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寒
國際影后的心愿:誰能給我一紙婚約
1985年,鞏俐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大二那年,張藝謀來中戲為電影《紅高粱》挑選女主角,長相清純可人、有一顆可愛小虎牙的鞏俐被他一眼相中。
一部《紅高粱》使鞏俐聲名鵲起,此后幾年,鞏俐相繼主演了張藝謀執導的《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等8部經典影片。多年的合作,鞏俐與張藝謀擦出了愛的火花。帶著幾分崇拜,幾分感激,鞏俐把一個青春女孩的全部感情都傾注到了張藝謀身上。后來,張藝謀結束了與妻子多年的婚姻關系,但并未承諾給鞏俐一紙婚約,張藝謀無法滿足鞏俐想要結婚的愿望,兩人黯然分手了。
8年愛戀一朝夢碎,鞏俐的心像被刀深深劃過,滴血的傷口讓她痛徹心底。
1994年秋天,鞏俐在香港擔任一個活動的嘉賓,在女作家梁鳳儀的介紹下,認識了活動的贊助方——香港英美煙草公司總裁黃和祥。黃和祥祖籍新加坡,出身普通家庭,他在煙草公司從最底層的普通職員做起,奮斗了近20年,才做到了總裁的位置。他性格溫和,待人寬厚,特別能包容人。
活動結束后,媒體記者將鞏俐團團圍住,大家問的幾乎是同一個問題:為什么要與張藝謀分手?心靈的傷疤被無情地撕開,鞏俐的眼淚都快出來了。這時,黃和祥挺身而出,替鞏俐解圍:“今天這個活動是談汽車的,與汽車無關的問題大家最好別問。”黃和祥的話讓鞏俐躲過了這一關。
其實早在幾年前,黃和祥就通過熒屏認識了鞏俐。高貴典雅、風姿綽約的鞏俐一直是他心目中完美的女人。鞏俐一回到北京,黃和祥的電話就追了過去。他知道與張藝謀分手給鞏俐帶來了很大的傷痛。為了讓鞏俐開心,黃和祥用他那很不標準的普通話安慰她,有時故意把一些字念錯,逗鞏俐發笑。
那段時間,鞏俐經常回濟南老家去尋求親情的撫慰,每次黃和祥都堅持陪她一起回去。鞏俐的母親與黃和祥一見如故,隨和的黃和祥陪老人家聊天、做家務。回到香港后,他也經常給鞏俐的母親打電話,噓寒問暖。黃和祥的“曲線求愛”打動了鞏俐的家人,鞏俐父母反過來做鞏俐的工作。鞏俐開始認真地審視黃和祥,她發現,與黃和祥相處的每一個細節,帶給她的都是溫暖和感動。以前與張藝謀在一起,是鞏俐處處照顧他,遷就他,而與黃和祥相處,她則享受到了被呵護、被關愛的幸福,而這正是她一直渴望的啊!
1995年秋天,在鞏俐與黃和祥的戀愛關系正式確定后,鞏俐明確地對黃和祥說:“如果你只想戀愛,不想結婚,我們現在就分手。坦率地告訴你,我想結婚,想擁有一個家。”他認真地對鞏俐承諾:“男人愛女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她婚姻。”1996年2月15日,鞏俐與黃和祥在香港舉行了婚禮。
大明星小女人,柔弱的臂膀承起一肩風雨
婚后,他們把家安在了香港,住的并不是豪華別墅,家里的擺設也不富麗堂皇。在家里,鞏俐洗盡鉛華,素面朝天,她系上圍裙,親自下廚為丈夫熬綠豆粥,做酸菜湯。盡管味道很一般,但那是妻子親手做的,黃和祥依然吃得津津有味。
鞏俐不僅是父母的好女兒,還是公公婆婆的好兒媳。每到圣誕節和春節等重要節日,鞏俐會與丈夫一起去新加坡看望兩位老人。婆婆身體不好,鞏俐坐在老人家身邊,為她端茶倒水,陪她拉家常。每次去外地鞏俐都不會忘記給公公婆婆帶一些當地的土特產。
就在鞏俐醉心于做一個平凡的小女人時,一場嚴峻的考驗來到了他們身邊。1997年開始的亞洲金融風暴,使黃和祥所在的英美煙草公司遭受到很大的沖擊,公司的經營每況愈下,再加上公司人際關系復雜,在公司里沒有股份、只是個高級打工仔的黃和祥身心俱疲。他告訴鞏俐,他想辭職。見丈夫面容憔悴,精神狀態很差,常常寢食難安,鞏俐能夠體會到丈夫承受著多大的壓力,她告訴丈夫:“你想辭職就辭吧,我支持你!”2000年春天,黃和祥離開了工作20多年的英美煙草公司。辭職后,黃和祥一直賦閑在家。對一個忙碌慣了的人來說,突然遠離了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黃和祥感到自己偏離了生活的軌道,一種從未有過的失落盤踞在他的身心。昔日開朗的笑容不見了,淡淡的憂郁在他臉上時隱時現,盡管他封閉自己的內心世界,但細膩的鞏俐還是感到了丈夫的反常,她以一個妻子的柔情開導丈夫。
黃和祥辭職后,失去了經濟來源,而鞏俐也一直處于半退休狀態,每年掙的錢只能維持自己的開銷。這些年來,鞏俐和黃和祥不僅要維持自己的小家,還要撐起兩邊的大家庭。再加上鞏俐的姐姐患有重病,幾個哥哥的經濟條件都很一般,一大家子人全指望她接濟。
為了承擔起養家糊口的重擔,沉寂多年的鞏俐決定復出影壇。然而,她尚未正式工作,輿論就已經開始說三道四,說她家里發生了經濟危機,丈夫失業了,她一個國際影后竟淪落到為了養家而出來拍片的地步。對這些,鞏俐看得很淡,她已經不管不顧了,但黃和祥卻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
鞏俐又成了“空中飛人”。繁重的拍攝任務和沒完沒了的活動,讓昔日光彩照人的鞏俐看上去憔悴了許多。黃和祥看在眼里,痛在心頭——事業遭遇變故,家庭發生經濟危機,自己作為一個大男人卻無法將風風雨雨承擔起來,只能將家庭的重擔推給妻子。沉重的內疚緊緊將黃和祥包圍,他感到從未有過的失敗,這讓他更加郁悶。
鞏俐能夠體會到丈夫的心情,患難更能考驗夫妻之間的感情。在那段艱難的歲月里,不管多忙多累,不管在世界什么地方,每天晚上鞏俐都會給丈夫打電話,送去妻子的愛與關懷。
為了讓黃和祥快樂起來,再出去拍戲時,鞏俐就讓丈夫陪伴自己一同前往。這樣一來,作為圈外人的黃和祥搖身一變成了鞏俐的“貼身保姆”,負責為鞏俐推行李,辦理機票,應付蜂擁而來的媒體……天天陪伴在妻子身邊,隨她輾轉世界各地,這種全新的生活讓黃和祥感到新鮮。劇組熱烈的氣氛,妻子臉上真誠的笑容,這些快樂的元素感染著他……
穿透緋聞迷霧,風雨中亮出愛的旗幟
陪伴在妻子身邊,黃和祥親眼見證了妻子的苦與累,艱難與不易。他勸鞏俐放慢工作的腳步,但許多戲與廣告的合約已經簽了,鞏俐怎么能停下來呢?況且,幾個家庭都需要她來支撐。
2002年9月,鞏俐在云南拍攝電影《周漁的火車》,月底的一天晚上,鞏俐在大理和麗江拍完戲,與梁家輝、孫紅雷等乘坐一輛越野車往昆明趕,在即將到達昆明時,越野車翻倒在路邊的溝里,鞏俐的頸部受了傷,被送到醫院進行檢查。
當時黃和祥正在香港,得知鞏俐受傷的消息后,他第二天就飛到了昆明,照顧她的飲食起居。見到鞏俐的脖子只是一點撞傷,才放下心來。
電影《周漁的火車》公映后,再次為鞏俐帶來了巨大的榮譽。然而,人紅是非多,她又一次被媒體推到了風口浪尖。2003年3月,京城一家媒體率先曝出《鞏俐離婚,與孫紅雷拍拖》的消息,說鞏俐在拍攝《周漁的火車》時,與男主角孫紅雷擦出了愛的火花。很快,全國很多報紙和網站都轉載了這一消息,漫天的炒作浪潮排山倒海般向鞏俐和黃和祥涌來。
與鞏俐一樣,黃和祥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默默咀嚼著空穴來風的炒作對一個男人的傷害,他的手機和家里的電話幾乎被打爆了,周圍一些不明真相的人開始用異樣的眼光看他。黃和祥有一百個理由相信妻子不會背叛自己,她與孫紅雷只是同事關系,但一浪高過一浪的炒作,還是讓黃和祥對自己有些不自信。黃和祥覺得自己與鞏俐之間的距離越拉越大,心情灰暗到了極點。他獨自在流言的槍林彈雨中穿行。這時候,鞏俐正在北京拍廣告,當她再也無法承受流言的襲擊時,她回到了香港,哭倒在丈夫的懷里。
黃和祥沒有安慰妻子,反而傷感地說:“現在我不能給你幸福,是不是我們該分手了?”丈夫的話讓鞏俐驚訝不已。她相信丈夫是愛自己的,只是因為在家悶得太久,以及外界的流言蜚語,才讓他失去了自信心,她告訴丈夫,他應該出去工作,不是指望他要掙多少錢回來,而是讓他改變心態。
黃和祥一把摟緊妻子,他為自己一時的軟弱和不自信而汗顏,作為男人,他要做妻子遮風擋雨的墻。他安慰鞏俐:“我是相信你的,了解真相的人是相信你的,我們沒有必要為此背上包袱,外面要炒作,就任它去吧。”丈夫的話讓鞏俐淚雨紛飛,她動情地說:“當初與你結婚,我就沒有抱著享福的目的。不管外面的風雨多大,只要我們彼此信任,沒有什么可以將我們擊垮!”在鞏俐的影響下,黃和祥也變得堅強起來。
2004年6月,在新西蘭電影展上,作為嘉賓的鞏俐與黃和祥手挽手,恩恩愛愛地出現在現場,這一幕,徹底粉碎了關于他們婚變的謠傳。
在鞏俐的鼓勵和支持下,黃和祥決定重新出去工作。2004年10月,黃和祥應邀擔任亞信金融卓越基金會的區域總裁,負責該基金會在亞洲的全部工作。
夫婦倆又都有了屬于自己的事業,開始了聚少離多的生活。這對恩愛夫妻約定,彼此分離的時間不能太久,每隔兩個月他們要見一次面。
2005年10月,張藝謀籌劃推出一部史詩巨片《滿城盡帶黃金甲》,他覺得只有鞏俐才能淋漓盡致地詮釋女主角復雜的內心世界,他試著與鞏俐取得了聯系。
接到張藝謀的邀請,鞏俐另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么多年來,拍攝了這么多影片,鞏俐覺得自己與張藝謀合作得最愉快,他執導的片子更能發揮她的表演才能。但她已經不是10年前的鞏俐了,她要考慮丈夫的感受。鞏俐與黃和祥商量這件事,征求他的意見,黃和祥認真地說:“為什么不答應?張藝謀是最優秀的導演,你是最優秀的演員,你們的合作一定會非常精彩的。過去的一頁早已翻過去了,往事不要再提,我們的感情那么好,難道我還不相信你嗎?”
丈夫的理解和支持讓鞏俐感動得淚眼婆娑,也使她順利地開始了《黃金甲》的拍攝。而鞏俐與黃和祥的婚姻也走過了10個年頭。面對未來的歲月,這對夫妻又相攜上路了。
(摘自《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