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湛峰
愛書不愛官明代浙江人胡震亨,藏書萬卷,日夕搜討,凡秘籍僻本中有遺誤之處,都一一校正,人稱“博物君子”。胡在固城任教諭時,上司提他為德州知州。詔令已出,他卻在上面批了一首詩,其中有“自愛小窗吟好句,不隨五馬渡江來”二句,托病不赴任。
賣首飾購書清代江蘇藏書家丁雄飛,生有書癖。童年時,每聞保姆諺語或民間藝人歌詞便請人錄下,藏于襟袖間。19歲時,丁隨父回家,路過蘇州,見書肆一個接一個,典籍堆積如山,激動不已,大叫欲狂,將所帶銀錢全部買了書。其妻與他有同樣志趣,婚后未滿10日,竟將嫁妝首飾或賣或典,所得錢款,全用購書。
分家獨愛書清代浙江著名藏書家呂撫,幼年苦讀其父藏書,父母離世后,兄弟分家。他不要房屋良田,獨要父親的藏書。此后又另購書籍,筑“逸亭”,藏書其中,縱情閱讀。
書不藏于家北宋尚書李常是一位有名的藏書家,是黃庭堅的舅父。他早年讀書在廬山五老峰下,有一座白石庵,那里放著他收藏的九千卷藏書,他離開廬山時,將這些書留在故居。于是,山中人對此公十分懷念,改白石庵為“李氏山房”。
父子賽藏書明藏書家徐介壽,浙江人。其藏書樓叫“百城樓”,家中藏書達五萬卷。父子二人分南北二路各自購書,每到除夕,父子聚在一起比賽看誰購得的書多,樂此不疲,七年從不間斷。
黃丕烈祭書清代有個有名的藏書家黃丕烈,每年到歲末就要舉行盛大的禮儀來祭書,場面十分有趣。他還請很多名家為他作祭書圖,沈士元為他寫過《祭書圖說》,顧廣圻為他寫過《士禮居祭書詩》,“士禮居”是黃的室名。
藏書池中央明代浙江藏書家虞守愚,嗜書如命,書多達幾萬冊。最有趣的是,他將書樓建于一水池中央,用一長木板作獨木橋,每至晚上便將獨木橋抽掉,說:樓不延客,書不借人。這種將典籍深藏密鎖,秘不示人的做法雖不足為訓,但愛書之情卻也令人理解。
買盡蜀之書陸游是大詩人,也是很杰出的藏書家。他的家是越中三大藏書家之一。他入蜀做官時,在離開蜀中時,將積蓄全買成蜀書卻不購置任何東西。他稱自己的書室為“書巢”,室中的柜子、案上、枕邊、無不是書。他吃喝拉撒,疾痛呻吟,悲憤憂郁,傷時感國都與書在一起。有時想外出,卻是亂書圍住,以致出不去。
藏書家賽書明代著名藏書樓“天一閣”的主人范欽,其侄兒范太澈也是一卓越的藏書家,每見人有寫本未傳于世,必苦苦求借一抄。他常向范欽借抄,范欽每每不答應。范大澈遂發奮遍搜天下異書,不惜千金購買。凡得異書,知是“天一閣”所未有,即備酒菜,將范欽迎至家中,把書放于幾案上,故意讓范欽看到,范欽取閱后默默而去。
(短信代碼:07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