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 河
1935年,美國和其他國家一樣,深深陷在經濟大蕭條中,小羅斯福總統的新政雖然帶來一些緊急救濟和一絲希望,但卻不是萬靈丹,企業、市場和資本主義根本無法正常運作。大多企業瀕臨破產,許多人沒有工作,不少家庭在失去土地和房子。
這時,模仿資本主義的大富翁游戲出現了,創造出大家可以領薪水、房地產可以買賣、有人收稅、有人交租金、有人賺錢和虧錢的世界,到游戲結束時,除了贏家之外,一起玩的人都會破產。于是在經濟大蕭條最嚴重時,這種跟資本自由流動和財務風險有關的游戲,就變成空前暢銷的游戲。
這個游戲讓人有機會變成富有的資本家,擁有鐵路公司、公用事業或不動產開發家。但大富翁固然讓大家可以幻想自己擁有驚人的財富,也提供大家極為熟悉的失敗情境,你交不出稅金、賬款,尤其是交不出租金時,就會破產,失去一切,然后退出游戲。
大富翁游戲模擬資本主義最無情的地方,就是除了其中一個人外,其他所有的人都會輸。每出現一位洛克菲勒或摩根,總是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在街上擺攤賣水果,或者是排隊等著領救濟物資。
然而,大富翁游戲,表示大富翁用生活中不常有的方式解釋了生活的意義。這種游戲容易了解,其結果大部分要看運氣和色子怎么滾動,但是其中也有很多可以由你控制、操縱和管理。在大蕭條時代,就是這種自己能夠掌控命運的感覺,比現金和好工作還要難找。
世界各國的人玩大富翁已經將近70年,想一想這種游戲能夠這么歷久不衰,其實是一種驚人的成就。現代經濟學者們每天都在模擬做出現實世界的模型,這些模型毫無疑問地遠比大富翁精確多了,可是玩這些“模型”根本得不到什么樂趣。
大富翁模仿現實世界的程度非常逼真,可是逼真的細節卻又不至于壓倒游戲的本質。大富翁剛好夠復雜,因此兼具真實和樂趣是行得通的幻想,引導我們用現實的態度來玩這種游戲。簡單地說:大富翁是少之又少、真正偉大的游戲。
到底是哪個天才發明了這種游戲?
1933年,戴洛在自家廚房餐桌的油布上玩一種游戲,結果愛上了這種游戲讓人賺錢致富的展望,于是就制作出他自己設計的版本,一份一份地賣給朋友和一般人家。沒想到人們對玩具的需求成長到超出他的供應能力,所以他便把這種游戲拿到派克兄弟公司,不過派克公司不肯買,因為公司的專家找出其中有52種設計上的缺陷。
當時戴洛毫不氣餒,繼續以手工自行生產這種產品,而且銷售極為成功,后來派克公司察覺到成功的潛力,決定買下這種游戲的權利。買下后的第一年,也就是在1935年,大富翁游戲就變成美國最暢銷的游戲。
戴洛玩的“游戲”促使他創造出大富翁游戲,實際上,這種游戲在早年就已發明出來,受到很多商學院教授和學生的喜愛,并致力改進,只是當初是用在比較嚴肅的教育用途和政治目的上,從未有什么商業吸引力。而戴洛看出了這種游戲的真正潛力,以大眾為目標,發展了大富翁游戲。
如果說我們可以從這些精明能干、事業有成的專家身上學到一些東西,那么我們也就可以從他們學習的源頭——大富翁的游戲中學得,而這種學習方法顯然要有趣多了。
不幸的是,經營事業很容易變得過于認真,使它變得不再有趣,當事業一變得無趣,就會失去創意。幸好,玩大富翁也很容易變得認真,而正好你越是認真,游戲就會變得越有趣。玩吧,就從“由此去”開始,認真、快樂地玩吧!
(短信代碼:0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