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光明

上海已經建成國內首座固定加氫站,意味著上海率先在全國拉開了汽車"喝氫"的序幕?
毋庸置疑,未來汽車可持續發展支點將會落在新能源動力上?在今年上海國際車展上,國內外著名的汽車公司都有關于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車?燃料電池車?電動車等)的成果展示,是中國車展史上新能源汽車展出最多的一次,傳遞出一個重要信息:新能源汽車將是未來汽車發展的方向?
與以往新能源汽車展示有很大的不同之處是,本次車展展出的不少展品都已進入了商品化的階段?如豐田雷克薩斯SUV油電混合動力車,這是繼普銳斯(國產油電混合動力轎車)去年底上市以來,豐田準備在中國推出的第二款進口混合動力車?此外,像上汽推出的榮威燃料電池車都已經進入了向產業化過渡的階段?再如,寶馬此次在車展期間舉行寶馬7系氫動力車試乘試駕和展示活動,全面介紹了寶馬在這方面取得的成就?對此,寶馬氫能源研究負責人稱,他們已經解決了氫動力汽車從技術到商業化的問題,現在每年還要投入巨資對這項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并不是著眼于商業化,而是想把此技術變成全球都能共享的共有技術?世界汽車巨頭們也早已意識到這是一場汽車技術領域不可避免的競爭?以通用為例,在當前財務困難的情況下都沒有減少研發經費投入,今年初還在上海展示了接近商品化的最新燃料電池車型?
上海已經建成國內首座固定加氫站,這就意味著上海率先在全國拉開了汽車"喝氫"的序幕?去年底,上海在對外公布的《上海能源白皮書》中已經明確規定了到2010年上海普及氫動力車的時間表?與此同時,作為國內最先,也是最早承擔國家863電動汽車研究項目的同濟大學汽車新能源工程研究中心,已經研究出一批成果,并開發出燃料車最新平臺,先后用于上汽集團?上海大眾?奇瑞等燃料電池車上?在今年同濟百年校慶活動中,新任科技部部長萬鋼以專家的身份說,發展節能環保和新能源汽車,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產品,是保障我國石油安全,維護環境可持續發展,提升產業核心競爭能力,實現我國汽車產業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
長期以來,業內人士都把發展新能源汽車當作汽車產業跨越式發展,縮小與世界汽車差距的一次歷史性機遇來看待?應該看到,在世紀之交,中國轎車開始普及之時,國家已經開始著手新能源汽車的重大科技專項的汽車創新工程?通過努力,新能源汽車的概念從綠色環保的概念已經上升到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并提升到技術競爭的高度?國內骨干汽車企業將新能源汽車研發作為自主創新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點,都在積極地行動,取得了一批卓有成效的成果?
近年來,有關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突破明顯地感覺到商品化的步伐在逼近?最具代表性的是普銳斯的生產加快了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產業化的步伐?盡管目前普銳斯的銷量并不大,但業內人士認為,這將是方向,一旦政府在消費環節上給予支持的話,就會普及?據市場反饋的信息來看,不少用戶把開普銳斯看作是時尚的車型,視環保節能和高科技為前衛消費,尤其深受女性的歡迎?但從產業的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作為技術儲備和戰略性產品已經付之實施?像同濟大學燃料電池轎車已經推出了第四代?可以預計,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在政策上的支持,在研發環節上將會出現"能源多樣化?動力多元化?排放捷徑化"的新突破,相信在銷售環節和使用環節上也會跟上?專家們認為,混合動力汽車替代傳統汽車已經成為現實,混合動力轎車進入了產品公告就是很有說服力的例子,表明了政府部門在發展汽車方面的主張?不過,人們更期待的還是純電動車和純燃料電池車盡快商品化,使汽車早日擺脫以石油為燃料動力的桎梏,為汽車可持續發展插上新能源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