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產發展,人才是關鍵】

不管是發展個私工業,還是發展高效農業,人的因素始終是第一位的、決定性的。農村的一些個私企業,有的本身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層次就比較高,有的是做出口的,這些小企業同樣也面臨著人才方面的制約和壓力。農村要發展,群眾要富裕,這些企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黨委、政府,應該做的是如何營造一個更加良好的發展氛圍,特別是針對小企業發展中人才引不進、留不住、勞動力緊缺等問題,主動服務好,認真解決好,支持小企業的發展壯大。
【五個“沒想到”】
沒想到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此旺盛。蹲點第一天,費建文到特色文化示范戶陸坤才家走訪,十多位村民正在看“三跳”(當地民間說唱)。登記薄上滿滿記載了幾年來的借書情況,費建文在與老陸的交談中得知,雙休日、寒暑假還要鬧猛,就是書不夠借。清明節晚上,費建文與村民一起在露天廣場觀看“我們都來種文化”城鄉互動文藝晚會,近千名群眾扛著板凳、提著椅子從四面八方匯攏來,說明逐步富裕起來的農民對精神文化的旺盛需求遠遠超出了預期,說明在這方面我們還要大做文章。
沒想到村個私企業對人才的渴求如此迫切。在與企業主座談走訪中,他們求賢若渴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不僅是熟練的勞動力短缺,經營管理和營銷、科技等方面人才更缺。偉業絹紡的董事長楊良如深感壓力巨大,感慨地說:“企業要發展,關鍵靠人才”。確實如此,原來主要關注大中企業和外資企業,現在村級個私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企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型轉變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我們應該在積極引導、提供服務上做得更深入。
沒想到村民對農資價格過漲的反響如此強烈。調研中詳細詢問了事關農民切身利益的有關情況,農民對農資價格漲幅過快反響較多,小組長會議上,小組長沈海良直言不諱的提出了化肥農藥價格上漲快、藥效一般的現狀,其他村民代表也紛紛談了各自看法,認為柴油、電費、化肥、農藥價格持續上漲,但糧食、蔬菜的售價漲幅很低,遇到災害、或競爭激烈時還要虧本。我們基層黨委政府應該向上級進一步反映,為民呼吁。同時,村民對特色種養業的技術需求也非常迫切,這些方面,我們過去在工作上是關注不夠的。
沒想到老百姓對黨和政府的感恩之心如此深厚。廟頭村黨組織把為民謀利放在第一位,積極開展村莊整治,帶來了群眾看得見的實惠。村民陸子林說:“近年來老百姓確實看到了明顯成效,廟頭村搞得像城市一樣美了,群眾都很滿意”。走訪中隨機詢問了幾戶農戶,都對村黨組織的工作業績表示肯定,都說村干部好、共產黨好、政府好。想不到村里做了一些應該做的小事,群眾就千恩萬謝,聯想到有的干部計較官大官小、錢多錢少,待遇高低,真是不應該。
沒想到村干部的工作如此辛苦。廟頭村的老百姓對村干部充滿了理解和信任,村民組長沈錦文說:“我們村的村干部為了老百姓跑前跑后,沒有雙休日,成績有目共睹,特別是反映在新農村建設中,去年成功創建省級小康示范村,我們真的感動”。村民徐月清說:“村文化廣場原是一片洼地,到處是垃圾,現在變成了公園,翻天覆地搞新農村建設,村干部最辛苦”。聯想到以前有些媒體關于個別村干部橫行鄉里的報道,形成鮮明對比。從蹲點情況來看,廟頭村村干部做了大量實實在在的工作,贏得了老百姓的高度評價,正如原省委書記習近平評價好支書鄭九萬時所說:老百姓在干部心里的份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份量就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