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彬
一場空前的饑荒,以色列十二個部落的祖先移居埃及。從此踏上流浪的征程。幾個世紀中,這群背井離鄉(xiāng)的人們世代淪為奴隸,直到摩西率領他們走出埃及,奔向故土,奔向自由。這一走就是40年,西奈沙漠黃沙漫漫一望無際,死亡如影隨形,唯有故鄉(xiāng)是頭頂?shù)拿鳠簦樟亮骼说恼鞒獭_@一走就走出了一個苦難而偉大的民族——猶太民族。他們終于回到了以色列故土,建立了以色列王國和猶太王國。但亞述人和巴比倫人的侵占,接下來是波斯人。古希臘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塞爾柱克人,十字軍,馬穆魯克人,土耳其人,還有英國人,使猶太人一刻也沒有停止流亡的腳步。雖然異族統(tǒng)治下的猶太人越來越少,但奧斯威辛集中營這樣的人間地獄也不能滅絕一個偉大的民族。散居世界各國的猶太人。以他們對人類文明的卓越貢獻,維護著自己民族的尊嚴與生存的權利。
猶太民族是幸運的,因為他們終于回到了以色列,回到了耶路撒冷,回到了故鄉(xiāng)。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如此幸運。
圖瓦盧,太平洋上一個小島國,國土面積2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米。這個國家的人民并不富裕,但生于“世外桃源”的他們絕對是最幸福的人。多少年來,以自己的方式安居樂業(yè)。可是一場滅頂之災悄然臨近。隨著全球氣候的逐漸變暖,海平面上升,用不了多久,這個小島將不復存在。從電視中看到這樣的畫面:圖瓦盧的人民圍坐在電視機前,他們當中有老人、婦女與孩子,他們在靜靜聆聽國家氣象臺的海浪預報。臺風、海浪對于島國人來說司空見慣,可如今大海的每一個細微蠕動,對他們來說都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災難。我看見他們茫然而無助的表情。
很多圖瓦盧人已經(jīng)移居美國或澳大利亞,更多的人卻留下來堅守,他們期盼奇跡的發(fā)生。這樣的堅守還能堅持多久?不久的將來,也許他們也會帶著簡陋的行囊,登上飛機或輪船。那時他們能做的,只能是最后一次深情的回眸。太平洋上,至少還有16個島國人民面臨與圖瓦盧人相同的命運。不同于猶太人,此一去,將從此無故鄉(xiāng)。
一輩子恪守故土的人,不會有故鄉(xiāng)的概念。故鄉(xiāng),是背井離鄉(xiāng)者唯一的行囊,是浪子心中不滅的燭光。而對于一個流亡的民族來說,故鄉(xiāng)就是全部的希望。
(一泓秋水摘自《北京晨報》2007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