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猶太人,人們會想到《威尼斯商人》中高利貸商人夏洛克、巴勒斯坦問題中的以色列、共產主義之父卡爾·馬克思、愛因斯坦和基辛格……同時,人們還會聯想到猶太人的精明、固守傳統、富有、排他、團結等。猶太人在美國的發展歷史也是一部辛酸血淚史。
第一批猶太人
進入紐約
最先來到北美的猶太人在1654年到達紐約。那個時候紐約還是荷蘭人的殖民地。叫做新阿姆斯特丹。23個猶太男女和兒童離開巴西到紐約來,在南美他們遭到迫害。這些人到紐約后也沒有受到歡迎。
飽經患難的猶太人對美國懷有很高的期望。他們想來開創自己的生意,安頓自己的家庭,信仰自己的宗教,但是猶太人沒有想到美國也有反猶主義。
以后的兩個多世紀,猶太人數量慢慢穩步增長。在早期美國,猶太人在美國有些州受到的歧視同在其他國家也差不多。有些法律甚至限制他們從事商業和擔任公職。
猶太人努力工作,逐漸贏得了鄰人的尊重。在1776年的獨立戰爭中,猶太籍士兵英勇戰斗。猶太人還為華盛頓的軍隊提供給養。
美國建國60年之后,第一批大量的猶太移民來到美國,主要是來自德國。從1830年到1860年,十四萬四千德國猶太人進入美國尋求發展機會。
年紀輕的猶太人開始沿街兜售日用物品,有的用馬車拉著貨物銷售,成為流動售貨亭。這種銷售方法給正在工業化的美國提供了迫切需要的生活用品。猶太人迅速在美國經濟中爭得了一席之地。從肩背手提開始,猶太人走家串戶做小生意,攢足錢就開一個小店,賺了錢再開第二家,錢賺多了就開百貨公司(這種經營模式令人想起當今背個背包滿世界跑的中國人)。等規模到了一定的程度,資金充裕,就向其他商業領域發展,比如肉食品包裝,服裝制作和投資銀行。最后好多行業都被猶太人占據壟斷地位,紐約的制衣,首飾加工,出版,百貨零售和金融業全都操在猶太商人手中。
更大的猶太移民浪潮
更大的猶太移民浪潮出現在1880年代,原因是俄國和波蘭對猶太人的迫害。波蘭是東歐猶太人最多的國家。沙皇歧視猶太人的法令和惡劣的生活條件逼迫大量的猶太人移民美洲。這些東歐猶太人不像先前德國猶太人移民美洲是為了更好的發展,而僅是為了求得一個生存機會。二次大戰中被納粹殺害的多半都是波蘭猶太人。
如同其他族裔的移民經歷一樣,到美洲的路程充滿艱辛。東歐猶太人變賣家產,湊足旅費,先乘車到歐洲的一個港口,比如漢堡和阿姆斯特丹,然后從那再乘船橫越大西洋到美洲。他們坐的是價格最便宜的統艙,擠在甲板下面,缺少淡水和食物。
1892年紐約艾利斯島移民檢查站啟用,隨后數百萬的移民從這進入美國。在旅途上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猶太新移民一上岸就被移民官員劈頭吆喝,甚至推來搡去。醫生認定這些人如不是帶菌者就是身體有某種毛病。官員則反復盤問,將他們視同潛在的罪犯。
好不容易從艾利斯島出來后。這些移民投奔到美國的各個大城市。
不像德國猶太人不少到西部發展,遠達加州海岸。東歐來的猶太人選擇東部和中西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居住,比如芝加哥、費城、圣路易斯、波士頓和紐約。這些城市有工作機會但是生活條件惡劣,新移民實際上是住在貧民窟里。很多人擁擠在骯臟、狹小、黑暗的公寓里。看到20世紀初紐約下東城的老照片,一家十來口擠在一間沒有衛生設備的昏暗房間里過日子,如同鼴鼠一般,不禁感慨良多:現在的生活條件可比天堂。
東歐猶太人學德國猶太人的創業經歷,拉著沉重的小車挨家挨戶兜售小商品,掙點蠅頭小利。其他的人則是擠在潮濕悶熱的廠房縫制衣服,血汗工廠這個詞就是從猶太婦女工作的車間里產生的。
住在城市貧民窟里的猶太人經歷了各種想象得出的痛苦,但是他們盡量不讓惡劣的環境影響他們的家庭生活。猶太風俗規定已婚婦女主持家務,女兒同兒子一樣在血汗工廠打工,直到結婚時才辭工回家主持家務。男人負責宗教的責任和掙錢養家。
生活艱難也仍然虔信
自己的宗教
生活如此艱難還仍然虔信自己的宗教,這可能就是猶太人不同一般的深厚精神力量的源泉。對于傳統和保守的猶太人,宗教活動是他們生活的中心。依靠宗教,他們維系著猶太人的社區,生活方式,對后代的猶太文化教育。這使他們區別于其他族裔的美國人,但也保持了自己的文化和傳統。猶太人中保守的人群對于自己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堅持性,大大超過美國多數其他的移民。
美國猶太人創建了自己的社區組織,提供一個社區和穩定的感覺。他們有一個重要的組織,成員是移民前所在國的親戚和鄰居。這是將以前的社會關系移植到美國來了,以提供一些生活上基本的互助。大量的猶太人是靠這種關系移民美國的。
很少有其他的移民群體像猶太人那樣對新聞媒體充滿興趣。從德國猶太移民開始,猶太人一直是美國最熱情的報紙創辦者,閱讀者和投稿者。東歐猶太人發自內心地尊重自己的學者,特別是那些付出一生時間研究圣經和Talmud(猶太成文法典)的教師(Rabbi)。
當東歐猶太新移民在美國取得經擠上的成功后,他們對知識的渴求也在增長。猶太人非常注重對子女的教育,長期以往,就形成了猶太居民的教育程度遠超過一般美國社區。注重知識和教育,是猶太人在各項事業中成功的主要原因。
中國人的尊師重道是隨著形勢而變化的。教師的地位可以是天地君親師,也可以是教書匠和臭老九,淪落為被嘲笑的對象。猶太人則永遠將教師看作是他們的精神指導者,享有近乎神圣的地位。在他們數千年歷史中,無論民族發達與淪落的時候,從來沒有斯文掃地的情形發生。
普遍熱愛讀書學習
猶太人普遍喜愛讀書學習,做母親的非常關心自己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內容。 除了播放健康節目的公共電視臺,很多家長不容許孩子觀看其他商業電視臺節目。這其實是一個很有頭腦的做法。美國民間教育機構多次對移民兒童進行測驗,得出一個一般性的結論:越是移民美國時間長,越是美國化程度高的兒童,對學習的興趣和努力程度也越低。猶太父母有意識地使自己的孩子同美國大眾文化保持一些距離,是幫助后代在教育中取得出眾成績的一個有遠見的方法。
在美國的猶太人奮發上進,這同他們以前在歐洲長期遭受歧視,生存艱難有關系。美國猶太人保持緊密的家庭關系,宗教是家庭生活的重要部分,居住在團結互助共同管理教育機構的社區。在經濟地位和教育水準提升之后,他們強烈地關注民權和社會正義。很多猶太后裔都是民主黨成員,甚至當積累了巨量的財富也不改變政治信仰,這也是個獨特的現象。這主要是出自猶太人苦難深重的歷史培養出來的社會正義感。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就連大金融投機家索羅斯也討厭共和黨。
20世紀初東部大城市發起的不少社會改革和文化運動,領導者都是猶太知識分子。
東歐猶太人不斷增加的一個因素是剛剛站住腳的猶太人將他們的親戚朋友接來美國。越來越多的猶太人極大地擴展了美國猶太人社會。也影響了加拿大的猶太移民。到1921年,加拿大居住著十二萬六千猶太人,多半住在蒙特利爾和多倫多,當時多數人也像美國的猶太人一樣住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貧民窟里,后來很多遷移到西部去,建立了自己的社區。
到了三十年代中期,德國納粹分子加劇迫害猶太人,大量的猶太難民開始涌向美國的口岸。這個時期來的德國猶太人不同于半個世紀以前東歐身無一技之長的貧窮猶太人。他們能夠出錢逃出德國,3/4的人超過40歲的年紀,多半是學有專精的律師、醫生、商人、出色的科學家、心理學家、學者、作家和藝術家。這些人給美國輸入了大量的高級人才,后來不少人對美國社會做出了出色的貢獻。
二次大戰時出現了猶太移民歷史上最悲慘的一頁。不顧納粹德國瘋狂迫害猶太人,美國國會頑固拒絕增加猶太人的移民額度,甚至不準多艘滿載猶太難民的船只靠岸,迫使他們返回德國。這些猶太人周游列國,頻頻叩門不開,只能回到歐洲,當中絕大多數都成集中營里的冤魂。
美國是猶太人
最多的國家
今天的美國是猶太人最多的國家,約有六百萬。猶太移民第一代就在美國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猶太人做出了同他們人口數量極不成比例的巨大貢獻,成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少數民族。教育、新聞、出版、金融、商業、科技、藝術、政治、醫學等各個行業的領導人物不少是猶太人。專業有建樹者群星燦爛,難于悉數。
隨舉數例:除了人人皆知的科學巨人愛因斯坦,還有著名婦女社會活動家埃瑪·古得曼,被威爾遜總統任命為大法官的工運領袖路易斯·布朗戴斯,為黑人爭取民權的自由派猶太人艾比·霍夫曼,大名鼎鼎的作曲家喬治·葛式溫,指揮家兼歌劇導演伯恩斯坦,鋼琴家霍洛維茨,民間音樂巨星鮑勃·迪倫,歌唱家電影演員斯特拉森德,電影導演伍迪·艾倫和史匹爾伯格,作家索貝洛和辛格,金融家索羅斯,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和語言學家喬姆斯基,學者政治家基辛格和美國第一位女國務卿奧爾布萊特,還有2000年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李普曼,都是猶太裔。
(永鋼,自由撰稿人,現居美國紐約長島。)
(責任編輯 唐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