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頤
那一年,我運氣特別不好,從單位辭職后和朋友合伙做生意,卻被對方欺騙,欠了一大堆債。接連幾個月,我四處尋找工作,可因為沒有技術和特長,求職連連碰壁。那些日子,我變得沉默寡言、意志消沉,覺得生活沒有了希望。
快過年了,我不知道該不該回去。父母已經打來好幾次電話,可是我有什么面目見他們啊?挨到大年三十,我終于帶上簡單的行李回了老家,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生怕母親問起我的近況。所幸,母親并沒多說什么,接過我空空的行囊,安慰我說,回來就好,先歇歇,等著吃餃子吧。
母親進了廚房,我也跟進去,給母親打下手。剁餡、和面、包餃子……過了一會兒,母親似乎想起什么,忽然說,包個元寶餃子吧,誰吃到了誰有福。
按家鄉的習俗,除夕夜的一大鍋餃子里必有一個最特別的,餡里包裹著一枚古幣,俗稱“元寶餃子”,誰若吃到,在新的一年里就會平安多福。見母親有興致,我欣然同意了,暗自希望母親能吃到這個餃子,保佑她老人家健康長壽。
母親從柜子里找出一個小布包,一層一層慢慢打開,掏出一枚圓形方孔的古錢幣,小心地用開水沖洗干凈,然后把它裹在餡中,包進了一個餃子里。這個餃子的形狀很特別,兩頭特別尖,肚子特別大,我暗暗記住了它的特征。
餃子熟了,一個個雪白滾圓地浮在湯里。元寶餃子因為分量比較重,沉在底下,我一眼就認了出來。我想,母親也一定認得出來。接著,我清清楚楚地看見,母親把元寶餃子撈進了我的碗里。
那一刻,我心頭一熱,眼淚差點掉下來。我明白母親的心思,可我怎么能吃這個餃子呢?于是,趁母親回廚房拿東西的間隙,我把餃子撥回到母親碗里。
餃子端到了桌上,熱氣騰騰,散發著誘人的香味。我拿起筷子正準備吃,母親忽然說:“閨女,醋不太夠,你再到廚房里盛一點來。”我從廚房回來,看見母親正津津有味地吃著餃子,心里一陣寬慰。可是,吃餃子時,我突然咬到一塊硬物,一張嘴,一枚古幣從我嘴里掉了出來。
我怔怔地望著母親,母親面帶微笑看著我:“元寶餃子是福氣餃子,你年輕,前途遠大,該你吃的。”
“媽,我知道了……我年輕……前途遠大。謝謝媽。”我笑著,淚水卻“嘩嘩”地淌下來,落進面前的碗里。
“元寶餃子”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可我知道,這個愿望里有著一份無與倫比的深情厚愛。有親人這份愛,我的人生就是平安多福的……
(摘自《燕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