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俐虹
武漢理工大學期刊社 武漢430063
科技論文中數字、量及單位符號的正確使用
郭俐虹
武漢理工大學期刊社 武漢430063
針對船舶科技論文中存在數字、量、單位符號使用混亂問題,提出一些常用法定計量單位的正確用法,如數字的使用、修約、常用單位換算等,以使法定計量單位在科技文章中使用更加規范和準確。
數字 量 單位符號 法定計量單位 科技論文
科技工作者撰寫論文和報告,或日常工作都會涉及到計量單位,正確使用計量單位是科技工作者必備的職業素質[1]。但是部分作者由于不熟悉數、量及單位符號的使用規則,使用不規范的現象屢見不鮮,影響了科技信息的準確表達。因此,有必要分析船舶科技論文中的常見計量單位的問題,供參考。
1.1 阿拉伯數字
根據《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試行規則》中規定:凡是可以用阿拉伯數字而且又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常見的有: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和時刻,如20世紀90年代、1992年8月1日、10∶50∶05(10時50分5秒)等。年份應寫全稱,不能縮寫,如90年應為1990年;避免使用時間代詞,如去年、今年、近期等;記數和計量單位前的數字,如9個月、5年、70 kPa、12 h等;非物理量的量詞及計數單位,一般情況下也多用阿拉伯數字,如1個螺旋槳、3臺柴油機、4艘艦艇等;型號、編碼、序號所用數字,如船型、柴油機型號、機械設備編碼、正文中表和圖序號等;參考文獻著錄中的數字,論文所附參考文獻(古籍除外)著錄中數字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
1.2 漢字數字
宜使用漢字數字表達的有:數字作為詞素構成定型的詞、詞組、慣用詞、縮略語或具有修辭色彩的語句,如一元二次方程、四沖程柴油機、三通閥、四氧化三鐵等;表示連續的概數,連用的兩個數間不用頓號,如三五天、四五年、六七十種等;星期幾一律用漢字數字,如星期一等;不是表示科學計量和具有統計意義數字中的一位數,如兩次實驗、三次檢查、六個結論等[2]。
2.1 數值范圍
按照國標GB3102—93規定,數值范圍以符號“~”表示,避免用“—”,容易與減號混淆。
4×102至6×102應為4×102~6×102;百分數表示范圍時,前一個參數的“%”不能省略,如40%至50%可以40%~50%或(40~50)%表示,但不能表示為40~50%;相同單位的量值范圍,如50 cm~70 cm可以寫成50~70 cm;航速可以用13 kn~20 kn或可寫成13~20 kn,注意對于選用的方式,在一篇文章中必須一致[3]。
2.2 面積或體積
附帶長度單位的數值相乘表示面積或體積時,每個數值后單位不能省略。如26 cm×20 cm不能寫成26×20 cm,或26×20 cm2;30 mm× 40 mm×50 mm不能寫成30×40×50 mm,或30 ×40×50 mm3。
2.3 有效位數
有效位數一般指小數點右側數字的個數。為讀取方便,規定在小數點后面有3個以上“0”的純小數或尾數有3個以上“0”的整數,均宜改寫為×10n(n為正、負數)如0.000 007 m可以寫成7μm,也可以寫成7×10—6m;當有效數值有一定要求時,必須按要求留取數字,如要求保留3位有效位數時,0.000 007 m必須改寫成7.000×10—6m。百分數的有效位數一般根據其分母來確定,分母<10不宜用百分數表示;分母在10~100者,其有效位數可到百分數的個位數或小數點后一位;分母在100~1 000者,其有效位數可到小數點后一位或兩位。同一組數據有的效位數必須相同,如一組數字0.456、0.113、0.847,說明有效數字是3位,書寫時不能寫成0.46、0.1、0.847,這種錯誤往往容易出現在表格中。
2.4 數字的修約
數字的修約不能簡單地采用“四舍五入”法則,應按GB3170的規定修約,其簡明的口訣為“4舍6入5看齊,5后有數進上去,5后為零向左看,左數奇進偶舍”。如修約到一位數的小數,25.143為25.1;25.168為25.2;25.151為25.2。
2.5 數字的增加或減少
數字增加的表示可用倍數或百分數,如2倍、50%;減少不能用倍數,只能用分數或百分數,如減少了50%或1/2,不能說減少了2倍。
2.6 阿拉伯數字與詞頭合用
計量單位前阿拉伯數字尾數“0”為5位以上數字時,可以寫成以“萬”和“億”為單位的數,但一般不得以十、百、千、十萬、百萬、千萬、十億作單位。如3 700 000可寫成370萬;137 600可寫成13.76萬,不能寫成13萬7千600;8 000字可以寫面0.8萬字,但不能寫成8千字。
2.7 分數的表示
分數分號用斜線“/”表示。在一個單位符號中,斜線不得多于1條,如1 mg/kg/d應為1 mg/(kg·d)。
在法定計量標準中,對每個量都嚴格規定了1個以上的符號,即標準化符號。但仍常見阿拉伯數值后的單位用中文符號,科技論文應嚴格遵守使用法定計量單位的標準符號。
3.1 單位符號書寫
量符號通常是單個拉丁或希臘字母,但必須是小寫斜體,如船速v、船寬b、質量m、密度ρ;單位符號一般用正體英文小寫字母,如m、mg、kg、cm,而不能寫成M、Mg、Kg、CM。
3.2 單位符號使用
如5小時、10秒、6厘米、7公斤、10克等,應書寫為5 h、10 s、6 cm、7 kg、10 g在組合單位中,不可使用單位符合和中文符號混合結構,如m/秒,應書寫為m/s。
3.3 單位換算
1)功率的法定計量單位是“瓦(特)”,記作“W”,以馬力作為功率顯然不對,但換算時要注意文中所引用的馬力究竟是“米制馬力(ch)”還是“英制馬力(hp)”或“電工馬力”。它們與“W”的換算不是一回事[4]。
2)航行里程常用“海里”為計量單位,記作“n mile”,但常有作者寫作“節”和“?!?,顯然是不對的。
3)常見用“巴”作為壓強單位,記作“ba”,實際上“巴”是非法定計量單位,與法定計量單位“帕(Pa)”的換算非常簡單,1 ba=1×105Pa。
4)旋轉機械轉速單位是“r/min”,念作“轉每分”,“rpm”這種寫法已經廢除。旋轉機械轉速也可記作“r/s”,此時應與角頻率單位“rad/s”加以區分。它們之間是這樣的換算關系:
船舶科技論文中使用相應的計量單位范圍廣,使用頻率高,因此,科技工作者應該了解相關專業法定計量單位的基本知識,掌握數、量和單位符號的使用規則,使科技論文的表達更加科學、準確、規范。
[1]朱 虹.法定計量單位在林業科技研究論文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6(13):20-21.
[2]霍效光,淳玉林.量和單位的使用原則及方法[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3]陳浩元.科技書刊標準化18講[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4]庫 耘,王 萍.船舶科技論文量和單位用法辯析[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74-76.
G202
A
1671-7953(2007)02-0139-02
2007-04-09
郭俐虹(1962—),女,大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