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此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后寫盡世事人生。
驅逐孤單
那年的夏天,我從高考的考場上出來,便瘋跑到附近的書報亭里,用省下來的飯費,一口氣挑了十幾本自己喜歡的書報。這是我第一次如此慷慨地慰勞自己,此前,因為家境的困頓,我基本是不買書的,所有關于寫字的營養,皆是來自借閱。當我終于結束了這場戰爭,可以自由地讀書時,心中的喜悅,便如生了翅膀,撲啦啦地,要向那碧藍高遠的天空飛了。
那天,我在日記里對自己說,總有一天,這些書報里,也會有我的文章。兩個月后,我在大學教室的角落里,孤單地學著英語,突然一個同學向我走過來,微笑著將十幾封讀者來信和一本樣刊,放到我的面前。我詫異地翻開那本校園雜志,竟在目錄里,發現暑假里自己寫的兩篇文章,皆已印成了鉛字。那一刻的我,如此興奮,恨不能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許下的諾言,如此神奇地變成了現實!但,大家都在忙著參加各種社團和派對,忙著戀愛,而我這個因為貧窮,內心自卑的女孩,則找不到一個人,來分享我心中的狂喜。
寫字無疑是寂寞的,我常常一個人背了書包去泡圖書館。在擁擠的食堂里吃飯,看到許多打扮漂亮的女孩子從我身邊說笑走過,心便會瞬間溢滿了憂傷。在這段孤單寫字又被大量退稿的時光里,我曾經為了一絲溫暖和虛榮,而去求一個女孩,陪我一起吃飯,但卻被委婉地拒絕。我只好在一陣陣襲來的感傷里,用更瘋狂的寫作,來驅逐潛滋暗長的寂寞。
養活自己
那時候很多人都報了校報舉辦的寫作輔導班,我曾為此專門回家,想開口向父親討要300元的報名費。可是在父母瑣碎地談論著艱難的收成時,我終于還是忍住了。返回學校的路上,我看著外面大片滑過的麥田,眼淚流下來。那一刻,我告訴自己,我不報輔導班,不進校報,我還要用稿費,養活我自己。
這個信念,支撐著我,一日日地堅持下來。夏天的傍晚,大家都跑出去乘涼,我則在咯吱咯吱搖著的電風扇底下,汗流浹背地寫著。放寒假回家,沒有暖氣,我就縮在三層棉被底下,趴在枕頭上奮筆疾書。那時候皆是“刀耕火種”,修改完后,還要工整地謄寫在方格稿紙上,而后又買來最漂亮的郵票和信封,小心翼翼地投到綠色的郵筒里去。這樣的精心,換來的,常常是退稿信。為此我曾一次次地彷徨和猶豫,質疑自己的能力,但最終還是在偶爾的幾張稿費單里,重新鼓足勇氣,走下去。
依然時常地會被別人或許無心的一句話,剌傷。記得大二的時候,有一個因為文字相識相愛的男孩,在寫了半年的信后,突然對我說:你原來是一個如此沒有誠意的女孩,連自己的真實姓名,都不肯告訴我!可是我如何才能讓他知道呢?我是一個這樣自卑的女孩,連自己的名字,都覺得丑,所以才拿了可以給我虛榮的筆名,來與他交流。類似的傷害,有過許多次。每一次,都是文字,伸出溫柔有力的大手,將我扶起,讓我這個卑微的丫頭.可以自然從容地,面對生活給予的風霜雨雪。
柳暗花明
從大三開始,我的文字,開始漸漸走向成熟。學會使用電腦,提高了寫字效率和發表的幾率。生活費不再開口向父母要,甚至有了結余,可以欣欣然買一件衣服,裝扮自己黯淡了許久的青春。依然是朋友不多,但此時的我,已經不再懼怕孤單,反而學會享受這種獨處的安靜和美好。文字也因此慢慢注入了明亮的底色,不再只是一種灰色的調子。
這是一段刻意培養的階段。不論我走到哪里,都會隨身帶著一個小本,靈感來的時候,及時記下。而且,見到一個場面,便在腦中,默默地用文學的語言,描述一番,很有些繪畫中做快速素描的味道。同時,注意研究期刊的用稿要求,并大量地閱讀中外名家著作,使自己的文字,能夠盡量地增加一些內蘊和深度。但依然還是存有困惑,不知道這樣的校園文字,會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寫到厭煩;而那些更寬廣的生活瞬間,卻因為自己視野的狹窄,無法深入。
這個問題還沒有想明白,我便大學畢了業,稀里糊涂地去了一個小城的中學,做一名普通的英語老師。工作的繁忙,讓我兩個多月,都沒有寫出一篇文章。我以為自己會慢慢適應這樣遠離文字的生活,但有一天,我發現自己的心里,空了。無字可寫,我又成為那個自卑的小女生。我很快在周圍人的震驚里,辭了職,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潛心學習,最終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通過了中文的研究生考試。這段經歷,讓我認清了自己對文字無法割舍的摯愛,也讓我知道,許多時候,我們要為了夢想,勇敢地舍棄一些東西,才會收獲到更多。
只信勤奮
研究生的三年,是我的文字,開始形成自己固定的風格,并逐漸從校園寫手,過渡到成人寫手的階段。我的筆觸,漸漸擴展到社會,即便是寫親情友情愛情,也能夠盡力挖掘一些深入到人性內核的東西。亦不再只是局限于自己的經歷,別人不經意的言談,一閃而過的想象,網上簡短的新聞,看書時由此及彼的聯想,都被我及時地記錄下來,而后融到文字里去。體裁,也從小說,到散文評論、雜文小品。靈感小本,已經積攢到20多個。對所見所聞的即時分析和思考,漸漸成為走路的一個習慣。或許,偶爾你會看到一個好奇地東張西望的女孩。突然停下來,拿出筆,微笑著寫下什么東西,那個女孩,就是我。
每天,當我完成日間的讀書和瑣事,關掉手機,在溫暖的燈光下,十指飛揚的時候,我就知道,那個斑斕的夢想,已經成為現實。速度和質量的提高,讓我不必再為寫字與學習的沖突,而左右為難。而稿費的增多,亦給了我勇氣和自信,那個曾經因為無法開口問父母要300元的報名費,而哭泣的女孩,如今,卻是能夠養活父母,且供弟弟讀書。所有這些,在幾年前的我,都只是絢爛又遙遠的夢。
(暖風摘自安寧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