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梅
在狂熱的文學青年和文學巨匠之間,有時候就像買彩票,你不知道是不停地“下注”堅信能贏得大獎,還是淺嘗輒止果斷抽身。輸贏一半靠眼光,一半靠運氣。
梅塞德斯兩者都具備。在80歲生日的演講臺上,加西亞·馬爾克斯,不朽名著《百年孤獨》的作者,面對一位國王、八位現任或卸任總統、1200名聽眾,以少有的謙虛向妻子梅塞德斯致謝。
幾十年來,這個柔弱而堅韌的女子,扛起所有的生活艱難。她像是知道,總有一天,她的堅持會有所回報。
真的會成功嗎?連馬爾克斯本人都沒有十足的把握。
“想象一下,我在自己的房間里獨自寫作,能依靠的只有字母表里的26個字母和兩根手指,要是我覺得這樣寫出的東西有一百萬人閱讀,那似乎是在說胡話。”
可結果,他的書“像香腸一樣被出售”。那些最初并不自信的文字,給了他魔幻現實主義大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桂冠。
梅塞德斯在做些什么?當《百年孤獨》從構想變為文字之時?
賣東西,當首飾,請求房主延長交房租的時間,節衣縮食,源源不斷為丈夫提供寫作用的新聞紙。書稿完成時,他們只有53比索,連寄書給出版社的郵費都付不起,只能寄出半本《百年孤獨》。
如果對馬爾克斯的家族稍有了解,你就知道嫁給這樣一個丈夫需要多大的勇氣。
馬爾克斯出生在哥倫比亞小鎮阿拉卡塔卡的外祖父家里。身為上校的外祖父指揮過著名的“千日戰爭”,退役回到故鄉后,除了沒完沒了地追憶往事,就是等待那筆有人許諾過卻難以兌現的養老金。外祖母酷愛占卜算命,一個妹妹整天啃吃泥巴,還有許許多多彼此名字相同得了癡呆癥的親戚……
從13歲認識馬爾克斯到最后嫁給他,13年的時間,梅塞德斯或許已將未來想得通透。這個埃及血統的女孩,有著“尼羅河一般的嫻靜之美”,她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給痛苦與狂喜、天堂與地獄交織著的創作之路,并最終贏得尊重。
相比之下,托爾斯泰婭就沒那么幸運了。愛情給了她完全不同的結局——失去了愛人,同時還承擔迫害丈夫和人類偉人的罪名。
18歲的索尼奇·卡貝爾斯,嫁給年齡幾乎大自己一倍的列夫·托爾斯泰之后,變成了天才和偉人之妻托爾斯泰婭。
這個沙皇宮廷御醫的女兒,在克里姆林宮受優雅教養長大的美貌少女,“原來想憑仗孩子、充沛的精力、青春、健康美貌等資本和他平起平坐”,可她逐漸發現,有時候,尤其是她生病的時候,她“對他來說不過是一條瘟狗”。
冷漠傷得托爾斯泰婭體無完膚,卻絲毫不影響她對天職的嚴格奉行——養育13個孩子,照顧生病的家人,管理田產,清算賬目,到法院交涉,一遍遍抄寫《戰爭與和平》,為丈夫出版作品,到博物館保存和他有關的各種文獻,同他爭奪財產——托爾斯泰要把著作權(甚至田產)無償捐贈……她像超人一樣,幾乎無所不能。
從18歲到66歲,48年的婚姻中,托爾斯泰婭幾乎每天都在追問愛情。她熱烈地愛著托爾斯泰,和傾慕他的風流女人爭風吃醋,被他的才華、思想打動,卻在他的極度漠視中絕望。
多次自殺出走未遂,越到后來越歇斯底里地要掌控自己的婚姻和生活,托爾斯泰婭最終完全失控——82歲的托爾斯泰離家出走了,10天之后,文學巨匠死了,她成為罪魁禍首。
在一場場耗盡激情和生命的愛情長跑中,有些人放棄了,有些人堅持著,還有些人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變得脆弱、瘋狂,不可理喻。
總會有結局。等待宣判的過程,去留兩難。
(夢寒摘自《中國青年報》2007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