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波

縱觀一部世界藝術史,就容易得出一個教訓:不要小看無名之輩?凡高?莫奈?高更?米羅等大師在出道之初幾乎都遭到時人的漠視,但這些人后來都后悔莫及?現在中國美術界的情況也有點與19世紀初的歐洲相似,在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背景下,新銳藝術家頭上則云層密布,要將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不過,有遠見的人還是看到了星光在遠處閃爍,并在不斷逼近著?
本周初在M50藝術園區內東廊中國當代藝術品2007秋季拍賣會預展上,就呈現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170件油畫及綜合藝術作品來自劉小東?李占陽?李繼偉?梁衛洲?秦一峰?王強等藝術家之手,還有一些并不為人熟知的畫家,同樣顯示出非凡的藝術洞察力和表現水平,比如庫雪明的《蟲》系列作品,相當幽默地刻畫了當下蕓蕓眾生的面目,并有一種反諷精神蘊含在里面?巨會慶?方楠?一舟?蘇梓寒?李西臣等人的作品也體現了強烈的個性?還有些藝術家在題材的開掘上,較前幾年走紅的畫家更加大膽,表現手法也更加自由率真?特別是表現兩代人的意識差異方面,自有他們的強烈感受?
此次預展還透露了一個信息:畫廊開始向拍賣市場大舉滲透?我們知道在藝術品經營領域,作為一級市場的畫廊應該是拍賣行這樣的二級市場的基礎?沒有一級市場的積極配合,二級市場終將成為空中樓閣;反過來,二級市場的繁榮又直接刺激著一級市場的發展,只有擁有了良好的互動關系,才能擁有真正健康的藝術市場?這一套成熟的經營機制在國外已經運行了幾十年,而目前國內藝術市場的發展正好是反向的,拍賣業首先興起,畫廊業則相對脆弱?經過多年的調整?建設?發展,中國的藝術市場已經得到一些改觀?畫廊的實力在經歷了2004與2005年的高潮之后得到積累?已經有相當一部分畫廊可以站在世界藝術市場的風口浪尖,傲視群雄?它們在享受自身成就的同時,也看到了制約自己更快發展的瓶頸——市場機制的不完善?而要想克服這個難題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協作?所以,東廊的此次拍賣會預展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提醒?它們用擴大企業經營范圍的方式加強了一二級市場間的聯系?
此外,畫廊對自身信譽的珍惜促使其在送拍作品的挑選上再三慎重?這從源頭上保證了拍賣會的真品率,這一點在中國當下的藝術市場尤為重要?業內諸多專家都認為贗品是阻礙中國藝術品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從畫廊第一前沿把關,或許可以改善這一窘況?
當然,要想知道此種方法是否能在當下的中國行之有效尚待時日?其他畫廊也不一定紛紛效仿成立自己的拍賣機構,但只要能加強與拍賣行之間的合作,中國的藝術市場定然會像多年來中國的GDP一樣,保持穩定的速度,持續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