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個有錢卻不快樂的人。成長過程中的許多事讓他難以忘懷。他說,小的時候家里窮,鄰居總是明目張膽地欺負老實的父母,就連伯父們也是這樣,他那時年紀小,看到父母受人欺負就紅了眼睛,攥緊了拳頭,結果別人給他腦袋上一巴掌:小子,甭不服氣!
讀初中的時候,他學習成績最好。有一天有位同學丟了錢,直接走到他面前對他說,我的錢不見了。他大聲地辯解,可是同學們都用懷疑的目光看著他。老師說,誰拿了錢就請在下課后交給老師,老師會為他一時的糊涂保守秘密的。老師這話是對著全班同學說的,可是他卻敏感地意識到,老師這話分明是針對他的。那一刻,他覺得自己憎恨這個世界。
這些不堪回首的經歷成為了他奮斗的動力。為了成功,他吃了很多苦,好在,終于有一點小小的成就,他買了大房子,接了父母來城里住。這樣的生活讓一生貧困的父母很滿足,每天都笑呵呵的,有時候回憶起從前不免感嘆,那個時候打死他們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而這些,都是托兒子的福啊。他們是快樂而滿足的,而他,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他真想趾高氣揚地走到那些曾經侮辱他的人面前,把他曾經受到的那些侮辱加倍倍奉還。可是時光無法倒流,那些仇恨在他心里撒下了種子早已長成了參天大樹,他越來越暴躁,待人越來越刻薄,只有當他把一些極具侮辱性的話潑向別人的時候,他的心里才會感覺暢快。
有一天,他終于忍不住責問起自己的父母來了,他不明白他們為什么可以如此悠然地享受生命,難道曾經受過的那些白眼和侮辱他們全都給忘了嗎?
而父母也是在那一刻才明白看著事業有成的兒子是為了什么不快樂。一向不善言辭的父親竟然對他說了一番頗有哲理的話,他說如果回憶讓自己痛苦,那干嗎還要回憶,這樣好的生活,不拿來享受,反倒拿來折磨自己,豈不是和自己過不去。
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心態有問題。看到年邁的父母都能如此達觀地對待生活,他告誡自己,一定要學會放下。試著放下仇恨,一段時間過后,他發現,好像是自己把那些仇恨放大了,再過一段時間后,他發現,當他不再把注意力放在仇恨上面時,那些仇恨自己慢慢地變小了,小到不再能影響自己的生活了。第一次,他發覺生活是那么美好,他長長地美美地舒了口氣,總有一天,他會徹底放下仇恨,讓心中只有愛。
海格力斯是古希臘神話的一個大英雄,從來沒有被人打敗過。可是有一天,他在一條崎嶇的山路上被一個東西絆了一下,低頭一看,發現是個袋子。他氣惱地踩了踩,袋子不僅沒被踩扁,反而更大些,他抓起一根木棒狠狠地打那個袋子,袋子竟越來越大,最后堵住了山路。這時路邊走出來一名智者,他告訴海格力斯,這個袋子就是“仇恨袋”,“仇恨袋”這個東西你越理它它就越強大,相反的是,你看也不看它一眼,轉頭走開,它就會慢慢地縮小。從未被人打敗過的海格力斯卻被“仇恨”打敗,是因為仇恨是個你越在乎它它就越強大的東西,相反,你不理它,它自己就偃旗息鼓了。
其實仇恨這個詞,對每個人來說都并不陌生。不是每個人都有包容一切的胸懷,受到委屈,遭遇不公,看到本應屬于自己的東西輕松地落到別人手里……仇恨的感覺,不知不覺地在心底的某個地方滋生蔓延,而背負著“仇恨袋”的人生,只會越來越沉重。
唯一的辦法,就是卸掉那些“仇恨袋”。“仇恨”終究不過是一種堵在心里的情緒惡瘤,這種情緒惡瘤,你大可以搬走它,或者繞過它,它自己就會無趣地消失。而你越理會它,越在意它,它就會得意忘形地膨脹起來,然后充斥你的整個人生。所以,人生一定要放下那些所謂的仇恨,當你遭遇可能引起仇恨的情境,理智的做法首先是應當積極地解決問題,如果真的不能解決,那么最好還是讓它真正成為過去,多想想未來和現在,而不是背負著仇恨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