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風,瘋了,扯著嗓子掃過大街小巷,一改往日的輕柔,聽著窗外變了調的嗚嗚聲,讓人分辨不出是風還是汽車發出的。
確實有點兒冬天的味道了,不幸的是我在幾天前就感冒了,鼻涕像小河一樣流淌著,害得我不得不整天攥著手帕,捂在鼻子上。如此惡劣的天氣讓我的病情更加惡化,渾身哆嗦,上下牙不停地打架。
“小禹,咋地了,讓人給煮了?”是貓兒。
“嗯……”我已無力回擊。確切地說,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
他完全不顧什么“男女授受不親”,掀起我額前的頭發,將一只溫暖的大手放上去……
我閉上眼睛,試圖讓自己睡過去,這樣會好受一些。接著我感覺有一件衣服鋪天蓋地地披到我身上,很暖和。我沒有睜開眼睛,只是用心體會那份感動。
我美美地睡了一覺,醒來后,風竟奇跡般地隱匿了蹤跡,而身體也舒服了好多。
我感謝貓兒,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衣服,還有他那顆讓我溫暖的心。
(二)
貓兒之所以被稱為“貓兒”,是因為他像極了貓家族中的一員,一副貓像。他有著沙啞的嗓子,加上五音不全,再加上喜歡唱歌,弄得我們每日都備受煎熬。有一次,他報名參加歌詠比賽,與班里一位歌唱得很好的男生合唱一曲,當他在講臺上為我們亮嗓子時,差點沒把我們的肚子笑破,而他仍一臉認真地說:“我會加倍努力的,謝謝大家支持!”
后來,班主任很給他面子地說,他與那位同學的合聲效果不佳,讓他以后有機會再參加。他一聲不響地退出了。歌,每日還是哼著。
(三)
我和貓兒經常在一起研究習題,閑暇時便談天說地,有時也會談起各自的理想。他說,他將來要開發一個大型的現代化魚塘,然后很陶醉地向我描繪一幅幅美好的藍圖。那個時候,我總會問自己:將來要干什么呢?突然記起小時候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天文學家。但我承認,我沒有貓兒那么認真。他教會了我如何面對自己的理想。
偶然有一次,我和貓兒合唱了一曲《布拉格廣場》,我才發現,貓兒對歌曲并非一無所長,他對于說唱很在行。
(四)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我們拒絕復習功課。期末考試臨近,我們卻把學習拋到九霄云外。
午休時,班里亂亂的,我和貓兒還有一名同學在一起打撲克。這是嚴重的違反紀律的行為,所以我們很小心地做好了一切準備:貓兒跟另一個男生負責望風,如有情況立即收拾桌子,我還是不放心,便將凳子放倒,這樣坐在上面,就只有一顆腦袋“浮出”桌面,很隱蔽。我們開心地玩著,并制定了相應的規則:誰輸了就往誰臉上貼紙條。不長時間后,我的下巴就被紙條完全占領了,成了一個“大胡子老爹”,便開始耍賴。而貓兒是遷就我的。
就這樣,在貓兒的陪伴與保護下,我度過了那段最叛逆的時期。雖然叛逆,但我并沒有做過太出格的事,因為貓兒不允許。相反,從此我對一些學生不能做的事情完全失去了興趣,又成了不折不扣的“好學生”。貓兒一如既往地幫助我,遷就我,我就像一個快樂的孩子無憂無慮地成長。
(五)
我從未想到自己會如此依賴一個人,而這個人就是貓兒。這是一種純粹的對友人、甚至是哥哥的依賴。
初三,貓兒加了把勁兒,全力以赴地復習,考上了市里另一所重點高中。我想他是快樂的,因為中考過后,我看見他到河里抓魚去了,而且抓了好多。
如今,我們在不同的學校。我仍然會經常想起他。我很高興,現在的我終于可以自己面對困難與挫折,不再畏縮。因為,有貓在心中,永遠不怕鼠。
特邀編輯/ 青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