一次到大寨時,郭鳳蓮還是一個不滿18周歲的姑娘。為了歡迎解放軍,郭鳳蓮和她的“鐵姑娘隊”自編自演了一些節目,其中有一首用山西民間曲調配曲的表演唱《英雄八連到咱村》。至今,八連的老兵們還記得開頭是這樣唱的:“喜鵲喳喳迎新春,英雄八連到咱村……”山西人說話帶有一種濃郁的地方韻味,尤其是山西的小曲,每一句都會拐出幾個富有韻律的“小彎彎”。聯歡時,郭鳳蓮常出來報幕。她用昔陽的方言報幕《英雄八連到咱村》時,在一些八連官兵尤其是一些南方籍的戰士聽起來,就成了“英雄八連倒栽蔥”。一開始,還有一些南方籍的戰士心里頭直犯嘀咕:“怎么說我們是‘倒栽蔥’呢?”

經郭蘭英一唱,《敢叫日月換新天》迅速傳遍大江南北。1964年春節,八連官兵被分到大寨各家各戶去,過了個熱熱鬧鬧的節日

“一道清河水,一座虎頭山,大寨那個就在這山下邊。七溝八梁一面坡,層層梯田平展展,層層那個梯田平展展。牛羊胖乎乎,新房齊整整,炕上花被窩,囤里糧冒尖,銀光滿屋喜氣多,社員夢里也笑聲甜……”

這首由呂致清作詞、鞏志偉作曲、郭蘭英演唱的《敢叫日月換新天》,是八一電影制片廠1964年攝制的紀錄片《八連學大寨》的主題歌。該片約30分鐘,在全國放映后,這首歌曲很快就傳遍了大江南北,深受廣大群眾喜愛。那么,這首著名的歌曲是怎樣誕生的呢?

八連去大寨之前,軍、師領導認為有必要向上級匯報一下,于是派軍部干事吳新華、師部秘書潘子健專程赴京向北京軍區政治部匯報。軍區相當重視,馬上召集宣傳、群工等部門領導參加會議,聽取匯報。軍區領導首先肯定了這次活動,并指示:你們既然到了北京,就向總政匯報一次,看看總政還有什么打算。次日,潘、吳二人就去了總政。總政不但大力支持,還通知八一廠派一個攝制組跟隨八連行動,以便拍攝一部電影。

這年冬天,大寨虎頭山上的確是熱鬧非凡。

八連指戰員進駐大寨之后,在虎頭山上干得熱火朝天。沒幾日,八一廠攝制組也從北京跑來湊熱鬧,拍了20多天的電影。電影正拍著,又來了一位作曲家鞏志偉,山上山下到處轉悠,東瞧瞧西看看,捕捉音樂創作的靈感。鞏志偉是山西平遙人,1952年后長期在八一電影制片廠從事作曲工作,由他作曲的影片有《海鷹》、《怒潮》、《二泉映月》等。

潘子健從頭至尾參與了該紀錄片的攝制,還是片中的“主要演員”之一。潘子健見鞏志偉老在山上轉悠,便問他找到靈感沒有。鞏志偉說旋律有了,可惜沒有歌詞。大隊會計聽了,說縣文化館有一位同志寫過不少有關大寨的詩歌,于是主動去縣里要來了一首歌詞,名叫《敢叫日月換新天》。鞏志偉看了十分滿意,坐在熱炕上當晚就把曲子譜好了。這首歌曲帶有濃郁的山西民歌風味,鞏志偉說一定要讓郭蘭英演唱才會有味道,找別人唱還不行。曲子一寫完,鞏志偉就匆匆趕回北京,找他的平遙同鄉郭蘭英試唱去了。

1964年5月至6月間,八一廠分別給部隊和大寨送來了《八連學大寨》的首部拷貝。影片在師部和各團輪流放映。每當大家看到自己熟悉的干部、戰士的面孔時,忍不住指指點點,哄堂大笑。而當郭蘭英的歌聲伴隨著影片畫面響起來時,全場頓時鴉雀無聲,大家都被郭蘭英的歌聲打動了,陶醉在美妙動聽的音樂里……

八連指戰員在大寨迎來了1964年春節。

對于八連來說,這還是一個特別充滿了喜慶氣氛的節日。春節前的1964年1月13日,北京軍區黨委作出決定,樹立八連為軍區連隊標兵。中共華北局第一書記、北京軍區黨委第一書記、軍區政治委員李雪峰,北京軍區黨委第二書記、軍區司令員楊勇,北京軍區黨委第三書記、軍區第二政治委員廖漢生,北京軍區黨委副書記、軍區副司令員鄭維山為八連題了詞。八連在大寨得知消息,無不感到歡欣鼓舞。陳永貴和大寨干部聽說后,也紛紛向八連指戰員表示祝賀。

春節前夕,陳永貴提出:“你們解放軍第一次在我們大寨過年,我們咋過年你們也咋過,我們吃啥你們也吃啥。除夕之夜,八連的同志們一定要分到各家各戶去,和我們一起包餃子,共同歡度新春佳節!”

除夕夜,大寨村家家戶戶熱氣騰騰,充滿了歡聲笑語。連長童錦章、指導員朱水林去了陳永貴家,副連長陳會山和一名戰士去了郭鳳蓮家。郭鳳蓮家人口少,僅有郭鳳蓮和她姥姥二人。八連官兵和大寨人坐在炕頭上,一會兒說說笑笑,嘮家常,唱小曲兒,一會兒七手八腳地搟面皮,包餃子。大寨人一年四季以粗糧為主,此時各家各戶拿出了平時舍不得吃的白面。除了包餃子,免不了還要炒幾個菜,喝幾杯熱乎乎的老酒。

當時大寨還處在創業階段,加之提倡“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一般在“破五”(正月初五)之前就開始下地勞動了。八連僅休整了兩天,初三就和社員一道上了虎頭山。

陳永貴除了做郭鳳蓮的工作,還催促八連干部配合他。這件事誰都不著急,只有陳永貴一個人干著急

八連在大寨期間,每天隨著司號員的軍號聲起床、出操、集合、上山,嘹亮的軍號聲不時在山村里回蕩。戰士們和大寨人一道劈山造田、平整土地、植樹造林,和民兵一道訓練,休息時一道聯歡。戰士們走到哪里,就把“一二三四”的口號聲和歌聲帶到哪里……

這熱火朝天、熱氣騰騰的場面,難免會撩動大寨一些青年們的心。從年齡方面來講,他們和八連戰士一樣,屬于同齡人。他們從小生長在山洼里,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對來自全國各地操著南腔北調口音的八連戰士充滿了羨慕,也對自己的未來懷有幻想和憧憬。放羊娃賈福元就是其中的一位。

賈福元生于1942年9月,父母親去世較早。12歲那年,他來到離大寨8里地的東溝村,與另一個孩子一道給人放羊。八連到大寨時,賈福元已經回到了大寨村,給大隊放羊。此時的賈福元已年滿21周歲,成了一個濃眉大眼、身強體壯的小伙子。當他揮動羊鞭上山放羊時,常看見八連指戰員在山上勞動,和郭鳳蓮等青年們聯歡。回到村里,看見戰士們唱著歌進進出出的,就羨慕得不得了。有一天,賈福元實在憋不住了,鼓起勇氣向陳永貴提出想要參軍。陳永貴打量了他一眼,問道:“你愿意去參軍?當兵要吃苦的,你能吃得了苦?”

賈福元態度堅決:“我不怕吃苦!反正在家放羊也吃苦,還不如到部隊去鍛煉鍛煉!”陳永貴巴嗒巴嗒抽著煙桿兒,沒說同意也沒有說不同意,這件事就擱下了。此后,賈福元心里七上八下的,因自己沒念過書,他怕陳永貴不答應。

八連進駐大寨以后,陳永貴可能是看上了一些戰士,想把他們留下來。從有關服兵役的規定來講,這樣做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另外,被陳永貴看上的戰士,要他脫下軍裝留在大寨,他本人也不會愿意。與此同時,大寨的放羊娃賈福元一個勁地要求參軍。如此一來,把大寨青年送到部隊當兵一事,就順理成章地提上了議事日程。

過了幾天,八連投彈能手劉正月拎著幾枚手榴彈找到賈福元,叫他試一試。賈福元暗想可能和參軍的事有關,使出全身力氣,出手就扔了40多米。再扔兩枚,都在40米以上。劉正月給他糾正了一下投彈姿勢,問了問家庭情況,其他什么都沒說。又過幾天,陳永貴叫賈福元到縣人民醫院去體檢。賈福元暗地里高興,覺得參軍的事有了七成把握。體檢結果,除了有一點“扁平腳”,其他各項都合格。

1964年正月初七上午,賈福元按照通知,步行到昔陽縣人民武裝部,穿上了新軍裝、新棉鞋、新襪子,戴上了毛絨絨的新棉帽,領取了被子、水壺、毛巾等。賈福元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把自己來時穿的一身破衣服捆了捆,還舍不得扔,帶回了家。下午,大寨全村男女老少敲鑼打鼓,歡送賈福元入伍。駐榆次的團部來了三位同志,把他領走了。

4月至5月間,陳永貴又給八連送來了一個大寨青年——賈繼周。

賈福元、賈繼周是陳永貴精心挑選,送到八連來鍛煉的,屬于“特招”的兵。1964年底,按照正常征兵程序,團里又從大寨招了10個兵,其中5人被分到八連。略有區別的是,這10個大寨兵來自大寨公社(大寨鄉),不是大寨大隊(大寨村)的。那一時期,八連共有7個大寨兵。

賈福元入伍前是文盲,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陳永貴再三叮囑他:“到部隊要好好干,不能給咱大寨人丟臉!”到八連以后,賈福元刻苦訓練軍事技術,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白天練武藝,晚上“畫肚皮”——熄燈后躺在床上,在自己的肚皮上畫來畫去,練習寫字。結果,賈福元進步很快,僅僅過了半年,已經能夠默寫“老三篇”,能自己寫家信了。

賈福元是大寨送來的第一個兵,本來就受部隊的關注。過了一年,陳永貴就開始撮合賈福元和郭鳳蓮二人談對象。陳永貴除了做郭鳳蓮的工作,還催促八連干部配合他做賈福元的思想工作。關于這樁婚事,賈福元告訴筆者:“是陳永貴給我倆介紹的。一開始我不愿意,因為我剛參軍,當了兵就身不由己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我是想當兵回來以后再考慮解決自己的個人問題。陳永貴和郭鳳蓮說,郭鳳蓮也不愿意,她那時還年輕。”

對此,八連干部也各有各的看法,他們覺得:現在是新社會,戀愛自由,婚姻自由,談成談不成是他倆的事,我們也不好過多地干涉……

說穿了,這件事誰都不著急,只有陳永貴一個人干著急。他隔三差五地來八連催問,八連干部也只能在與賈福元談心時,私下里問一問他:“你跟郭鳳蓮的事,愿意不愿意呀?有什么想法呀?”

因此,賈福元更加受到部隊上上下下的關注。賈福元自己也比較爭氣,非常努力,很快就入了黨,1964年大比武期間還被師里評為“勤學苦練標兵”。

中央號召“農業學大寨”,大寨一夜間紅遍神州大地。陳會山還常犯嘀咕:“這頓飯毛主席還請不請啦?”

1964年2月下旬,八連離開了大寨。兩個多月來,八連官兵和大寨村民朝夕相處,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聽說八連要走,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來送行。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了5里地。八連干部命令部隊停下來,集體勸說村民們回去。陳永貴此時也發了話,叫大家回去,村民們這才站在路旁揮手告別。走了一陣子,八連官兵突然發現陳永貴一個人跟在后面幾十米遠的地方,不遠不近,若即若離。他們停下朝陳永貴揮揮手,陳永貴也朝這邊揮揮手。如此這般,陳永貴又送了四五里地。

1963年12月底八連第一次到大寨時,大寨剛剛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此時的大寨還僅是山西省農業戰線上的一個典型。1964年1月19日,陳永貴在人民大會堂作了一個報告,電臺進行了轉播。2月10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通訊《大寨之路》,并發表社論《用革命精神建設山區的好榜樣》。1964年3月28日,毛澤東在專列上聽取了中共山西省委第一書記陶魯笳關于大寨事跡的匯報,引起了他的關注。此前,山西省有一個比陳永貴名氣更大的農民——李順達。

1965年2月至3月間,八連第二次到大寨,住了約一個月。此時的八連,已被北京軍區授予“英雄八連”稱號,而大寨更是一步登天。1964年12月,周恩來在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傳達了毛澤東的指示:“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學習解放軍。”很快,全國掀起了“農業學大寨”的高潮。

1966年2月間,八連第三次到大寨,在大寨住了約一個月。此時的八連已被國防部授予了“英雄八連”的稱號,而大寨也早已紅遍了神州大地。

那幾年,除了八連三次去大寨,7個大寨青年到八連當兵,大寨還常有人到部隊去看望。八連和大寨的代表在某些場合也會碰面,來往頻繁,關系非同一般。八連副連長陳會山就曾經在北京和陳永貴碰過面。

1964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的71歲生日。周恩來把王進喜、陳永貴、董加耕、邢燕子等邀請到人民大會堂的一個小宴會廳,和毛澤東一起吃了一頓飯。原來計劃,和毛澤東一起吃飯的還有一位解放軍代表陳會山。2005年5月8日,筆者在寶雞市向陳會山問起了這一段軼事的來龍去脈。

1964年,陳會山作為解放軍的代表,到北京出席全國英模代表大會,會議結束時受到了毛澤東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會議期間,會務組通知陳會山:毛主席接見完英模代表之后,要請時傳祥、陳永貴、陳會山、邢燕子四位代表吃飯。時傳祥是北京市的掏糞工人,是工人代表,陳永貴是農民代表,陳會山是解放軍代表,邢燕子是回鄉務農的女知識青年的代表。會務組把他們召集到一塊,反復交代,要嚴加保密,跟任何人都不能說。四位英模代表聽說能和毛主席一塊吃飯,都喜出望外,心情格外激動。

為了吃這頓飯,四位代表集中演練了好幾次,專門有人教他們一些注意事項:毛主席來接見時,他們站在哪兒;和毛主席握手時,誰先握,誰后握;吃飯時座位怎么坐……那幾天,陳會山經常和陳永貴等人在一起。不知為什么,這頓飯陳會山最后沒有吃成,也沒人告訴他原因,反正是不了了之。開完會,陳會山就回部隊去了。回去后,陳會山私下里還常犯嘀咕:“這頓飯毛主席還請不請啦?”過了一陣子,看了有關報道,才知道飯已經吃完了,只不過把他和掏糞工人時傳祥給換掉了。

陳永貴嗓門兒跟打雷一樣,在電話里沖著陳會山嚷嚷道:“今天晚上你就給他倆辦喜事!”

那幾年,陳永貴和陳會山來往比較多,無論是在大寨還是在北京,兩人到了一起就像親兄弟一般,無話不談,能講掏心窩子的知心話。

私下里,陳永貴多次向陳會山表露:大寨在全國的名氣越來越大,他的社會活動也越來越多,大寨需要一個“接班人”,一個能夠扛大梁的年輕干部,他看中的是郭鳳蓮。而郭鳳蓮原本不是大寨人,因不愿和繼母生活,才投靠到大寨她姥姥家來的。他有一個擔心,就是郭鳳蓮會嫁到外村去。萬一她嫁了出去,大寨再嫁出去幾個姑娘,“鐵姑娘隊”不就散攤子了?想來想去,陳永貴覺得讓郭鳳蓮嫁給賈福元,才是一個最穩妥的辦法。他把賈福元送到八連當兵,也隱有這一層含意。

1966年2月,八連第三次到大寨。陳永貴一見到陳會山連長,就找他談賈福元和郭鳳蓮結婚的事。

當時,陸軍戰士的服役期為4年。八連所在部隊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戰士服役期未滿,不許談戀愛和結婚;超期服役的戰士,經部隊批準,允許談戀愛和結婚,但不允許在部隊駐地找對象和結婚。

鑒于這一規定,盡管陳會山和陳永貴兩人私下的關系比較好,可是陳永貴一提起賈福元和郭鳳蓮的婚事,陳會山就搖頭,說賈福元的服役期未滿,不能批準他回家結婚。陳會山帶兵嚴格,原則性強。陳永貴軟硬兼施也拿他沒辦法,只有干氣,干著急。

八連第三次前往大寨之前,陳會山請示過團里的領導,由于情況特殊,團里領導就同意了。因為以上有關戰士談戀愛和結婚的規定,畢竟還是師、團兩級不成文的“土政策”,是可以“靈活掌握”的。

陳永貴知道底細后,有點放心了。

沒過幾天,陳永貴接到通知到太原市去開會。開會期間,陳永貴想想還是不放心,生怕陳會山說話不算話,跟他逗著玩兒,離開大寨時不哼不哈地就把賈福元帶走了。賈福元一走,他和郭鳳蓮的婚事又要泡湯,還得繼續往后拖,再拖就不知道拖到猴年馬月了。

會議間隙,陳永貴從太原市給在大寨的陳會山打電話,嗓門兒跟打雷一樣,用一種不容商量的口氣嚷嚷道:“我開會還要幾天,你抓緊把他倆的事情辦了,不必等我!今天晚上你就給他倆辦喜事!”

陳會山擺出一副火上房也不著急的架勢,不慌不忙地說:“今天晚上?太匆忙了,不合適吧?什么都沒準備,再說你也沒有回來。”

陳永貴問:“那你說什么時候辦?給我一個準話兒!”

陳會山想了想,答道:“至少要等你回來吧。老陳,你就放心吧,我什么時候騙過你!我們回去的時候,把人給你留下來,行了吧?八連在大寨時,你最好別給他倆辦喜事,等我們走了以后再辦。賈福元當兵剛兩年,年輕輕的就忙著談戀愛,結婚辦喜事,我怕在戰士中間影響不好。你也要替我們考慮考慮嘛。對賈福元要求不嚴,我這個當連長的怎么好要求別的戰士呢?年輕人嘛,應該鼓勵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

陳會山的前半截話,陳永貴愛聽,至于后半截話,他就不愛聽了。倆人嚷嚷了好一會兒,才撂下電話。

1966年3月,八連結束了在大寨的野營訓練和勞動,徒步返回榆次駐地。臨走前,連里給賈福元批了探親假,讓賈福元留了下來。

結婚那天,大寨舉辦的是集體婚禮。除了賈福元和郭鳳蓮,還有一對大寨青年喜結連理。婚禮非常簡單,中午兩對新人款待親朋好友吃了一頓拉面。吃完后,兩對新人就和往常一樣,扛著農具下地干活去了。

這一次,是“英雄八連”最后一次集體去大寨。1967年2月,八連在軍、師、團的編成內移防至陜西省,轉隸蘭州軍區。然而,八連和大寨之間的交往和友誼并沒有就此結束。1969年,由郭鳳蓮帶隊,組成一個慰問團專程趕到陜西安康,慰問駐扎在那里的“英雄八連”,轟動了安康城。那一次除了陳永貴沒來,大寨的知名人士全都來了:郭鳳蓮、賈進才、賈承讓、梁便良、宋立英……

郭鳳蓮給“英雄八連”的賀信,使八連那些兩鬢斑白的老兵們熱淚盈眶

改革開放之后,大寨分田到戶,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過去全國農業戰線上響當當的典型,一落千丈,被人說得一無是處;過去堅持多年的集體經濟,一下子散了架子。大寨人一時難以適應,黨支部的威信降低了,領導班子渙散了,村里扯皮的事多了,矛盾多了,人心不齊了,村民的收入也比過去少了。就在大寨人感到迷惘、迫切需要一個領頭人挑頭的時候,1991年11月15日,郭鳳蓮回到了大寨。郭鳳蓮沒有辜負大寨人對她的信任,她勇敢地挑起了重擔,扛起了大梁,領著大寨人重整旗鼓,摸著石頭過河,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這里,我們不能不佩服當年陳永貴的眼光!

如今走進大寨村,看到最多的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虎頭山綠樹參天,鳥語花香,成了名副其實的森林公園。昔日“鐵姑娘隊”的隊長郭鳳蓮,早已是遠近聞名的企業家,麾下有10多個經濟實體。村里的子女或是在各類企業上班,或是外出求學經商,或是在虎頭山上坐收游客門票,務農的相對越來越少。

隨著“紅色旅游”熱的興起,每天都有來自天南地北的旅游者,在手持小旗的導游帶領下,成群結隊地來到大寨村。商店為了招攬顧客,從早到晚都在播放郭蘭英演唱的《敢叫日月換新天》。每逢旅游旺季,大寨的賓館、飯店常常是全部爆滿,座無虛席……

1970年9月,“英雄八連”副連長賈福元調回了山西省軍區,先后任昔陽縣武裝部軍械參謀、副部長。1984年轉業,任晉中地區公路分局調研員,2002年退休。

今天,“英雄八連”三上大寨,已經成了40多年前的歷史。當時的連長、指導員,現在都已年過古稀;即使當時十七八歲的戰士,也都到了花甲之年。

1995年9月28日,是國防部命名“英雄八連”30周年,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八連老兵接到邀請,紛紛返回部隊參加命名紀念活動。大寨村黨總支書記、大寨經濟開發總公司總經理郭鳳蓮因剛參加完在北京召開的世界婦女大會回到大寨,找她的人特別多,實在抽不出時間,只好委托賈福元給八連帶來了一封祝賀信。她在賀信中寫道:

“英雄八連”全體指戰員同志們:

聞悉9月28日舉行國防部命名30周年紀念活動,在此我代表大寨黨支部、村委會,以及全體村民,向你們表示誠摯的祝賀。

在舉國上下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之際,“英雄八連”舉行這次有意義的30周年紀念活動,更具有歷史性的紀念意義。

幾十年來,你們肩負著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光榮使命。曾記得,在1963年大寨遭受了毀滅性的自然災害以后,在抗災自救、重建家園的關鍵時刻,你們全體官兵來到大寨,和全體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積極投入了抗災活動。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你們顯示出了相信群眾、團結群眾、深入群眾、同群眾同甘共苦的創業精神,在大寨的土地上,揮灑下了你們辛勤的汗水,留下了輝煌的歷史業績。

改革開放的今天,大寨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是,大寨的父老鄉親更加懷念曾經關心、支持、幫助過大寨的子弟兵——“英雄八連”。希望你們在百忙之中再次重返大寨,重溫昔日魚水之情。

祝愿“英雄八連”全體指戰員同志們,在新的歷史時期,再建新的功勛,再奏新的凱歌!

郭鳳蓮 1995年9月23日

郭鳳蓮的這封賀信,回顧了八連和大寨人同呼吸共命運、同甘共苦的那一段歷史,字里行間飽含著深情。當在紀念大會上宣讀完這封信,場上的氣氛達到了高潮。郭鳳蓮賀信中的每一句話,都深深地打動了部隊指戰員和在場的每一位八連老兵。這些兩鬢斑白的八連老兵,回首往事,無不熱淚盈眶,激情蕩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欧美啪啪视频免码| 999精品视频在线|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91美女视频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日韩毛片免费|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九九热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在线看片国产|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久一在线视频| 性网站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jizz国产视频|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区91|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成人在线第一页|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亚洲乱码视频| 免费高清毛片|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伊人天堂网| 亚洲婷婷丁香| yy6080理论大片一级久久| 欧美色香蕉|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日韩av在线直播| 狠狠v日韩v欧美v| 日韩第九页| 日韩123欧美字幕|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 成人亚洲国产| 欧美色99|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亚洲色中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日韩区欧美区| 国产jizz|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国产在线八区| 波多野结衣国产精品|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88av在线播放| 青青热久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7视频在线|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婷婷综合亚洲| 毛片视频网| 青青国产成人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欧美h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97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小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毛片免费试看|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成年A级毛片| 亚洲天堂网2014| 99精品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在线观看av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