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作為聯合國義工服務組織(UNV)的一員,在南非做義工。我們的任務是給那些居無定所,在瑟瑟寒風中艱難求生的窮人捐衣捐物,幫助他們度過一年當中最難熬的日子。
那天,我們到批發市場買了衣物、被子、玉米粉和餅干,然后直奔郊外一個叫利比利亞的廢舊農場。
盡管之前我有相當的心理準備,但目睹到眼前的一切時,還是吃了一驚。到處是貧民自己用鐵皮和木板搭建的簡易住房,四壁透風。更糟糕的是這么大一片居住區,我竟然沒有看到一根電線和一支自來水管,半封凍狀態的污水肆意橫流,讓人無處下腳。
最先沖出來的是那些可愛的孩子,衣衫襤褸的他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瞪著單純的眼睛。盯著我們,揣測著我們的來意。
望著這些可憐的孩子,我迫不及待地從車上拿出衣物,朝他們走去。
“劉,你在做什么?”馬丁突然大聲問我。“快點把東西送給他們啊,這些孩子急需。”我解釋說。
“把東西放下!”馬丁沖到我跟前,漲紅著臉。近乎粗魯地奪下了我手里的東西。“你不能這樣就把捐贈送出去。”
可面對圍上來的孩子們,馬丁的臉上卻露出慈祥的笑容。柔聲問道:“孩子們,愿意幫我們做點事情嗎?”
那些可愛的小孩怯生生地咧著嘴笑,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其中一個被同伴惡作劇似的推了出來。
“非常好”,馬丁鼓勵著說,“如果你能幫我們把車上的東西搬下來的話,我想,你會得到酬勞的。”那個小家伙走過去,接住了從車上遞下的一小袋玉米粉。
“好極了”,馬丁夸張而富有感染力地叫著,“謝謝你的幫助,這是你應得的勞動報酬。”他把一身棉衣和一小桶餅干遞給了那個小孩。小孩興奮得兩眼放光。
“車上東西很多,有誰愿意繼續幫助我們呢?”馬丁半蹲在這些孩子們面前問。
孩子們一擁而上,很快幫我們把東西全從車上卸了下來,理所當然的,每個人都得到了一套棉服和一份玉米粉或者餅干。
這時,聞訊趕來的其他孩子看到已經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做時,不由得顯出失望和對得到“酬勞”同伴的羨慕。馬丁揮著手,很興奮的樣子,大聲叫著:“孩子們,排好隊,我知道你們的歌聲很甜美,為什么不給我們唱首歌呢?當然,你們也會得到理所應當的酬謝。”
那些孩子受到了鼓舞。一邊拍手一邊舞動起來,歌聲隨后響起。他們唱得非常認真,唱完之后果然也得到了一份禮品。整個下午。我們熱熱鬧鬧地把所有物品按計劃發給了孩子們。
在回去的車上,馬丁主動跟我道歉:“劉,我下午的態度不好,請你原諒。但你知道嗎?我們不能讓孩子們覺得這些東西是他們理所應當得到的,這樣會助長他們不勞而獲的惰性。他們本來就生活在一個很糟糕的環境中,我們就更應該從小培養他們正確的勞動觀念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這樣才能幫助他們樹立起改變生活狀況的信心。而且,人生來是平等的,如果我們居高臨下地進行施舍、捐贈,會讓孩子們的自尊心受挫,長大后會留下心理疾病的隱患啊……劉,沒有什么比孩子們健康成長更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