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她一直在想:一定要努力工作,攢夠了錢就離開工廠去開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店。四十八歲的時候,她下崗了,之后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一時之間,天都快要塌了下來。誰都知道,四十五十的人,要重新找個工作談何容易。于是,她就這樣在家賦閑起來,再不敢有任何想法。一天,對面住著的一個老人要敲響了她家的門:我要出去一段時間,但家里養的花鳥卻沒人侍弄,能請你幫我照看一下嗎?大家都是鄰居,又是這么一個簡單的事情,她欣然答應了。半個月后,老人回來了,看到自己心愛的花草和寵物鳥比離開時更加精神了,特別高興,硬塞給了她一些錢作為報酬。
代人臨時護理花草蟲魚也能得到別人的肯定?一個念頭閃電般在她腦海中亮了起來,一種莫名的熱情代替了下崗的頹喪。幾天后,她創辦的花鳥旅館開業了,專門在顧客出差時替他們托養花鳥。可是,這一全新的而大膽的想法真的可行嗎?別人會愿意為臨時出差而花錢讓花鳥“住旅館”嗎?出人意料的,由于這一業務滿足了眾多人們的需求,花鳥旅館生意非常火爆。她終于因為自己的一個想法重新走上了創業的路子。并且,因為這個想法,一個全新的行業、一種全新的消費觀出現了。
故事講到這里并沒有完。另外一個人聽說了這個故事以后,沒有盲目地去學習,而是進一步去思考,有了更多的想法,并由此受到啟發,成立了一家租綠公司,專門給別人提供花草租擺服務。于是,現在非常普遍的一個行業——花草租擺——出現了,更多的人接受了租擺花草這一個消費觀念。
在這之前,要是有人說幫人臨時照料花草蟲魚賺錢,肯定被認為是不可思議。可是,就是因為這么兩個不可思議的想法新開辟了兩個行業、引領了兩種全新的消費觀念。這在她剛剛下崗后找不到生活道路的時候,是根本沒有想到的——而事實上,只要敢想,就會有路。
死于經驗,生于無知
坐在我對面的是一個很成功的民營企業家,其貌不揚的,一臉憨憨的笑。如果沒有同席者鄭重地介紹,還真難相信他會是一個資產近億的老板。卻不過心中的疑惑,我在舉杯時問了他取得成功的秘訣。他回答說:我的成功是因為我無知。因為無知而成功?這是什么邏輯!看出我的不信,這個企業家作了解釋:“我的最大一桶金來自東莞地產。當年,東莞經濟蕭條,土地價格大幅下跌。熟悉市場的經濟學家預測,由于經濟的復蘇需要較長的周期,土地價格還將繼續走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多數市場分析人士和對熟悉市場的企業家都退避三舍,連手頭已有的土地都想盡快出手以盤活資金。我看著大片的土地荒廢閑置著,覺得挺可惜的,就拿出前幾年做生意賺下的所有積蓄,還向朋友借了不少錢,以極低的價格一下子圈了幾千畝土地。我本身就是一個農民,沒什么文化,當時也沒有認真去分析市場。我的想法很單純:這么多的土地,如果將來沒法轉手,大不了從老家招些人來種農作物。這么便宜的土地,就是用來種莊稼估計也不會虧到哪里去吧。”說到這里,他臉上又露出了憨憨的笑。
后來呢?后來在政府的努力和干預下,當地經濟迅速復蘇,地價以數十倍的價格上漲。結果這名企業家就靠著這一批土地發了家。
這個企業家的故事讓我想起了一個實驗:弄一個玻璃容器,將唯一的開口處控制成漆黑的環境,然后將一只蒼蠅和一只蜜蜂放進去。實驗的結果是蜜蜂在經驗的指導下一直拼命往透明的玻璃壁上去撞,直至死亡。而蒼蠅則由于沒有“光亮處就是出口”的經驗知識,四處亂撞,往往能夠在不長的時間內從出口處鉆出。從這個意義上講,真的是“死于經驗,生于無知”了。當然,死于經驗,實際上是死于固執和畏縮;生于無知,實際上是生于靈活與勇氣。
大概是看到我在沉思,握手的時候,這個企業家又補充說:“當然,我那是大老粗瞎鬧。真正的要做生意,還得靠你們這些有知識、懂行情、會分析的知識份子。這不,最近幾年,我感受到了知識的重要,抽出時間自費到大學學習了經濟學的知識。現在回頭看看當年的經歷,覺得特別后怕。不過要是早學了這些知識的話,我當初是絕對不敢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涉足地產的。”這段話,在我聽來,卻近乎是安慰了。
有些時候,經驗往往束縛了我們的思維,而因為無知,卻能給人以膽量。因為沒有了慣有知識指導下對危險的估計,所以也就少了畏首畏尾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