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一番籌備,我的飯店終于如期開業。開業時,為了爭取到附近文化局的客餐,我擺了兩桌,通過朋友把局里的幾位頭兒請來撮了一頓。酒過三巡,局長拍胸脯說,你這個飯店今后就是我們的小食堂了,只要有客人,我都安排到你這兒。
局長果然沒有食言,第二天,他就把兩桌客人安排到我這里。幾天后,辦公室主任又帶來了一撥客人。領導對我這小店如此關照,樂得我睡覺都笑醒過來好幾回。為了牢牢抓住這位財神爺,月底拿發票找局長簽字時,我特意帶上一條“大中華”,恭敬地遞過去。局長客氣地道:“你這是于什么?吃飯付錢理所應當,下次不許這樣了。”說著把煙丟進抽屜,拿起筆來在發票上簽上他的大名。
出了局長辦公室,我不由得暗暗責備自己,一件挺簡單的事為什么要把它搞得那么復雜?人家一個大局長哪會在乎這點小恩小惠?
第二個月去結賬的時候,在要不要送禮的問題上我猶豫了半天,最后想到局長那句“下次不許這樣”的話,決定還是不送的好。打定主意,我帶上發票走進局長豪華的辦公室。局長見到我,呵呵一笑:“最近生意還可以吧?”
我逢迎道:“還不錯!承蒙您的關照,我那小店才有今天。”
“關照談不上,你開飯店也給我們提供了不少方便嘛。咱們互惠互利,互惠互利……哈哈!”局長一邊說著—邊在我遞過去的發票上簽了字。
我千恩萬謝地出了局長室,到財務科結賬時,會計看了看我的發票,抱歉地說:“最近我們戶頭沒有現金,你等幾天再來吧!”
幾天后,我再去財務科,會計回答我的還是同樣的理由。說好了過幾天來怎么還這樣?一聽這話我就火了,心想,不就是上次請客時沒叫上你嘛,憑這你就來刁難我?你不給,我找局長去,看是你大還是局長大!
從財務科出來,我直奔局長室,在樓道上遇到與我住同一個小區的方姑娘,她是一家電腦公司的業務員,我們聊了兩句,話題就轉到各自來這兒的目的上,她說文化局前幾天買了他們公司的三臺電腦,今天是來轉錢的。我聽她說錢已經到手了,就更加認定是會計在背后搞鬼,轉身就要去找他理論。方姑娘見了,把我拉到一沒人的地方說:“別急,我看看你的發票。”我把發票遞過去。她看了看,悄聲地問:“你還沒有‘上供’吧?”我明白她話中的意思,就說,原來有,后來局長不讓就沒有了。方姑娘一聽大笑:“你有沒有發現,你有‘上供’和沒‘上供’局長簽的字不一樣?”
經她一說,我才發現局長第一次簽字用的是楷書,而這次用的是草書。方姑娘說:“我早就聽人說了,局長和會計有個約定,如果局長簽的字是楷書就馬上付款,如果簽的是草書,就不付款。”
我大惑不解,方姑娘笑道:“傻了吧?虧你還做生意,這都不懂!你‘上供’了,局長心情好,寫的字自然就好了,你不‘上供’,那字能不龍飛鳳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