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在一家酒樓吃飯。旁邊桌坐了一對情侶,兩個人很親熱的樣子。服務生拿過菜單來點菜,男的就問女的:“想喝點什么?可樂還是紅酒?”“可樂吧,我喜歡喝。”“服務員,拿瓶紅酒。”然后,男的就讓服務員給開瓶紅酒。女的臉色有點不好看了。我開玩笑地同朋友講:“看那一對沒有,一會兒準吵架。”不幸言中,兩個人沒多久就真的吵了起來。
兩個人究竟是為了什么而吵架?原因就在于男的在詢問了女的喝什么以后,沒有按照對方的意愿進行選擇。本來如果不問這一句,女的可能也不會在意男的為她選擇了什么,但是詢問了以后,再不按照她的意見辦,這就造成女的認為男的不在意她,不尊重她。
這其實是一個溝通與反饋的問題。什么是溝通?就是雙方就某一事情進行信息的雙向傳達,并在不斷傳達、反饋中達成共識。而這對情侶之所以會出現矛盾,就在于男方忽略了對女方信息的反饋,從而使得女方接受了錯誤的信息,而最終造成了誤會。男方詢問女方喝什么,表達了對女方的一種尊重。而女方也給予了回答,但男方最終的選擇并未依照女方的意愿。這本身沒有錯誤,不是別人說什么就做什么才是尊重,但問題的關鍵在于,男方沒有對最終的選擇給出自己的解釋。女方由于沒有被告知,而事先又被征詢意見,那么在她理解來,男方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的意見,也就是對自己的不尊重,誤會由此產生。
其實,這種現象在企業里也是經常可以看到的。在企業里,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在開會解決問題的時候,會議的主持人總是希望大家能夠踴躍發言,多提出一些方法,在這種情況下,發言的人基本都是對自己的方案進行了深思熟慮之后才提出的。但是這個時候,作為傾聽一方的會議主持人或相關負責人,卻沒有表現出一種對方案的興趣,甚至還有意無意地流露出一絲不滿意。這樣的話,在他發言之后,基本就不會有太多的人有興趣說話了。既然你都不會聽,他還說什么呢?另外一種更讓發言人傷心的情形就是,相關負責人在仔細認真地聽,甚至還做了記錄。等到別人發言結束后,負責人卻沒有對此做出相應的評價,不說行也不說不行。后面的人,基本也不會發言,因為他們會認為說了你也根本就不重視。
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會議會有“會上沒人說,會下一火車”現象的原因,因為他們的意見沒有得到必要的反饋。而如果員工不愿意說出自己的意見,作為管理者無法同下屬進行溝通就是個問題,如果其他人由此而覺得自己在團隊里根本沒有話語權,并引發工作挫折感的話,將極大地降低員工滿意度。員工滿意度下降,管理者就非常難處理,因為員工會有抵制,后果那是相當的嚴重。
一個好的管理者,會利用許多機會主動接觸員工,傾聽員工的要求與呼聲,以此來表明自己重視員工、關心員工;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則會在仔細傾聽之后,給予傾訴人必要的反應,以此向對方表示“我很重視你所說的”,這樣傾訴者才會覺得傾聽者聽進了自己所說的話,而不是把自己的話當成耳邊風,這些話也沒有“左耳進、右耳出”。這樣,他們才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即便是沒有采納他的意見,但他知道管理者為什么沒有采納,也同樣會感到滿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