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移民政策
自2002年7月意大利總理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提出了有關外來移民合法化的法律(即意大利新移民法)并經過兩院通過以來,意大利國內的移民數量激增。根據意大利國家統計局的資料。截止到2005年1月1日,意大利外國移民已從2003年的155萬人增加到2005年的240萬人,占其全國總人口的4.1%。外國移民的平均年歲31歲,明顯低于意大利人的平均年歲43歲。移民原因中,屬于工作原因的占絕大多數,約為150萬人,近年來以家庭團聚為由的移民也在不斷上升。
意大利政府轉變移民政策也是應時之舉,因為意大利國內對外來勞工的需求量非常大。在服務業中,外籍勞工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其中尤以餐館服務員和私人保姆居多。另外,歐盟的東擴和“蘇東波”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也為意大利招來了眾多東歐移民。經意大利內政部提議,意大利政府于2003年大赦了63萬名偷渡移民,“創下了歐洲國家歷史上大赦人數最多、時間最快、手續最簡捷的紀錄。”
1998年頒布了意大利共和國第一部移民法,法律明確規定了外國留學生在意大利學習和工作的權利,成為移民意大利的法律保證。2002年7月意大利修訂并出臺了新的移民法,進一步承認了其有條件接受外國移民的政策:
(1)意大利公民及外國僑民的父母(必須為了家庭團聚而不是工作);
(2)意大利公民及外國僑民的配偶和子女(必須首先取得工作許可證);
(3)凡移居意大利者必須向政府交一定的費用,通常為其個人收入的5%,作為今后無生活保障的遣返基金;
(4)非法進入意大利的外國人,無論是否有工作,一經發現立即遣返并罰以重款。
最近,意大利內閣通過了一條法令,對目前移民法的一些規則進行了修改,使生活在意大利的外國移民辦理家庭團聚的手續變得更加簡單了。
據意大利歐華聯合時報報道,新法令規定:在意大利生活的合法外國移民在申請自己的未成年子女來意大利時無需出具生活在國外的子女由其撫養的證明,與此同時移民申請父母來意大利的手續也將更加容易,只要出具父母由其贍養的證明就可以了,而原有的法令則規定只有在原居住國沒有其它子女贍養的情況下移民才可以申請父母來意團聚。
中國公民申請移民意大利,有兩種途徑申請較容易獲準:一是以意大利公民的配偶關系申請,一年之后,同住意大利的配偶便可成為意大利公民。二是在意大利投資,先申請居留權,在意大利居住滿5年,行為良好,即可申請入籍。
中國移民在意大利的境況
意大利中國僑民已超過20萬,大部分為溫州地區人士(包括文成縣、瑞安等地)。少量為浙江青田,福建三明人氏。除少部分為僑居多年的華僑外,可以說80%以上的現有中國僑民都是在1989年以后進入意大利的。
雖然意大利仍然是西方七強之一,但“古羅馬帝國”畢竟已失去其當年的風采。經濟狀況遠不容樂觀。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后新移民給其經濟發展帶來了一支強心劑。現在,外國移民在意大利經濟發展中占有引人注目的地位。
餐飲業是旅意華人的基礎行業,目前在意大利各地的中餐館達2600多家,其中米蘭400多家,羅馬300多家。在意大利北方幾乎所有人口超過5000人的城鎮都有中餐館,人們甚至說:“意大利沒有中餐館,就不是意大利”。經營中餐館比較辛苦,收入也不是很高,但“旱澇保收”,因此,許多華人企業家在從事其他經濟活動的同時,仍然堅持經營中餐館。
意大利皮具享譽全世界。同時,皮包業又是旅意華人的傳統行業,華人皮包企業在佛羅倫薩已經成了不可缺或的產業,這一點連當地政府官員都表示首肯。
“服裝業是華人的新興行業。在意大利,華人在這一行業的發展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的。這一方面得益于意大利創出的世界級名牌地位,另一方面意大利在開放對華貿易后,中國的服裝面料款式多、價錢便宜,可以大大降低成衣的生產成本,增加華人產品的競爭力。華人移民們主要從事半成品加工,即由意大利人裁剪好的半成品由華人車縫,多為中低檔服裝產品,但也有少量名牌服裝。如今,華人服裝業已幾乎遍布全意大利。經營服裝業比經營中餐館的投資少,有3000萬里拉(約合1萬5千美金)即可開業,但盈利卻比較大,因此成了華人謀生的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