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出國留學是深造,倒不如看成是去歷煉,在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后,等待你的會是無限的發展機會。畢業于北京大學計算機數學專業的戴超就跨入了這樣一種境界。
1985年,大學畢業后的戴超被分配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機技術研究所,即聯想的前身,成了柳傳志、楊元慶的同事,整天的工作就是做研究、編程序,他參與的項目屬于國家項目,也獲過中科院的獎項。這一做就是7年。
名校背景幫他“搶”到了全獎
當時,國內正出現第一次大規模的自費出國留學熱潮,戴超身邊很多人都自費出國留學了,已經在中科院計算機技術研究所工作了七個年頭的他一方面不想繼續埋頭在編程序中,想突破自己,另一方面也想去國外的世界看看,于是,就在繁忙的工作中做起了出國留學的準備,沒想到,這一準備就是4年的時間。用他的話說,自己工作很忙,根本不可能像別人那樣停下工作專心去申請學校或者放棄工作去一門心思考GRE和托福。有時候,他工作的時間甚至不分晝夜,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他參加了兩次GRE和托福的考試,第一次的分數不理想,而像他的家庭條件,如果拿不到獎學金,是很難順利完成學業。一段時間后,他又參加了第二次考試,這次分數達到了他自己的要求:托福607,GRE2200分,也正是這個好成績才更堅定了他要走出去的決心。
戴超和周圍想出國留學的人一樣,在網絡不發達的情況下只能參考四處找來的國外院校的出版物,根據上面介紹的信息了解國外院校及其申請條件。在一本出版物中,戴超找到了美國660所大學的情況介紹,因為出身北大,雖然工作多年,北大學子的傲氣和清高依舊沒有消退,所以,戴超想自己應該申請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在那本美國660所大學的出版物上,他瞄準了普林斯頓大學等排名較前的學校。此外,還申請了其他國家排名在前的幾所大學。
他的高分引來了國外很多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其中有芝加哥的伊利諾依大學、加拿大的馬尼托巴大學,這兩所學校都很吸引他,也都有很優惠的錄取條件:芝加哥伊利諾依大學免學費,但生活費自己解決;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提供全獎,根據當時家里的經濟條件,思考再三,他決定去加拿大馬里托馬大學攻讀計算機技術方面的碩士研究生。
說起來他很幸運,由于學校經濟情況,當時馬里托馬大學提供全額獎學金的名額全球只有一個,中國申請的學生也沒超過100名,但學校想把這筆獎學金提供給優秀的學生,而當時全球范圍內申請該校的留學生中,只有他一個人畢業于北大,應該說,是名校的背景助了他一臂之力。
回國創業成為游戲網站的大贏家
在計算機技術行業里滾了7年的戴超,去加拿大讀研究生期間并沒感覺很費勁,加上在國內工作時已經熟悉了本專業用語,口語非常好,所以,語言障礙也不大。即使是這樣,他還是利用課余的時間和加拿大本地人交流,跟同學們一起去打高爾夫、一起聊天,抓住一切能鍛煉語言的機會。他說,那個時候出國留學一門心思想的就是埋頭把自己的研究更深入,不像如今有些人,只把出國當成鍍金的機會。
臨近畢業,與很多自費出國留學的學生一樣,他也面臨抉擇:回到國內的原單位繼續做編程?對30多歲的人來講有些不現實,自己也不甘心;留在加拿大,則會產生無數個機會和發展的空間,這時候,由于他學的專業技術性很強,加拿大當時的政策又很歡迎技術移民,所以就有不少加拿大的公司向他伸出了橄欖枝,他順理成章的留在了加拿大工作,
1999年,國內的計算機領域正在大規模的發展,受一家網絡公司的邀請,他決定回國就業?;貒蟮乃琅f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內發展,從事著游戲編程、國際合作、對外交流等工作。當時在網絡界大都虧損的情況下,他與弟弟戴宏一起參與管理的游戲網站年贏利2000多萬元,成為國內第一家贏利的網絡公司,并成功在海外上市。如果不是發生偶然的機會,也許他還會在這個行業做下去,直至成為本行業內的精英。
兩年后的一天,他在國外就讀的學校校長到中國訪問,感覺到了中國快速的發展勢頭,準備發展在中國境內的合作及吸引一些中國生源,得知他已經回國并從事著國際交流合作等工作,就找到他希望他能協助學校做點事。已經有過留學經歷并對教育看好的他就在工作之余幫著張羅起來了,成立了該校在中國的聯絡處。接下來,在他的協調下,該校開始參與中國的教育展、學校交流等活動。沒想到,這次機會居然改變了他人生的軌跡。
偶然的機會轉行國際教育
在參與國外院校來中國招生的同時,戴超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國外院校留學時比較盲目,遠沒有自己那一代人的留學目標明確。而且,自己留學后工作的感受也深深觸及著他的心,看到有些孩子的家長在幫孩子申請留學時會選擇當時比較熱的課程,如工商管理、國際貿易等專業,他清楚,這種模棱兩可的課程如果不具備專業的背景是很難有發展的,再不具備相應的工作經驗,那在就業市場上是沒有優勢、不可能立足的。
戴超認為,留學表面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的過程:自己究竟是否適合留學?自己選的專業到了國外后能否順利畢業等等。近年來,由于到英、美等國家留學“好進難出”,只要是符合簽證條件,經過申請一般都可以進入大學學習,不像上國內大學,必須要擠過“高考”的獨木橋。但是,國外大學的課程松中有嚴,看起來管理很松散,其實學習任務也是很緊張的,所有教學安排,需要學生有足夠的自制能力。而中國的學生多數習慣了填充式的學習,老師教到哪里學生就學到哪里,再加上現在的一些孩子在家里衣食無憂,而到了國外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安排,在生活方面就已經分散了一些精力,很難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所以很多中國留學生遲遲拿不到畢業證。此外,到這些國家留學費用很高,一般的工薪家庭很難支付得起,因此很多家長和學生把目光轉移到了費用較低、教學質量有保證的東南亞國家。但即使是這樣,學生們在出國前也很有必要把基礎的事情準備充分。他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幫助想要留學的孩子們做些有實際意義的工作,于是,他集中時間去了國外很多院??疾欤彩占撕芏嗝5慕滩淖鳛閰⒖??;貒蠡I集500萬元成立了一家教育科技中心,專門從事英語及留學前的培訓工作。
2003年, 戴超組織研發了一套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國際預科課程,針對準備出國留學的高中生,課程得到150多所國際院校的認證,不僅能為學生降低留學費用,同時也為學生降低了留學風險,把學生出國后可能遇到的困難,在國內就事先解決掉一大部分,為學生鋪就了成行的路。其中泰國唯一的一所純英文授課的國際大學易三倉(ABAC)大學,還將該課程作為母語非英語的國際留學生進入易三倉大學前的必修課程,并將易三倉大學的駐中國辦事處設在戴超的公司?,F在山東、山西等6個省市的16所重點高中已經開設了該課程,已有近200名學生通過了該課程的培訓,在其他大多數高中生在為“高考”做準備時,這些學生已經坐在國外一流的大學教室里進行學習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國外院校獲取學士學位,甚至有很多中國學生來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高中畢業的學生可提前在國內適應國外大學課程的英語或專業培訓,這些課程包括英語、數學、經濟、自然科學和外國文化。中國學生在8個月內完成這些課程然后再到國外學習,從語言上到專業上就不會有太大的阻力,可以比較順利的拿到學士學位?!贝鞒榻B。
就此,戴超徹底改行了,把自己的后半生完全托付給了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