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電腦選購之接口篇
先來想一個問題,口,自古以來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件,所以在以“口”來充當量詞的詞組中,都可以體現出與生命息息相關的元素,如一口人、一口井、一口鍋,還有一口豬?!翱凇睂τ诠P記本電腦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接口的種類與數量代表一款產品擴展性能的強弱、而且也直接關乎著應用時的便利程度。

接口的重要性
在選購筆記本電腦的時候,很多朋友往往將注意力的重點集中在配置、價格、外觀、品牌等方面,固然這樣的出發點是沒有錯誤的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往往被忽略了,那就是接口,筆記本電腦與臺式機一樣,都不是一個孤立存在的實體,而是需要通過與其他外圍設備相連接,從而實現更強的功能。所以,接口的種類與數量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雖然我們平時在使用筆記本電腦的時候不會把所有外設全部連接上去,弄得像八爪魚一樣,但一些常用的外設還是很有必要的。對于普通用戶來說,鼠標是首選的外設之一,相信即使對于筆記本電腦高手,鼠標的易用性也是大于觸摸板和指點桿的:在使用筆記本電腦的過程中難免會連接閃盤、存儲卡等設備;一些朋友還經常用USB線連接手機、掌上電腦,PSP等進行數據傳輸:打印機、掃描儀、攝像頭等外設可以說是筆記本電腦的老朋友了;現在市場上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USB設備,如電扇、臺燈、加熱器、按摩器、充電器等、都需要占用掉一個接口。
從上面我們不難看出,即使對于已經高度一體化的今天,必要的外設連接還是非常普遍的,所以接口的種類與數量對于筆記本電腦用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選購時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之一。
接口的種類
目前無論商用筆記本電腦,還是家用筆記本電腦,通常都會具有USB、IEEE1394、RJ-45、RJll VGA、音頻I/O和PCMClA(或Express Card)接口,SD/MMC/MS(PRO)這樣的四合一讀卡器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筆記本電腦上。目前只有像聯想Thinkpad這樣“固執”的商用筆記本電腦,還沒有在經典商務機型上設置讀卡器。除了上途的接口以外,像藍牙、紅外等無線接口,S端子、VGA顯示接口,DVI,HDMI數字接口也是比較主流的配置,而像早年間的串口、并口只有在極個別的機型上才可以見到。
讀卡器是現在使用率非常高的接口,目前的讀卡器以前面提到的SD/MMC/MS(PRO)為主,有一些產品還可以支持XD、MS Duo和SM卡,而可以支持CF卡的讀卡器由于體積較大,所以很少在筆記本電腦上出現。用戶可以根據自己數碼相機、手機、游戲機等設備使用的存儲卡類型來進行選擇。值得注意的是,索尼筆記本電腦一般只支持記憶棒系列的產品,不過現在也有一些索尼娛樂型產品配備了獨立的SD/MMC讀卡器。松下和東芝的早年間部分產品只支持SD卡,而不兼容MMC卡,購買二手筆記本電腦的朋友請注意這一點,最好帶著幾種存儲卡現場試一試。此外,有不少低價筆記本電腦的讀卡器為低速讀卡器,比起高速讀卡器來要慢好幾倍,所以也建議購買筆記本電腦時帶著存儲卡去計時拷貝文件,現場評測一下。
PCMCIA一直是筆記本電腦長久以來所必備的卡槽,它的作用相當于臺式電腦里的PCI插槽可以用來擴展設備和功能比如網卡、讀卡器、閃存卡等,而在2005年,英特爾第二代迅馳移動計算技術發布以后,一個名叫Express Card的卡槽成為了PCMClA的接班人。它能夠實現更快的傳輸速度,同時體積也減小了一些Express Card有兩種類型,一種是Express Card/54,另一種是Express Card/34差別在于二者的形態不同前者為刀柄狀。而后者為窄條。54和34分別代表著卡寬度的毫米數。ExpressCard與PCMClA卡槽不能互相兼容,現在有一些筆記本電腦同時具備這兩類卡槽值得稱贊。
在音視頻輸出方面,筆記本電腦幾乎全部具有標準的VGA(俗稱D-Sub)15針的視頻接口,3.5毫米的音頻I/O也是不可缺少的,當然萬事總有例外,像海爾超前設計的V60就只具有DVI數字接口,而沒有VGA S端子是另外一種視頻輸出接口,但它的清晰度沒有VGA清楚,簡單地講,原因就是VGA為RGBHV五通道傳送信號,而S端子是YC兩通道傳送信號,DVI和HDMI作為數字接口在一些高端家用產品上偶爾出現,特別是后者可以從筆記本電腦輸出高清視頻信號,目前像華碩W1J這樣具有HDMI的筆記本電腦并不多見。另外有一些筆記本電腦還具有視頻輸入功能即可以把LCD當成顯示器來使用,東芝的Qosmio 就是這樣的產品。對于音頻來說,支持光纖輸出的產品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的聲音,三星筆記本電腦在這方面做得不錯,他們幾年前的產品就集成了SPDIF光纖輸出。
接口的數量
對于筆記本電腦來說,由于機身內部空間狹小,可謂寸土寸金,所以在接口的安排與布局方面是有著一定難度的,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對于普通使用者來說,三個USB在平時使用已經足夠了,像鼠標、閃盤經常各自占據一個接口而另外一個則留給其他USB設備使用。此外IEEE1394,SD/MMC/MS(PRO)四盒一讀卡器、RJ45、RJl1、VGA,音頻I/O各一,這些都是日常使用時的必備接口。當然更加完美地講,還應該具有DVI、SPDIF、藍牙等接口,可以得到更好的影音品質,讓使用更加輕松。
接口數量的大小受機身體積大小的直接些超小型的筆記本電腦或UMPC,接口數量則是做到了最小化,即滿足基本的日常使用需求。
另外我們在注意接口數量的同時,也要仔細考查一下系統內的USB控制器。在Windows系統內,右鍵點擊“我的電腦(或計算機)”,選擇“屬性”,在系統屬性內依次點擊“硬件”,“設備管理器”,點開“通用串行總線控制器”的樹狀結構,我們可以看到系統內最大支持的USB數量。這個數量應該大于等于筆記本電腦的USB接口數量。一些廠家為了系統節電,就將USB控制器的數量減少,而在機身里又放入無源設計的USB hub。這樣雖然在外部看到的USB多了,但是USB提供的電壓很低,帶動鼠標這樣的設備雖然可以,但要是2.5英寸的移動硬盤,就不一定“拉”得動了。因此,用戶在購買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接口的布局
筆記本電腦的接口數量固然重要,而接口的布局問題同樣不可忽略。從傳統的筆記本電腦來看,很多接口都位于機身后部,雖然在整體的主板設計和機身內部布局方面這樣的設計會比較方便,但是在用戶使用時卻經常要起身,調轉筆記本電腦來尋找接口。而目前的筆記本電腦則將接口設計“口”字化,即將接口
比較平均地分布在機身的前、后、左、右四個方向,方便用戶連接外設使用。另外接口分布在左、前、右和左、后右的正反“U”型設計也比較常見。
在機身的幾個側面,除了接口以外,還有光驅、散熱口、電池,以及音箱等設備,接口的布局需要與這些部件“搶”位置。也可以這樣講,這些部件的擺放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接口的擺放是否合理。目前主流產品中幾種較好的設計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將接口平均分配,按照使用率來安排接口的擺放位置,同時光驅和散熱口的位置設計比較合理。
通常來說,散熱口安排在機身的左側靠后的位置最為合理,因為在筆記本電腦工作時散熱口會持續發出熱氣,如果設置在右邊的話,很有可能干擾到操作鼠標的右手。光驅位于機身右側的設計最為常見,通常比較靠后,以避免連接其他設備時,線纜會干擾到光驅的開倉。在少數產品中,我們也可以見到將光驅放在機身前端的設計,這種設計是非常合理的,將光驅前置首先非常有利于接口的擺放,同時也可以節省筆記本電腦的使用空間,不必在機身側面留出空地,以備光驅開倉了。相信對于一些桌面雜亂的朋友們,一定深有同感。
USB接口是目前使用最為頻繁的接口之一,理想的設計是左、后、右三個方面都具有接口,至少左右兩側都要有。一般來說,機身右側的接口會被鼠標長期占據,左側接口用來連接其他設備。有些筆記本電腦的US8接口為上下層疊設計,并非水平擺放,這樣在連接多件外設時很有可能造成相互之間的干擾,在市場上的一些筆記本電腦中存在著不太合理的設計,如惠普PresarioB1900,它將全部三個USB接口統統放置在右側靠前的位置,在連接外設時就會造成極大不便。聯想Thinkpad始終將USB接口位于機身背后,而且是垂直放置,在連接閃盤等較大設備時很不方便。而像華碩UI、明基R55等產品則在USB接口布局方面非常合理,左右兩邊各有兩個,不僅保證了數量而且“質量”也很高。讀卡器雖然是必備的設備,但使用頻率并不高,所以它的位置比較自由安排在側面或前端都是可以的,通常把它和PCMCIA或ExpressCard放置在一起。音頻I/O接口放置在前端最為合理,在連接耳機時不需要拐彎,當然位于機身左右側的設計也是可以的,基本不會對平時的使用造成什么不便。筆記本電腦的電源和網線接口通常在使用時一直連接的,它們最為理想的位置是機身背后,像HPnc4200在這方面做得相當到位。如果一些筆記本電腦的背部全部被電池所占據,那么也要將電源和網線接口盡量位于側面靠后的位置。紅外接口現在已經不經常使用了,但如果筆記本電腦集成了紅外接口,還是盡量選擇紅外口位于機身前端的產品,像富士通S7110這樣把紅外接口放置在機身背后的設計,還不如省去這個紅外功能。
總結
這篇文章我們并沒有告訴大家應該購買哪款筆記本電腦,而是告訴大家選購的方法。當然,接口只是筆記本電腦中的一個部分,在購買時不能只將目光集中在接口方面,而是應該權衡整體性能和價格,以及產品的應用特色等。不過在文章的最后,筆者還是想和大家描述一下理想中筆記本電腦的接口設計是什么樣子:USB接口一共有4個,左側兩個、背部和右側各一左側還應具有IEEE1394,PCMCIA、Express Card,散熱口比較靠后;右側除USB以外具備VGA、S和DVI視頻輸出,光驅可位于右側靠后或機身前端,前端還具有四臺一以上的讀卡器,音頻I/O和紅外端口;機身背面是電源和RJ45、RJ11接口;此外還要具有藍牙功能……