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氣回腸的樂章,始于無聞,終于無聞;
湍急飛瀉的瀑布,始于寧靜,終于寧靜;
聲勢顯赫的權(quán)勢,始于落寞,終于落寞。
形形色色的人生,始于平淡,終于平淡。
老媽從二十歲嫁給父親,至今已經(jīng)在老家的小村里生活了58個春秋。春去秋來,時(shí)光荏苒,老媽依然素面朝天,來去自如,簡潔如初。
按照老爸的話說,老媽是“最好養(yǎng)活的人”、“最知足的人”、“最平和的人”。在我們的記憶中,老媽食不求精,只要能裹腹即可;農(nóng)不求華,只要能御寒即可;住不求闊,只要能容身即可。老媽一生都在平平淡淡中度過,沒用過高檔的化妝品,沒穿過名牌服裝,沒吃過山珍海味,沒住過高樓大廈,但老媽依然天天樂樂呵呵,不管是忙于家務(wù),還是往來于鄰里,都把淡然平和寫在臉上。老媽以她的平平淡淡影響著我們兄弟幾人,也贏得了屯中的好人緣。我家一年四季是屯中的“書場”,來此閑坐海侃的鄉(xiāng)親們像園子里的韭菜,一茬接一茬。
樸素的鄉(xiāng)親們說:平平淡淡的人好處,平平淡淡的人長壽。
鄉(xiāng)親們的話平實(shí)中蘊(yùn)涵著大道理——
生命的過程本來就很平淡,就像一片落葉,先是一星鵝黃,繼之碧綠,接著泛紅,最后變成黃色而歸為泥土;生命的內(nèi)容本來也很平淡,就像一杯白開水,人們根據(jù)個人喜好而放茶、放糖、放咖啡……于是才有了百味人生。
佛說:“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常懷平淡之心的人,待人處事寬嚴(yán)相濟(jì),方圓得體,厚德載物,雅量過人,心中有春風(fēng)楊柳之隨和,胸中經(jīng)天行地之豁達(dá)。
平淡之人遠(yuǎn)離欲望,放平心態(tài),“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不從物喜,不從己悲,捕捉生活的真趣,享受生活的真樂。
平淡的人懂得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所從放眼江天,胸襟開闊,為人熱情而不做作,處事忠誠而不虛偽。
平淡之人懂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所以善待生活,簡化生活,得失恰如風(fēng)過耳,名利富貴不須真。
平平淡淡的人最健康,平平淡淡的人生最美麗。
平淡的人,最幸福;
平淡的人生,最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