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官李鴻章曾經說過,在中國最容易干的事就是做官。而在外國,做官并不容易,上至堂堂大總統(總理),下至區區公務員,多有難堪之事。筆者從報刊擇取幾則,略加點評。
[事件]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買了一處房子,是用折扣價買的,坊間議論得沸沸揚揚。新加坡民眾覺得,李顯龍和地產商之間有隱性賄賂。結果新加坡政府積極調查之后公開結果,李顯龍買房子接受了大約10%的折扣。老百姓一看,覺得這樣的折扣處于商家促銷合理范圍,也就理解了。
[點評]在“經濟透明和法治嚴明”的新加坡,當官真是難啊!當媒體和輿論對政府官員有批評的時候,政府并不采取封殺的措施,而是主動曝光,向社會全面披露,有問題就主動檢討,沒問題也向民眾解釋。
而我們的某些官員買房,一是老百姓不了解內情,二是略有風聞也無處曝光,三是政府也無須向民眾解釋,所以才會出現某房地產商給某位官員的情婦開出一平方一元錢房價的咄咄怪事。
[事件]瑞典貿易大臣博雷柳斯剛上任幾天就被媒體接連揭露“罪狀”:一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博雷柳斯在雇保姆時未按規定繳納雇主稅;二是多年來她一直沒有繳納電視收視費;三是她在出售股票時未按規定及時向瑞典金融監督局報告。于是博雷柳斯只得引咎辭職。
[點評]瑞典這位大臣因為十幾年前還在當老百姓的時候犯下過錯,被迫“下課”。一個人有了想當官的念頭,他就必須從做老百姓時便潔身自好,“一塵不染”,不然,當了官翻起老賬還是“吃不了兜著走”。這些過錯在我們官場上是不會有人較真的,何況經過“組織考核”后,任職期間沒有發生傷亡上百人或損失上億元的事故,何以引咎辭職?
[事件]韓國總統盧武炫本打算卸任后在首爾郊區租借一套房子安度晚年。而韓國法律規定,沒有首爾戶籍的公務員一律不得在首爾租買私宅,除非是獲得“國家有功者”稱號的人。從小地方上來的盧武炫,因為戶籍仍在慶尚南道老家,所以他不能在首爾租借房屋,他后來放棄了在首爾郊區定居的打算。
[點評]堂堂一國總統,竟然不具備在首都居住的資格,這太讓人匪夷所思了。戶籍不能改動一下嗎?這純屬不費吹灰之力的小事。改動戶籍之后再在首爾買一棟別墅,這也順理成章。咱中國的官場絕不會有這類“死心眼”的人。
[事件]2003年初,英國政府規定,進入倫敦市區的汽車每天要交納5英鎊“進城費”。首相布萊爾雖然每天都交納了“進城費”,但他因為沒有按規定將私人汽車在有關部門登記備案而被判必須交納1000英鎊的罰款。
[點評]布萊爾私人汽車進城按規定交納費用,并不因自己的身份而搞特殊化。哪像中國,稍微有點級別的官員坐騎過關都是一路綠燈。他沒有登記備案可能是疏忽,也可能是忙碌,英國有關部門就不能“網開一面”,非要罰款不可?也太不把首相放在眼里了。而這正是“官本位”的中國所最忌諱的事兒。
(摘自《雜文月刊》原標題為《外國官場多有窩囊事》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