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將愛情進行到底
馮曉泉和曾格格有著非常近似的成長背景。生于哈爾濱的馮曉泉6歲起隨父馮永興——國家一級嗩吶演奏家學習嗩吶。曾昭斌,就是后來的曾格格,生在北京,6歲起隨父曾廣誠學習竹笛,如今,兩人都是中央民族樂團的國家一級演員。
那時,曾昭斌和馮曉泉都在北京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學習,他比她高一屆。剛開始,曾昭斌對馮曉泉印象特別不好,因為他很調皮,總在班上出壞主意。有一次,馮曉泉正拿著水槍和一群男孩子瘋鬧,不小心,水全噴到了曾昭斌身上,作業本全濕透了,她氣得跑去找老師告狀。第二天去上課,看見馮曉泉低著頭站在她的教室門口,曾昭斌大度地說:“算了,以后注意點就行了。”馮曉泉卻斜著眼看了看她,“再告我的狀,看我怎么收拾你!”曾昭斌氣得跺腳,他卻咧開嘴樂了,從身后抽出一管竹笛塞到她手里就跑了。曾昭斌輕輕吹起了笛子,這壞家伙雖然調皮,選的笛子還是一流的!她忍不住笑了。
后來,她了解到他學業非常優秀,連續3年6個學期被評為三好學生,踢足球、跳高、速滑、短跑樣樣出色,經常聽老師把馮曉泉當作榜樣來教育其他同學,讓她對馮曉泉的看法也慢慢改變了。
考大學的時候只有一個保送名額,馮曉泉當時是學校里惟一一個保送者直接進入中國音樂學院。他沒有考大學的任務,但他還老是朝曾昭斌獻殷勤:“哎,你那個地理復習怎么樣,你那歷史復習怎么樣了?哎,這個星期六你能不能看我們踢足球?”他們就這樣開始了交往,直到曾昭斌后來也考入他所在的大學。大學時的馮曉泉迷上了流行音樂,每晚都會和一幫哥們在琴房“切磋”技藝,曾昭斌便名正言順地經常到曉泉的琴房聽曉泉唱他自己寫的歌,曉泉也愛看格格吹笛吹簫的樣子,他們成了大學校園里人見人羨的“音樂戀人”。不過,相似的校園戀人許多都分了手,只有曉泉與格格堅持著將愛情進行到底。
你是我心中永遠的“格格”
馮曉泉大學畢業的第二年就和曾昭斌結了婚。
馮曉泉創造出的民族新音樂的代言人就是他生活和事業上的愛侶曾格格。演藝圈里幸福的姻緣屈指可數,馮曉泉和曾格格可以說是既幸福又美滿的一對。
當初他們的結合被譽為“龍管鳳笛巧姻緣”,在圈內曾傳為佳話,而今“婚齡”雖已不短,但兩人看起來卻還是一副大孩子的純真活潑樣,全然沒有一點兒婚姻的“滄桑感”。說起幸福的“秘訣”來,他們都說,是民樂使他們走到了一起,而對民族新音樂的孜孜追求使他們的生活更加有聲有色。
幾年下來,馮曉泉的《中華民謠》、《冰糖葫蘆》等歌很快唱遍了大街小巷。他和妻子商量要改良他們的音樂,既要保留民族的特色也要有時尚的元素。那個時候正是《泰坦尼克號》風靡之際,在現代音樂的襯托下蘇格蘭風笛聽起來就像山澗的流水。“我們為什么不能那樣?”曾昭斌說,“而且未來的音樂是視覺的音樂,我們不僅要向觀眾傳達我們的音樂美,還要包裝我們的形象!”。
“那就先從你開始,我覺得你得有個叫起來響亮的藝名。”馮曉泉拉著妻子的手說,“我已經為你想好了叫格格。你是正宗的滿族人,倒退百十年,沒準兒還是個真格格呢。重要的是你是我心里最最尊貴的公主,我想天天叫你公主,可當著人多不好意思啊,你叫了格格,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叫你了。”
曾昭斌心里漾滿甜蜜,從那一天起,她就正式改名叫曾格格了。
不久,美國總統克林頓來華訪問,文化部主辦《歡迎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音樂會》,安排曾格格演奏笛子名曲《牧民新歌》。接到邀請后曾格格很激動“克林頓非常懂音樂啊,而且他自己就會吹薩克斯!”“那又怎么樣,我老婆可是世界上最好的簫笛演奏家!”馮曉泉說。“可是萬一出點什么差錯自己丟人是小事,丟國家的人我怎么對得起全國人民?”曾格格苦著臉說。看著妻子一本正經的樣子,馮曉泉立馬保證這幾天他把手邊所有的事放下全力支持格格的演出。“首先不要惹我生氣,天天給我做好吃的,指導我練習,你能做到嗎?”曾格格問。馮曉泉立正敬禮說:“小的這就去為公主做好吃的。”曾格格使勁捂住嘴不讓自己笑出聲來。
有一天,曾格格彩排完回家,遠遠地就看見馮曉泉站在陽臺上向她招手,吹著嗩吶迎接她。曾格格坐定之后,馮曉泉端上了一碗粥:“公主殿下,這是小的專門請中醫為你配的藥膳,有清熱去燥、潤肺養顏的功效,這粥至少要煲五個小時,每天喝一碗,保準你的演奏能震撼克林頓!”曾格格感動得眼淚在眼眶里打轉。
演出那天,馮曉泉親自送曾格格去人民大會堂,并一直等著演出結束,那天的演出成功極了,曾格格靚麗的臺風,飄逸出塵的裝扮,宛如天使的儀容將人們帶入了一個美輪美奐的意境里,美國總統克林頓特意趕到后臺看望曾格格,克林頓說他以前很喜歡蘇格蘭笛子,沒想到中國笛子比蘇格蘭笛子還好聽!
從人民大會堂出來,夜已經很深了,曾格格長長出了一口氣說:“好久沒在這么靜的街上散步了,不如我們走回去吧。”馮曉泉轉過臉,憨憨一笑蹲下身來,“你干什么?”曾格格打著他的背問。“背你啊。”馮曉泉說。寂靜的大街上灑滿了他們的笑聲。
常度蜜月為婚姻保鮮
如今,馮曉泉和曾格格已經結婚十幾年了,可二人還都保持著孩子的心態,他們之間的愛意一如初戀般濃厚,這大概也要歸功于他們“另類”的蜜月觀念了。曉泉說,每次去外地演出,他們都把其當成蜜月旅行來過。由于兩人既是同行又在一個單位工作,所以幾乎每年都要一起出國訪問演出五六次,至于國內就更多了。馮曉泉還有一套獨家的“火花理論”:蜜月在婚姻中的位置真是太重要了,兩人的情感集中爆發,產生的火花讓人難忘,可是等蜜月過去了,這種火花也就慢慢消逝了。如果能夠把蜜月的感覺持續下去,那么愛情之花就會不斷越開越盛,等到老了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坐在搖椅上慢慢分享年輕時積聚下來的愛情火花了!
有一年的情人節,曉泉和格格雖然都在北京,卻因同一時間不同地點各自有演出,而不能一起過。當格格在長富宮一曲奏罷,正在回謝滿堂如潮的掌聲時,只見一個男孩捧著一大束玫瑰跑上臺來,格格定睛一看,竟然是馮曉泉。格格被這突如其來的喜悅驚得眼里充滿了淚水,臺下的觀眾也被這情人節的浪漫所感動,掌聲長久不息地回響在音樂廳里,似乎要替他們把這份愛意送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親密訪問
親密:都說娛樂圈的婚姻不長久,像你們這樣的恩愛夫妻不多見,你們愛情長久的秘方是什么?
馮曉泉:圈里邊的婚姻也不像外界說的那樣,只是現在媒體把一些東西夸大了,圈里恩愛夫妻挺多的。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的話,首先要共同進步,不能差距太大,然后是謙讓,還要互相體貼。
親密:從開始的初戀一直到結婚,真的很難得。你們這一路是怎么走過來的?
馮曉泉:我們的初戀和婚姻就像我們的一首歌《天上人間》,初戀完全是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就緣漫步在云端。畢業后走向社會,接觸了實際的生活,特別是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租住在一個只有不到9平米的小屋里,收入也很少,日子過得很辛苦。但我們還是堅持走下來了。
曾格格:當時沒有什么苦的感覺,覺得很有意思,很幸福。只是和現在相比,物質上確實挺艱苦的。
親密:給讀者們推薦幾個適合夫妻親密時候聽的音樂吧。
曾格格:《手心手背》《地雷》
馮曉泉:《踏春歌》《逍遙自在》
親密:你們認為親密的最好境界應該是怎樣的?
馮曉泉:天上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