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良兵
盡管用“被掃地出門”來形容吳鷹的被迫離職有些不厚道,但被資本踢出家門,即便是UT斯達康創始人之一的吳鷹,在這個資本至上的市場,也難逃這樣的宿命
過去的12年里,吳鷹這個滿臉大胡子的MAN(《贏在中國》節目曾評價吳鷹很MAN)、中國的“小靈通英雄”一直是UT斯達康的形象代言人。在一定程度上,“吳鷹=UT斯達康”。而今,吳鷹不再,大胡子時代也已遠去。沒有了吳鷹的UT斯達康,還會是那個UT斯達康嗎?
技術的胳膊與資本的大腿
近日,uT斯達康對外宣布,其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CEO吳鷹將離職。對于離職原因,偉達公關提供的新聞稿中,UT斯達康CEO陸弘亮僅以“吳鷹對于增強股東價值的戰略有著明顯不同的看法”做出了解釋。
對于突然的離職,吳鷹顯然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6月3日,就離職事件,吳鷹發了一份個人聲明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我對董事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感到非常遺憾”,“對董事會在還沒有認真討論過公司下一步戰略前就急于要求我離開表示不解。”
有分析人士認為,一直在中國辛苦耕耘的吳鷹,就這樣把自己的成果拱手交給了陸弘亮,說明“實干家在資本家面前,從過招的一開始就已經注定了要敗下陣來”。
事實上,吳鷹和陸弘亮在UT斯達康幾乎算是并重的兩個角色,陸也是UT的創始人之一。但吳主抓的是公司運營和業務發展,而陸則主要負責資本和財務層面的工作。12年前,正是通過陸弘亮的關系,UT斯達康才從軟銀拿到風投并慢慢做大。
吳和陸曾經在多年里合作無間,但最近幾年來,雙方開始向對方領域滲透,而博弈也由此開始。“大家都想決策,不知道聽誰的。”UT斯達康的員工說。尤其是在UT斯達康的轉型問題上,雙方意見嚴重相左。這或許便是今天吳鷹結局的重要原因。
在很多人看來,吳鷹的離開只是時間問題。早在去年4月份,吳鷹離職的消息就已經在業內流傳。5月,一則“吳鷹升任UT斯達康全球CEO”的公告曾一度打消了市場的揣測。但10月“風云突變”,UT突然取消這一決定。
2007年初,UT斯達康cEO一職明確化,已提交辭呈的陸弘亮留任,吳鷹暫不接替這個職位。如今,一紙公告讓公司形勢更加明朗:吳鷹離職,UT斯達康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陸弘亮暫時兼任uT斯達康中國公司總裁。
這幾份非常有意思的公告,使得UT斯達康公司圍繞著路線之爭的人事之爭,變得眾人皆知。
但“有結果總比懸而不決要好。這個問題處理不好,會直接導致UT市場一線的士氣和軍心的動搖。如今的結果出爐,起碼能解決現在的群龍無首的局面,如何穩住陣腳,這得看繼任者的手腕了。結果在意料之中,但手段出乎意料。”流媒體網首席運營官張彥翔分析說。
天命與宿命
吳鷹或許沒有想到,一直試圖挽救UT斯達康命運的他,最終卻沒能挽救自己留在這個他一手創立的企業里。更具宿命感的是,在被宣布離職之后,因小靈通而一舉成名的吳鷹,與外界聯系的惟一途徑,便是那給他帶來成功與失敗的小靈通。
1996年,時任浙江余杭市郵電局局長的徐福新,去日本考察時偶然發現了PHS技術(小靈通)的可用性,并迅速回國搞出了小靈通。敏銳的吳鷹果斷買斷該技術并強勢推廣,于1998年斥資數千萬發展小靈通業務,并最終一炮打響。
2000年3月3日,UT斯達康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登陸當天,股價一度高沖到73美元,漲幅達278%,公司市值瞬間膨脹為70多億美元,被納市戴上了2000年第一季度10佳公司的桂冠,成為納市“新貴”。
2003年被稱為“小靈通”年。因為吳鷹帶領的UT斯達康當年創造了增長率100%的神話。此后的2004年也是UT斯達康的一道風景。那個時候,UT斯達康開始了大舉擴張。一邊從華為、中興重金挖角,一邊大肆收購。
隨后,吳鷹“懷揣27美元”赴美、回國創出億萬身家的“小靈通”故事,開始被人津津樂道。但在度過那幾年“黃金歲月”后,小靈通的“光輝時代”似乎一去不復返,uT的經營也日陷困境,2005年巨虧逾4億美元。
吳鷹和他的團隊開始尋找新的出路,早在2004年,uT斯達康開始積極開辟第二、第三戰場——發展IPTV業務和3G,加強CDMA手機業務。3G、WCDMA、CDMA2000、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業務輪了一個遍,但是吳鷹再也沒有借到像小靈通那樣的東風。
“IPTV不同于小靈通故事。發展小靈通雖說有移動、聯通的阻撓,畢竟只是通信系統內部的事,信產部可以容忍小靈通的發展。但是,IPTV卻跨越了兩個部門。部門利益的糾葛,使得IPTV故事講起來青澀了許多。”數字商業時代的副主編劉啟誠說。
而幾乎同時,UT斯達康始終深陷于“推遲發布財報”的泥淖之中,其中不乏幾次險些遭到納斯達克摘牌危機。至于吳鷹本人,也從“小靈通英雄”變成業界質疑的對象。因此也有分析人士認為,某種程度上,吳鷹的離開是為UT斯達康這幾年的困境埋單。
離開“胡子鷹”的日子
吳鷹的離職,讓很多UT斯達康的員工心情低落。“沒有了吳鷹的UT,靠誰還能聚起散了的心?”該公司一名老員工說:“我們非常愛戴他。每次公司在危機的時候,只要Ying出來振臂一呼,我們就覺得有了希望。”
另一位曾在UT斯達康工作過的員工則描述說,10年前,別人問在哪里工作,回答UT斯達康,幾乎沒有人知道。但現在,人們會回答:“哦!那個大胡子。”“這就是Ying的魅力。沒有Ying的UTS,還有沒有讓人留在UTS的理由?”
UT斯達康顯然也已經預料到了可能發生的后果。將“吳鷹離職事件”定性為危機,并且啟動了危機公關。該公司還正式聘請了外資的偉達公關公司作為此次事件的對外宣傳機構,這家公關公司曾替SK-II、歐典地板等公司處理危機公關業務。
在流媒體網首席運營官張彥翔看來,因為吳鷹在UT、在中國的巨大影響力,此次變故所引發的陣痛難免,但從公司角度來看,吳鷹個人的去留不應成為企業存亡的標志,“而在IT發展史上,這般的換帥也有先例,如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就也曾離開蘋果。”
接下來的問題是,現在的UT斯達康如何走出困境,解決后吳鷹時代的一切難題。
“作為uT斯達康的創始人之一,我會采取積極措施為股東謀求最大利益,并貢獻自己最大努力幫助uT斯達康渡過難關。無論結果如何,都衷心希望陸弘亮能領導UT斯達康在中國順利開展業務。”吳鷹在個人聲明中說。
有媒體報道,6月4日,為了穩定軍心,陸弘亮在杭州召開了全體員工大會,不過會議并沒有公布UT斯達康今后的發展計劃和戰略方向;相反,陸弘亮表達了對中國區業務的幾點不滿,其中包括,不應該讓小靈通份額下滑以及不應該讓IPTV打不開局面。
而在偉達公關提供的新聞稿中,陸弘亮表示:“中國市場是UT斯達康公司立足的根基,也是公司現在和未來成功運營不可分割的因素。在未來的幾個月里,我會將主要精力投入到中國業務以及維護與運營商長期以來的合作關系。”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陸弘亮當天在會議上表示,6月底會有準確的調整計劃出臺,但他沒有詳細說明可能的調整方向。uT斯達康員工表示,6月份有可能再次迎來大規模的裁員或者產品、業務的調整。
對此,張彥翔認為,在短期內,來自市場和輿論的壓力肯定會很大。不過這也有助于UT徹底走出吳鷹的小靈通時代。而UT的現狀和后續行為,會對現有的IPTV市場走向和運營商的態度產生一定的影響。“福禍相倚,事在人為!”張彥翔分析說。
而對于吳鷹,我們希望,墜落的過程可以轉化為滑翔。滑翔,也許降落,也許又一次升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