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他和她在同一所邊遠的農村初中教書,兩人的收入微薄,還要撫養孩子,日子雖然清苦,但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她就感到非常幸福。
他為自己不能讓愛人和孩子過上幸福生活而歉疚,可她對他說:“只要每個星期天都能吃上我們自己包的餃子,我比什么都滿足。”
她說得對,星期天是他們家的節日。那天,他倆都要共同包一頓餃子,她調餡,他和面,接著,她搟面皮,他把餡夾進皮,包成工藝品般的餃子。
兩人一邊干著活,一邊聊著國家和世界的大事,聊著他們家庭美好的發展藍圖,孩子則在一旁幫著運送她搟好的皮或他包好的餃子,一家人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之后,她下餃子,他剝大蒜,不一會,餃子出鍋了,一家人圍坐在簡陋的小桌旁,就著大蒜,吃得津津有味。
她多次甜蜜地想過,眼前的這個男人,就是她一輩子的依靠,只要他能和她一起包餃子,她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了。
他也對她說,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和她一起包餃子,因為包餃子的過程,就是夫妻交流和溝通的過程.它不但制造了夫妻之間的和諧,更重要的是體驗了夫妻共有的幸福和快樂。
后來,社會的大環境起了變化,他的心開始躁動起來,他對她說,他要掙大錢,要讓她和孩子過上比任何人都幸福的生活。她聽了他的話,開始擔心起來,對他說,我不羨慕別人的富裕生活,只要你常和我在一起,我就比什么都滿足。
他沒有聽她的,最終還是毅然辭職下海經商了。
他獲得了成功,掙了大把的錢。他在城里買了一套寬敞舒適的房子,還有了自己的車子。他勸她辭去教師的工作,她起初舍不得,但經不住他多次勸說,最后依了她,辭了工作后,在家做全職太太。
從此,她每天除了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外,便無所事事。
而他則忙于自己的生意,忙于各種應酬,一家人在一一起吃飯的日子少之甚少。
那天,她對他說:“什么時候咱們能在一起包一頓餃子吃呢?”
他笑了,說:“像咱們這樣家庭的,想吃什么,去飯店就行了,不值得自己動手的。”
她看著他一邊忙著接聽電話,一邊胡亂穿衣服的樣子,忽然感到一陣失落。
終于有一天,他少有的在家閑著沒去應酬,她對他提出包一頓餃子吃。可他說,自己包,那也太麻煩了,最近新開了一家餃子店,什么餡的餃子都有,咱們去那里,想吃什么就點什么,方便極了。
他開著車子,一家三口去了那家餃子店,他以為她是真的想吃餃子了,就一口氣點了七八種餡的餃子,而且都是揀最貴的點。不一會,服務員端來了他點的餃子,熱氣騰騰地擺了一桌子。她此時卻一點食欲都沒有,筷子就放在她面前,她卻懶得拿起它。他不解,問她,是不是不合口味,要不,咱們重點。
她的眼淚卻禁不住流了下來,他大驚失色,不知道她怎么了,就關切地詢問她。可她只是說:“沒什么,我只是想吃咱們一起包的餃子了!”
他恍然大悟,剛伸出去的筷子頓時也縮了回來,好久,對她說:“全怪我,整天忙暈了頭,走,咱們回家去,自己包餃子吃。”
這一次,是他們多年來第一次坐下來自己包餃子,又是她調餡,他和面,接著她搟皮,他包,不同的是,孩子已經大了,也一起幫著他們包起來。
眼下的情景,使她又想起了他們過去包餃子的時光,那頓餃子,全家人吃得格外香,她還多吃了好幾個呢。
從那以后,即使他工作再忙,也會在每個禮拜天,抽出時間和她包一頓餃子吃。
他問她,家里餃子的味道,就是你常說的幸福味道吧?
她說,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和你一起包餃子,和你一起包的餃子,不但味道鮮美,而且溫馨無限,這樣的餃子,我希望咱們包它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