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僅僅幾句話就能決定生與死的命運?1990年1月25日恰恰發生了這種事件。那一天,由于阿維安卡52航班飛行員與紐約肯尼迪機場航空交通管理員之間的溝通障礙,導致了一場空難事故,機上73名人員全部遇難。
1月25日晚7點40分,阿維安卡52航班飛行在南新澤西海岸上空11277.7米的高空。機上的油量可以維持近兩個小時的航程,在正常情況下飛機降落至紐約肯尼迪機場僅需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可以說飛機上的油量足夠維持飛機的飛行直至降落。然而,此后發生了一系列耽擱。晚上8點整,機場管理人員通知52航班,由于嚴重的交通問題,他們必須在機場上空盤旋待命。晚上8點45分,52航班的副駕駛員向肯尼迪機場報告他們的“燃料快用完了”。管理員收到了這一信息,但在晚上9點24分之前,沒有批準飛機降落。在此之前,阿維安卡機組成員再沒有向肯尼迪機場傳遞任何情況十分危急的信息。
晚上9點24分,由于飛行高度太低以及能見度太差,飛機第一次試降失敗。當機場指示飛機進行第二次試降時,機組成員再次提醒燃料將要用盡,但飛行員卻告訴管理員新分配的跑道“可行”。晚上9點32分,飛機的兩個引擎失靈,1分鐘后,另兩個也停止工作,耗盡燃料的飛機于晚上9點34分墜毀于長島。
調查人員找到了失事飛機的黑匣子,并與當事的管理員進行了交談,他們發現導致這場悲劇的原因是溝通的障礙。
首先,飛行員一直說他們“燃料不足”,交通管理員告訴調查者這是飛行員們經常使用的一句話。當時間延誤時,管理員認為每架飛機都存在燃料問題。但是,如果飛行員發出“燃料危急”的呼聲,管理員有義務優先為其導航,并盡可能迅速地允許其著陸。遺憾的是,52航班的飛行員從未說過“情況緊急”,所以肯尼迪機場的管理員一直未能理解到飛行員所面對的真正的困境。
其次,飛行員的語調也并未向管理員傳遞燃料緊急的嚴重信息。許多管理員接受過專門的訓練,可以在各種情境下捕捉到飛行員聲音中極細微的語調變化。盡管機組成員相互之間表現出對燃料問題的極大憂慮,但他們向機場傳達信息的語調卻是冷靜而職業化的。
最后,飛行員的文化、傳統以及職業習慣也使飛行員不愿意聲明情況緊急。如正式報告緊急情況之后,飛行員需要寫出大量的書面匯報;同時,如果發現飛行員在計算飛行油量方面疏忽大意,聯邦飛行管理局就會吊銷其駕駛執照。這些消極措施極大地阻礙了飛行員發出緊急呼救的信息。在這種情況下,飛行員的專業技能和榮譽感不必要地變成了決定生死命運的賭注。
(龍沙冷月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