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鋒
面對日益緊缺的資源、土地和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人類能最有效開發和利用的空間莫過于海洋。然而,對于究竟如何利用海洋資源,許多人的概念還只是停留在勘探更多的資源或者開拓更大的空間上。其實,我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妙用”海洋資源,讓海洋全方位地為人類“服務”。
海水消除“溫室效應”
對于解決“溫室效應”問題,許多科學家曾呼吁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但在工業快速發展的今天,這幾乎是不可能的?,F在,美國科學家研發的一項新技術,有望利用海洋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研究中,科學家將大量二氧化碳在水底排放,并向水中傾倒高密度的沉淀物,在沉淀物將二氧化碳“埋葬”的同時,科學家還向沉淀物表面施加巨大壓力。最后,在低溫和高壓的共同作用下,排入水中的二氧化碳迅速液化,當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時,二氧化碳被完全“冰凍”。科學家說,這項技術可以在海洋中廣泛使用,因為深海具有天然的“低溫、高壓”環境。同時,便于開采的石、沙料,都可以作為沉淀物的原料。這項技術成熟后,80平方公里的海床就可以永久處理全美國排放的溫室氣體?,F在,這項技術已經寫入了美國國會的規劃議案。
在極地造“熱帶”
在開拓海洋空間方面,許多國家早已開始嘗試建設“海底城市”甚至“海底國家”。雖然人類在海底的居所已經出現,但是它們在居住環境上還不能與陸地相比,而在未來,海底很可能會出現環境極佳的棲息地。
英國海洋學家在極地海洋的勘探過程中驚奇地發現,地球上能被人利用的最豐富的地熱資源很可能來自海洋??茖W家利用裝有高精度氣體探測儀的潛水艇,在冰島和挪威之間的海域找到了兩處儲量驚人的地熱源,每一個地熱源都有50個以上的熱氣噴射口。根據氣體探測儀所記錄的數據,從噴射口中冒出的熱氣,其溫度在250℃以上,有幾處噴射口的熱氣甚至可以將探測儀熔化。
科學家說,因為這兩處熱源都處于幾百米深的淺海,因此它們很容易利用。海底地熱資源不僅可以為陸地提供能源,還使人類在極地建設“熱帶家園”成為可能。在未來,身處隆冬的居民,在鄰近的海洋里就可以享受到環保和舒適的“熱帶之旅”了。
“海洋普查”監控氣候
出于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擔憂,許多科學家提出應對全球氣候進行全面“監控”,以獲取氣候變化的詳細資料。對此,加拿大科學家給出了一個既有效又便于實施的方案——“海洋普查”。全球氣候變暖所產生的最明顯的影響是對生態的破壞,因為海洋里的生態系統對氣候的變化最為“敏感”,所以海洋可以作為人類研究氣候變化最佳的信息源。加拿大科學家指出,海洋物種在數量、生存狀況和遷徙狀態等方面的變化,可以體現洋流、水溫和含氧量等數字的變動程度。對此進行分析,人類可以確切了解全球氣候變化的嚴重程度以及其對生態的影響?,F在,全球范圍的“海洋普查”已經展開,它覆蓋了地球上最主要的14片海域,其中包括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大部分區域。這次“海洋普查”將為人們提供有史以來最翔實的氣候變化資料,在未來,這樣的“普查”還會定期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