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神秘,但不喜歡具象的魔法;向往在鬧市修行,以出世的心態(tài)積極入世,不拒絕所有新的事物。這便是慶小松對自己的定義。
是叛逆的又是禪意的
“小和尚與老和尚一同趕路。途中,功夫高強的小和尚懲治了一群強盜。入夜,強盜們潛入寺廟,意欲報復。當強盜的拳頭重重地擊向老和尚時,老和尚依然雙手合+面露微笑,強盜的拳頭揮到之處都是空蕩蕩的。最終,在佛像前,強盜們虔誠地跪拜著……”
最近,加拿大的孩子將看到一部來自中國的動畫片《ENTER THE ZEN 》。動畫片只有短短的10分鐘,還幾乎沒有對白,一個接一個畫面,像流動的剪影。這部動畫片便是慶小松制作的。
雖然只有10分鐘,也沒什么對白,但慶小松卻語出驚人:我想說明的是中國的“禪”。
一定程度上這個禪意也是被“逼”出來的。制片方要求說,題材要用中國的少林寺,受眾群卻是加拿大的孩子。怎么辦?最后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的便是這樣一個簡潔的表達。有趣的是,這種簡潔反而更體現(xiàn)出了返璞歸真式的禪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博愛精神,便以這樣簡潔的表達傳遞給金發(fā)碧眼的孩子們。
對話中,慶小松像是在問自己:“要表達老和尚比小和尚的武功更強,用更高強的武功嗎?那樣的話,不還是停留在同一層面無法深入嗎?”于是,在他看來,強盜的拳頭所及之處,是一種空蕩——不糾結(jié)于世俗的強弱,一切歸入虛無。當你所面對的已然是“空”,所謂的力量又有什么意義?
慶小松說,這便是他心目中的“禪”。
雖說“一切歸入虛無”,但千萬別以為慶小松是一個不倒翁式的好好先生;他不僅是叛逆的,還是先鋒的——就連國外最新流行的BUFF頭巾又翻出了什么花樣,他都可以聊得天花亂墜。他說:“我骨子里具有傳統(tǒng)文人的某些特質(zhì),雖然不敢自夸為文人但我又的確對傳統(tǒng)文化有著近乎偏執(zhí)的反抗和批判。我也在思考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雙重性?后來我想,可能是我不斷想去逼近那種無為而治的境界。”
扔了鈔票學畫畫
在第一眼看到慶小松時,幾乎不敢相信他是一個上海男人——那塊頭,搭個褡褳不就可以去摔跤嗎?不過,還真有一些摔跤的基因在他身上,他曾在內(nèi)蒙古生活了近10年。
慶小松的父母是中國第一代坦克設(shè)計師,當年從北京理工大學畢業(yè)后就被分配去了內(nèi)蒙古。10歲前后,父親病逝,慶小松又回到上海。大學畢業(yè)后,慶小松進了銀行工作,這在今天依然是令人羨慕的“金飯碗”,更甭提10多年前了,可他卻想離開。他說:“我從小酷愛繪畫,中學時候自己就業(yè)余學習。雖然進了銀行,但我還總想著破釜沉舟辭職去讀美院。”為了這,母親幾乎跪下來求他不要做傻事——銀行的工作既穩(wěn)定待遇又不錯,好不容易托親戚才得來的機會,卻要扔了去涂顏料?
慶小松知道通過正規(guī)渠道辭職不容易,就干方百計地在技能考試時考不及格,盡量拖延轉(zhuǎn)正,同時跑去美院了解各類招生情況。
讓慶小松沮喪的是,美院的學費太昂貴了,他家里根本承受不了。回來的路上,他忽然想起來進門時看到的一份海報,是美影廠一個動畫班的招生啟事。那時的慶小松對動畫沒什么概念,但覺得動畫和“畫”總比鈔票和“畫”更沾邊一些。他報名了。
動畫班上課是每天下午,慶小松只能翹班,再用周日加班來補償。很快,頂頭上司知道了實情,非常生氣,還把慶小松調(diào)去了保衛(wèi)科,每天早晚負責押送運鈔車。押送運鈔車可不是玩的,沒辦法離開,動畫課眼睜睜就要上不成了。慶小松一急,“我沖進她辦公室,說,我是一定要走的,你還是另派人吧!”
就是在這個動畫班里,慶小松先是以高分考進了學習班,之后又以高分進入了設(shè)計班,最終贏來了美影廠的錄取機會。
三維動畫的第一次練兵
終于,慶小松有機會拉起一支團隊,他們都是二十來歲剛剛走出名牌大學的年輕人,對動畫技術(shù)的研究比對和人打交道更感興趣。他們不怎么理解慶小松那個GG導演的頭銜意味著什么——這個大個子是來干嗎的?
《高山流水》是慶小松最鐘愛的曲調(diào)之一,他說自己聽得都數(shù)不清多少遍了。他的作品《醉花緣》的故事,便在高山流水的旋律間如一幅古老的卷軸徐徐展開。當如水的旋律浸透夜色,他的筆下出現(xiàn)了一個個古意盎然的畫面——俊朗的書生陶醉地彈撥古琴,月光流轉(zhuǎn)在田田的荷葉間,絢麗的桃花樹刺破夜空——分鏡頭本幾乎一氣呵成地畫了出來。
時至今日,回首這個作品的創(chuàng)作,慶小松依然感慨萬千:“當時誰也不知道做出來會是什么樣子,因為三維動畫的設(shè)計方法國內(nèi)沒人搞過。我曾經(jīng)在美影見過日后如日中天的美國皮克斯動畫公司導演,全球第一部動畫電影的導演拉賽特。我在和他的交談里理解和摸索以及借鑒二維動畫設(shè)計方式。《醉花緣》是我驗證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水平。”
事實上,在制作這部短片的同時,另一個更大的計劃也在同時展開。
慶小松通過朋友在歐洲最高端的動畫節(jié)——昂西動畫節(jié),租下了展位。經(jīng)過3天3夜的后期剪輯,就在從剪輯臺下來后的第30個小時,他和他的片子,踏上了這個動畫人神往的歐洲小鎮(zhèn)。
在他這個來自古老東方的小展位前,外國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腳步:原汁原味的中國文化,最先進的GG技術(shù),如此曼妙的珠聯(lián)璧合,在一雙雙綠色藍色的眼眸深處烙下了中國動畫的氣質(zhì)。
租展位,宣傳,旅行,慶小松花掉了全部的積蓄,從法國回來時雖然口袋空空,他心中卻是滿滿的,“在和國外優(yōu)秀同行的交流中,我知道了自己的位置。”
動作,只有動作才是惟一的
動畫片自然以動作見長,對于自己對動作的獨到理解,慶小松從不懷疑。事實上,也正是在從事動畫設(shè)計以后,他才越來越確認自己這方面的能力。曾有一次,在一部加拿大動畫片做完后,那位外國導演在畫紙背后給他留言,“你是個非常有天賦的動作設(shè)計”。
慶小松回憶起這個留言時情感仍然豐富:“當時我特別感動,因為在我剛開始設(shè)計時,曾經(jīng)有中國的導演當我的面把我畫的東西揉成團扔到廢紙箱里。”不過半年后,慶小松的設(shè)計已經(jīng)讓越來越多的人認可,那位曾當面把他的動畫扔進廢紙箱的國內(nèi)導演,也主動來找他合作了。
動作,這個被更多人用來輔助語言的“肢體語言”,在慶小松的筆下,卻幾乎替代了所有的語言功能。“動作是傳達人物心理惟一的途徑和方式,對白可以是假的,人物也可以保持沉默,但動作會傳遞內(nèi)心的力量。對動作表現(xiàn)作適度的強化,就是強化動作本身所傳達的情緒。而典型的高度,簡練的動作,可以直接通往人心深處。”
隨著對技巧的掌握,創(chuàng)作的欲望在慶小松心里越來越強。他起先發(fā)現(xiàn)了動作與畫面的關(guān)系,又從單個人物的動作節(jié)奏放大到整個段落的節(jié)奏層面,最后放大到了整個故事的節(jié)奏上。行云流水,一氣呵成。而這時,中文系專業(yè)的底子給他帶來了更“毒辣”的洞察力和表現(xiàn)力,在故事創(chuàng)作上,他很快就如魚得水了。
至今,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索慶小松的作品《醉花緣》,還可以找到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和評論:“電腦動畫短片《醉花緣》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2002 年度金帆獎,它采用現(xiàn)代電腦科技手段來表現(xiàn)古典意境。一個老者醉酒間仿佛遇見桃花仙子,在高山流水的悠遠琴聲中完成了一次如夢如幻的奇異之旅。”有網(wǎng)友評價說,能夠?qū)G技術(shù)與中國古典文化如此完美結(jié)合,實在令人驚艷。
(劉曉梅摘自《交際與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