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牌主攻新鮮人
10月最后一個周末的早晨,臺北市士林夜市旁的店家都還緊閉門窗,“獨身貴族”的副品牌CHICA卻在一陣鞭炮聲響后宣告開幕。董事長馮圣欽跟太太馮廖若梅一下越過馬路跑到對街,討論著招牌是不是夠搶眼。回到店面,馮圣欽立刻指示:“服飾店柜位的動線很重要,擺設陳列的方式可以引導消費者購買意愿。”
經營淑女裝26年的“獨身貴族”,5年前看好高中女生市場,推出副品牌YAP,有20多個點、年營業額2億元。盡管沒有虧損,但營收不如預期,馮圣欽決定在今年9月結束YAP,回到熟悉的淑女服飾。“五分埔(臺北市成衣批貨區)太厲害了!YAPT恤定價B00元,五分埔只要200多元。”馮圣欽坦白說出YAP失敗的原因,“我不會要面子,不符合市場就要換。”
“CHICA是為剛出社會的新鮮人設計,她們比較注重衣服的質感。”今年9月開幕的CHICA,至今累積的營業額已破500萬元,“計劃在明年3月前,開20家分店。”
老板娘精明又干練
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臺灣本土女裝在近幾年已少有新品牌推出。曾經幫“獨身貴族”代工的業者說:“馮圣欽早幾年賺了不少,經濟實力雄厚,所以在大家紛紛改做代理,放棄自創品牌的時候,他還敢再推出新品牌。”
基隆出生長大的馮圣欽在重考大學那年,因為常幫母親去銀行存款,結識當時在銀行工作的妻子馮廖若梅,“我愛做生意,讀書時就跟太太一起在基隆開唱片行。因為唱片行生意不好,決定把1/4的店面改賣女裝。”
馮廖若梅出生基隆中醫世家,從小在基隆著名的舶來品街孝二路長大,“我老婆好命,從小媽媽很寵她,吃的穿的都是好東西。她對流行服裝的敏感度很高,都去臺北批貨回基隆賣。”服飾店一天的營業額就超過唱片行一個月業績,三個月后,唱片行就全部改為賣衣服。1981年他們決定自創品牌女裝,“那個年代的女性開始經濟獨立,我覺得很像貴族,所以我把品牌取名為‘獨身貴族’。”
但賣衣服與做衣服是兩回事,“我們不懂跟布商交易可以開四個月支票,全部付現,布商看我們外行,庫存貨用新品價賣給我。”
“唯一做對的事是選對色調,那個年代的女裝不是艷色就是暗沉的灰黑色,粉色系被認為是嬰兒服,沒有人做,我太太察覺到這點,讓我們的品牌大量使用粉色系。”
身材嬌小的馮廖若梅,目前仍是掌控“獨身貴族”每一季服裝風格的舵手。服裝業界大家都知道,“獨身貴族”有個精明干練的老板娘。
砸錢聘洋人規劃
一度,市面上出現繡著“SN”(“獨身貴族”英文名稱singlenoble縮寫)的仿冒品,“那時我賣400件,他們賣4萬件,抓不勝抓。”馮圣欽說。
看到市場放大,他又拉出“獨身貴族”休閑、身體語言等四個品牌,“四個品牌同質性太高,營業額原地打轉,但因每季款式高達1500種,成本反而增加。”
1994年,馮圣欽發現業績停滯不前,砸下1000萬元聘請英國Nigel French企管顧問公司老板、本身也是平面設計師的Nigel親自到臺灣,為公司重新規劃整合品牌,“他們建議只要維持一個品牌,減少款式才能降低成本。”
于是他把四個品牌整合成“獨身貴族”一個品牌,款式慢慢縮減到500樣,營業額反倒成長1億元。
特價反成致命傷
1997年,香港品牌U2請他們代理。每年創下4億多元的營業額,后來總公司眼見在臺業績不錯,2002年收回代理權。“代理U2后,我才恍然大悟,人家的量夠大,可以一塊布做一款樣式,我們因為量少花樣又多,則是四塊不同的布做出一款。”
2000年初是“獨身貴族”營運最好的時候,全臺有超過150個百貨柜位跟門市,年營業額高達16億元。
在事業顛峰期,他開始將代工廠由臺灣轉向大陸,“單價降低,只好大量生產,從年產100多萬件提高到200萬件。”但市場吸收遠不及產量暴增。“原本最自負的地方就是庫存維持在5%以內,但從那時起,庫存突然暴增到20%。我才了解,本來只有60萬人跟你買衣服,做到100萬人的量當然會有庫存,再怎么便宜,還是有極限。”
近2年,即使制造量已下降為每年100萬件,庫存還是馮圣欽最痛頭的問題。2005年,他開始在學生集中的公館或臺中次級城市,常設“獨身貴族”暢貨中心(Outlet),“市場折扣太多造成混亂,現在客人都等打折拍賣才會下手,五折是成本回收,單一特價就是賠本消庫存。”
單一特價是“獨身貴族”的銷售強項。但也因為這樣,消費者往往不愿買正品,寧可花些時間等買價差近十倍的特價品。
轉向擴點入社區
為了拉長正品期,馮圣欽這幾年大量撤出百貨公司,“百貨公司柜位從原本的六成降低到現在的二成。”他不跟百貨公司周年慶走,還將單一特價品拍賣期由二星期縮短到7天,盡快讓正品上架,延長正品的銷售期,并把戰線由商業區延長到社區。
“我會教育售貨小姐,讓店變成社區的好朋友以培養客源,店里會放置舒適的沙發,客人不一定要來買衣服,可以來聊天。百貨公司雖然有八折,但門市購物環境舒適,貴賓卡平常也有九折。”但透過人情攻勢來帶動買氣,成效有限。
馮圣欽深知有量才能讓品牌壯大,他今年在大陸蘇州設廠,讓兒子馮冠皓負責,同時期,也把“獨身貴族”引進大陸。
馮圣欽已經在北京、天津等地的百貨公司設了四個柜位。“臺灣廠商在大陸最吃虧的就是冬天,以前有句話,臺商在大陸過不了冬,因為我們是亞熱帶地區,衣服的厚度不夠,我去的時間也不對,是冬天,所以還要慢慢調整。”他坦承還得再收集更多資料才能擴張大陸市場,“獨身貴族”能否從臺灣本土女裝邁向國際化,大陸市場將是最重要的關鍵。
責任編輯:袁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