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鴻偉
6月初,云南宣威曝出高考集體作弊,轟動全國。一月后,同屬曲靖市的馬龍縣再曝中考大規模弊案。
“中考成績已經張榜了,全縣700分以上的學生就有100多人,好像考試作弊的情況并沒有對錄取工作產生什么影響。”
7月15日,云南曲靖市馬龍縣的李華(化名)對記者說。她的孩子楊光(化名)今年從馬龍縣第一中學初中畢業,參加完全市統一的中考后就不斷埋怨“我成績不如其他同學了,很多人都在考試中作弊,而我沒有”。
李華說:“得知具體情況后我真是又急又氣,急的是兒子無法上最好的曲靖一中高中了,氣的是怎么如此公開、大規模的中考作弊行為在馬龍縣竟然沒有人管。”
手機短信傳答案
“7月2日開始考試,4天總共考10門,按照學校和老師之前的規定和通知,我前3天都把手機放在家里。”楊光說,“但是進到考場我才發現其實很多同學都偷偷帶了手機,少數人還帶了兩個但是監考的老師們都沒有認真檢查和過問。”
更令楊光吃驚的是,7月2日當他考完回家打開手機后,居然發現自己手機上接到了之前考試的全部答案,而發送時間都是在考試期間,“有好幾份,而且基本都正確”。發短信的人都是平時關系比較好的同學,多次在一起說過“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7月3日、4日我考完試回家仍然看到有考試答案的短信,但是我沒帶手機去考場。”楊光說,“7月5日,最后一天上午考試我決定也帶手機去,而且我真的帶進考場了,過程中我仍然接到了幾條短信,其中一條還是一名平時很關心我的老師發來的。”

由于“對這些答案的對錯不放心”,所以楊光考慮再三沒有使用。回到家,楊光“越想越生氣”,于是把情況告訴了母親李華。李華說:“考試前3天兒子什么也沒告訴我,直到第四天早上有個熟悉的老師問起我,‘你兒子有沒有辦法收到考試答案?我一聽就懵了。知道具體情況后,我非常著急他會不會考不過別的同學。這樣的情況下,那個好心的老師把手機里的答案用短信發給了我的兒子,但是兒子后來說沒有使用。”
“事后我才知道,馬龍中考作弊情況其實非常普遍和嚴重,而且方法基本都是手機短信傳答案。”李華說,“隨后我找了好多中考孩子的家長、老師明查暗訪,情況真是如此,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和接受程度。”
楊光的手機里保存著10多條短信,分別發自不同的號碼,里面各科中考的答案均有,有些答案寫著選擇題的ABCD,有些則用1234代替ABCD,還有一些答案直接就寫著文字。他說:“和我關系好的同學手機里都有這些答案,都是考試時互相傳的,但是很多同學考完試就刪掉了,后來我們見面時都會說起這些事情,他們還埋怨我沒有使用那些答案,說我不相信他們,活該倒霉。我覺得我所認識的同學當中至少有80%以上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參與了作弊。”
由于李華留了些心眼,讓兒子把短信內容暫時保留下來,所以記者才在事后得以目睹這些“中考短信作弊奇觀”,并拍攝保留。
教師家長齊上陣
事實上,馬龍縣出現如此大規模的中考作弊情況絕非偶然,記者在尋訪過程中不斷獲得信息,譬如許多手機經銷人員表示“考試前手機和手機號碼卡比較好賣”。
具體的作弊過程,是由一些“熱心”的教師在考試卷下發后,飛速把題目帶出考場,由外面的教師做出答案,然后通過短信的方式把答案發給家長再轉發給考場內的考生。一名學生家長對記者說:“中考題目不像高考的那么難,所以除了作文以外,任課老師完全可以迅速、正確地做出來。”
盡管曲靖市教育局向馬龍縣派出“中考督導組”,馬龍縣有關部門更在考試前也對考試紀律三令五申,并且采取任課教師回避監考等等多種方式來制止考試中的違規情況,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比喻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詮釋——考試題目仍然被帶出來了,作弊仍然順利進行。
李華說:“比如教數學的張老師今天不能監考數學,而是由教政治的李老師監考,或者從其他學校調了王老師來監考,但是因為馬龍地方小大家都是熟人,所以張老師和學生家長們都有辦法‘說動李老師或王老師把題目帶出來,然后交由張老師做出答案,發短信給各個家長,再由家長轉發給自己考場里的孩了。另外,一些互相關系好的同學也會把這些答案互相轉發。”
當然,各種作弊行為并非都是“無償勞動”,受益人都必須付出經濟代價,也就是每科答案80元、100元不等。楊光說:“有的同學收了許多錢,還分給配合‘工作的同學,而我沒用,也沒轉發,什么也沒得到。”
除了秘而不宣的經濟利益驅動外,作弊行為的出現還緣于“成績榮譽感”。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考生家長對記者說:“一邊是家長希望孩子能夠考上更好的高中,另一邊則是老師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夠有好成績體現,最后這些愿望就通過作弊‘合理地結合在一起了。”
他表示,如果進一步看,每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考出好名次,每一位校長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多考上重點高中,而所有這些榮譽都需要學生的高分成績來實現。
李華說:“后來才知道,好學生也在參與,更嚴重的是,在有老師自己的孩子和親戚參加考試的考場里,作弊的情況更明顯、更積極。”“如果是同學自己進行作弊,我還覺得不奇怪,但是現在有老師和家長參與在其中,我就是想不通。”楊光說。
隨后,記者向馬龍縣教育局求證中考作弊情況的真偽,有關人員表示:“中考作弊的各種情況到處都有,不僅僅出現在馬龍。需要特別說明馬龍中考短信作弊的情況是有的,但只有一兩起,已經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了處理,并不像社會上傳言那么夸張。”他說:“現在社會上對高考、中考都特別關注,使其成為了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另外人們也喜歡捕風捉影,對什么流言都不加分析地相信和傳播,致使事態無端擴大。”
馬龍縣教育局有關人員表示,對于中考工作,他們一直保持著嚴肅、謹慎的態度,同時還接受著上級有關部門的嚴格監督,所以不可能對大規模作弊的情況視而不見。
艱苦的名校之旅
之所以會在馬龍縣中考中出現這樣的作弊行為,當地人都知道是為了考到曲靖市第一中學去上學,往年曲靖一中都在馬龍縣招生20多名,近兩年擴大到30多名。
曲靖一中是云南著名中學之一,2007年高考,曲靖一中成績非凡:600分以上學生416人,占參考學生的50%;上線率:理科99%,文科98%;其中理科11個班有8個班100%上線。為此,2007年7月云南媒體還對曲靖一中校長進行了專訪,請其談辦學和教學的先進經驗。
如此,能夠到曲靖一中念高中,基本上就“已經有半個人跨進大學校門了”。曲靖市的一名教師私下向記者表示,作為面向全市公開招生的學校,曲靖一中一直得到了大量的國家政策、資金傾斜,自然有“擇優錄取”、“擇高分錄取”的獨特優勢。然而,面對這樣的教學資源不公平,作為普通考生家庭是沒有任何力量抵制和反抗的,家長們最終也只能隨大流被動地參與孩子的“考試競爭”。而為了孩子的未來,只要有一點點機會,家長們都會不擇手段,所以最終異化出種種作弊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名教師還表示:讓中考學生得出高分的辦法不僅僅是考場上作弊,包括改卷、統計分數等等環節都有人在千方百計“想辦法”,據說的確有人獲得成功。
在現實中,如果考生分數達到曲靖一中的要求,就能夠成為計劃內正式錄取順利進入其高中;如果分數差一些,則可以成為“擇校生”(俗稱自費生),每年需交8000元擇校生費,3年共計2.4萬元。隨著人們收入的逐年增加,即使是后面的自費名額,每年的競爭都是呈現出白熱化,“許多家長抱著錢去都沒有人收”。
李華說:“我兒子今年考分不理想,連上曲靖一中自費生的條件都不夠,這步沒有走好也許將影響他一輩子。”
“少時偷針,大時偷牛。”李華表示這道理自己也懂,“但面對著這樣不正常的社會競爭現實,作為母親,我又能怎么做?將來別人的孩子都考上了著名的大學,而自己的孩子一文不名,別人同樣會笑話我,我只能更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