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食堂早餐有煮雞蛋,因此在食堂就餐的每個人剝雞蛋皮的方式就成了一景。我從幾位同事剝蛋皮的方式中得到啟發——即如何剝雞蛋皮與人的性格有關:
一
趙姐剝雞蛋皮很仔細,她拿著煮好的雞蛋在桌子上反復磕,把雞蛋周身統統磕一遍,每一個點都要磕到,然后才開始剝皮。
有幾次我與她坐一起問她:“假如在野外,沒有磕雞蛋的地方,你怎么辦?”趙姐毫不猶豫地回答:“那就不吃了。”
那天,趙姐拿著早晨沒吃的雞蛋回到辦公室,說是中午再吃。可上午過半她就餓了,便偷偷剝雞蛋皮。趙姐的辦公桌緊挨門口,她輕輕在桌子上磕了幾下,屋里很靜,磕雞蛋的聲音就顯得大些,坐在里面的李工以為有人在敲門。說:“請進。”嚇得趙姐不敢再磕雞蛋了。
過了一會兒,趙姐見沒動靜了,又磕了幾下雞蛋。李工還以為有人在敲門,又說請進。這樣反復幾次,李工不高興了,邊往門口走邊說敲門又不進來誰在搗亂!趙姐小聲說:“是我在磕雞蛋了。”
這種人做事一板一眼,不偷工減料走捷徑。
二
夏哥習慣一手拿著煮雞蛋,照著另一個握成拳頭凸起骨頭的手上使勁一磕,比幸運52欄目主持人李詠念完題甩手扔出小題板還要瀟灑。
昨天,夏哥到主任辦公室,進門時沒敲門,主任正和外單位的人說事。事后主任說夏哥這樣亂闖辦公室不是一次兩次了,這次當著外人的面真不禮貌。由于我們辦公室離衛生間近,經常能聽到打掃衛生間的人敲門,大聲問有沒有人。再加上夏哥大概在家里鬧了點矛盾心情不愉快。夏哥說:“我又不是打掃衛生間的,進門前還要敲敲門,問一句有沒有人。”大家都愣住了,主任生氣摔門出去。
這種人做事不講究方式方法,尤其在情緒不好時更是不撞南墻不回頭。
三
沈工剝煮雞蛋是一絕。他有專門的工具一根小木棒。沈工每次剝雞蛋皮都先用木棒在雞蛋四周敲,就跟敲木魚差不多。我說過沈工磕雞蛋皮也要有專用工具,你可真夠累的。沈工還數落我一番。
前幾天的一個上午,我們要下發急文,文件已經打印裝訂好正準備往下發時,主任讓在后面加上兩頁附件。沈工沒找到起釘器,便趕緊到外面去買。這時領導來催問急文是否下發,看到急文還在桌子上放著,問怎么回事,大家誰也不知道。幾個人看了看急文和附件。什么也沒說,一齊動手三下五除二拆下釘書釘,加上附件再裝訂好。
開始往下發的時候沈工滿頭大汗地回來,領導批評沈工大家在這兒緊忙,你倒跑到外面鍛煉身體去了。
沈工這樣的人做事一貫規規矩矩,一絲靈活機動的時候都沒有。
四
大魏剝雞蛋皮是用手使勁捏。我問他:“你這樣捏就不怕用勁過大,把雞蛋捏扁?”大魏說:“剝了那么多年雞蛋了,這點勁還掌握不好。”
有一次我們部門討論一項策劃,大家都表示贊同,并說了做好這項工作的決心。就差大魏沒表態了,領導征求他的意見。大魏說:“我沒得說。”頓時語出驚人,屋里立即鴉雀無聲。大魏可是我們部門的技術尖子,在這樣大的策劃方案前他持反對意見,肯定說明策劃方案還有一定缺陷。同事們紛紛睜大眼睛,準備傾聽他的意見,沒想到他頓使出最大力氣的。
大魏做事就是這樣,表態的方式獨特,很容易把大家搞得一驚一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