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江

相比于傳統的居家養老、敬老院養老和具有現代意味的老年公寓養老,去深山老林租房養老或許可謂后現代養老生活了。浙江天目山的腳下就有這么一群上海老人,爬山、釣魚,在雞犬相聞的小山村過起了異地養老的幸福生活。
“未富先老”使我們的城市面臨急劇老齡化的一系列挑戰。許多城市開始了多樣化養老方式的探索。
在哪里養老?如何養好?怎樣滿足老年人在生活與精神方面的多樣化需求?我國社會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已經表明,養老院、老年公寓不應成為中國社會化解決養老方式的主要選擇。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結合才是解決多數老年人養老的主要方式。
上海市“十一五”規劃確定了城市“9073”的養老格局。在長三角一體化的進程中,上海正在探索在更大范圍內解決養老問題。近年來,環滬“養老房產帶”貌似成形,浦東新區民政部門不久前也組織了千名老人到風景秀麗的浙江安吉試住測評。
市場與政府不約而同走向了異地養老的探索方向。但以醫療保障制度最為突出的一系列體制與機制問題又影響了異地養老在更大范圍內的推進。
如何建立、完善城市間一體化的公共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城市間的功能互補,構建本地養老與異地養老的有機結合,探索多元化的城市養老模式,是長三角地區面臨的共同挑戰。(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