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達 李宏偉
科學家曾預測,由于人類近百年的活動,將使全球的平均氣溫上升1.8到4.0攝氏度。這將導致大洪水、嚴重的饑荒和不定期的暴風雪災難。
為此,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科學家已著手做一件像圣經中諾亞方舟的事情,即在寒冷的北極圈內實驗保藏種子的工程,來對抗全球變暖問題。到2008年時,科學家們將會在挪威的斯瓦爾巴德群島上開始運作這個工程,同年10月份前安裝好各項系統,開始運作。在之后的兩年內,科學家將會在那里對種子進行冷藏和分類隔離。
屆時,位于挪威斯瓦爾巴德群島上的國際種子庫將正式動工修建,挪威人給它取了個響亮的名字———“末日穹頂”。由于這個種子庫設備先進、位置偏僻、人跡罕至,建設者自豪地將其稱為“地球上最安全的諾亞方舟”。人類只有遇到核戰爭、小行星撞擊、氣候劇變、海平面上升等末日危機,且外界沒有其他種子可用的情況下才能打開“末日穹頂”。用相關組織負責人的話說:“即使最壞的事情發生,它也能夠讓人類在這個星球上重新建立農業生產。”
挪威斯瓦爾巴德群島位于北極圈以內的北冰洋上,60%以上的土地被冰川覆蓋,植被覆蓋率還不足8%,多數地方不適合人類生存。即使是在人煙“稠密”地區,也僅居住著3000多人。不過,這里的北極熊倒有5000多頭,數量比人還多,另外還有為數眾多的海象、海豹、北極狐等。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挪威政府率先提議在該地區建設國際種子庫。
根據挪威政府公布的種子庫建設方案,工人們將在一座山上,向內開鑿出120米長的隧道,這樣就到達了永久凍土帶。然后,他們將按照美國國家黃金儲備庫諾克斯堡的安全設計模式,在隧道的盡頭修建種子庫,并在隧道和種子庫的外圍筑一層1米厚的混凝土石板,隧道外面則是一個可抵抗數噸炸藥爆炸威力的密封門。而種子將放在一個個特制的鋁盒內,每顆種子外還包有防水錫箔。此外,挪威政府還計劃開發附近的一座煤礦,并建設一個小型發電廠,以保證種子庫的能源供應。按照設計者的構想,如果有一天人類面臨災難,無論是氣候變暖、傳染病還是核戰爭等,人跡稀少的北極地區都將是受災最少的地方。那樣,人們就可以來到這里,打開種子庫,尋找合適的種子重新開始生活,至少可以解決人類的吃飯問題。
由挪威人設計的這個種子庫可以說是安全到家了。正常年份,種子庫內的自動溫控系統將使空氣交換機和制冷設備交替工作,把溫度常年控制在零下18攝氏度;如果遇到停電,凍土層內的天然低溫也可抵抗熱浪,用當地工作人員的話說,“在凍土層里,猛犸象的尸骨能完好保存幾萬年,再加上個密封的種子庫,熱浪真的進來也不那么容易”;因為種子庫比海平面高130米,所以就算是南北極的冰山都融化,海水也淹不著。
那么,生活安逸的北歐人又是怎么想起要建這么一座種子庫呢?真正使挪威人下決心盡快推動這一計劃的,是這幾年全球持續出現的暖冬。
之所以用“末日”來命名這個計劃,就是因為人類如果還不節制自己的行為,那么地球的末日可能真的會到來。到時候,怎樣解決人類的吃飯問題就成了頭等大事,這也是他們建種子庫的原因。而用“穹頂”一詞則有三層含義:一是這個種子庫位于北極,那里是可以稱得上地球“穹頂”的地方;二是人類如果真的有一天面臨大災難,只有“穹頂”才是人們最后可以生存與呼吸的地方;三是希望這個種子庫里的物品,可以像人們擱置在“穹頂”上的東西一樣,永遠也不會使用。
毫無疑問,隨著人類危機的加劇,類似種子庫這樣的“諾亞方舟”對人類來說已從神話走入現實。
(孟佳楠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