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杰
與“綠色?文明?活力?和諧”的城市推薦標準融為一體?青島啤酒正全力把自身孕育的成功元素復制到城市中去,成為城市走向世界的源動力,驅動每一個市民進取與成功的心?
傾國傾城——青島啤酒?CCTV“最值得向世界介紹的中國名城”大型電視活動的啟動,為奧運經濟的發展以及企業奧運角色的演繹搭建了一個完美的載體?這是中國奧運營銷的一次跨越?青島啤酒與央視的強強聯合,借助奧運經濟的大勢,將全新打造蘊涵旅游文化和奧運精神的中國“城市名片”,助推旅游經濟產業的發展?
企業文化的“城市化復制”
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贊助商,青島啤酒一直是業內“企業公民?社會公民以及奧運公民”的典型代表,他們致力于“做奧運體驗的推動者”這一角色的忠實演繹?其自身所孕育的國際化?奧運?社會責任以及和諧的企業元素,與“綠色?文明?活力?和諧”的城市推薦標準融為一體?青島啤酒正全力把自身孕育的成功元素復制到城市中去,成為城市走向世界的源動力,驅動每一個市民進取與成功的心?
與其他企業不同,青島啤酒一直在踏踏實實地履行著一個奧運贊助商?一個企業公民?一個社會公民以及奧運公民的責任?他們遵循社會價值永遠高于企業價值的理念,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認為有責任的企業圖其義,無責任的企業圖其利,見利忘義的企業不會長久,有義必有利——好心有好報,他們的商道就是誠信和社會責任?在這樣一種企業理念的引導下,青島啤酒不僅要把奧運精神傳遞到每一個消費者心中,更要把這種精神傳遞到一個民族的血液中去,打造“激情歡動奧運同行”的盛世之舉?
業內專家表示,在奧運的滾滾大潮中,奧運商機所帶來的不僅僅是體育產業的發展,也會推動旅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更為重要的是,伴隨著奧運經濟的發展,為適應城市國際化以及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斷提升城市自身的實力優勢?體制優勢和特色優勢,打造國際品牌影響力成為我國城市的必然選擇?基于此,青島啤酒把自身奧運贊助商的角色充分擴散至城市元素,在“激情歡動奧運同行”等一系列活動中,把傾國傾城——青島啤酒?CCTV“最值得向世界介紹的中國名城”大型電視活動作為重中之重,充分體現出青島啤酒助推奧運旅游經濟發展,引領行業發展的決心與信心?
作為一場聲勢浩大的城市電視活動,青島啤酒力求把國際化這一成功元素融入到傾國傾城——青島啤酒?CCTV“最值得向世界介紹的中國名城”大型電視活動中去?據了解,從推薦嘉賓的邀請到活動過程中的直播連線,再至城市的推薦標準,都已經把國際化這一元素體現得淋漓盡致?
“綠色?文明?活力?和諧”作為城市推薦的四個標準,在與青島啤酒“激情歡動奧運同行”主題活動相吻合的同時,更是把青島啤酒一直演繹得堪稱完美的奧運和社會責任與旅游經濟更好地貫穿到一起,共同奏出了最為優美的三重奏?
奧運營銷的經典傳奇
作為奧運營銷的企業典范,青島啤酒陸續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比如贊助廈門馬拉松?傾力打造“青島啤酒?我是冠軍”?開展奧運大篷車全國巡演以及贊助中國跳水隊等,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們的奧運營銷理念得到了廣泛認同?在3月6日中國品牌研究院發布的《2006奧運營銷年度報告》中,青島啤酒奧運營銷知名度排名三甲之列,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在致力于奧運精神在廣大消費者中的傳遞的同時,青島啤酒又把這種理念融入到城市的血液中去,這是一種極具創新思想的奧運營銷手段?在傾國傾城——青島啤酒?CCTV“最值得向世界介紹的中國名城”大型電視活動中,與“綠色?文明?活力?和諧”的城市標準不謀而合的是,青島啤酒的社會責任?奧運公民角色以及國際化色彩都很好地與之襯托到一起?
青島啤酒總裁金志國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打造這樣一場聲勢浩大的‘傾國傾城活動,真正把青島啤酒‘激情歡動奧運同行的奧運理念推行下去,以責任推動進步,把青島啤酒‘激情成就夢想的品牌主張灌輸到每一個城市理想中去,展示并詮釋‘人背后的城市,全新展示從個人到群體的社會性價值?青島啤酒希望激起全民參與奧運的熱潮,將每一個觀演者轉變為充滿激情的參與者,讓人們一起來分享奧運的激情與夢想?”
為了更好地把青島啤酒的多種成功元素服務于廣大消費者,青島啤酒更是不遺余力?據了解,作為與奧運營銷的有機結合,青島啤酒前不久推出了更具品牌科技感和時尚感,明確指向年輕時尚消費群體的歡動啤酒,同時今年也將把山水啤酒作為重點向消費者推薦,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消費群的需求?除此之外,在他們力推的“傾國傾城”大型電視活動的行進過程中,青島啤酒將為積極參與活動的消費者提供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門票?提供歐洲奧運城市游以及國內奧運城市游,同時還將送出代表青啤最真誠精神的奧運福娃獎品等?
業內人士指出,青島啤酒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贊助商,借助這一大型電視活動實現了企業品牌與奧運會的深層次結合?青島啤酒是一個具有與奧運會同樣的擁有百年歷史的品牌,都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累?另外作為中國民族企業的排頭兵,有強大的全力服務國家事業的歷史責任心,同時借助奧運這個平臺,更可以實現與消費者和城市品牌精神的相互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